19014月13日,雅克-瑪麗·埃米爾·拉康出生於巴黎壹個中產階級天主教家庭。他的父系曾是巴黎西南奧爾良著名的食醋生產商,生意隨父親搬到巴黎。他的母親出生在巴黎的壹個金匠家庭,拉康是他們的長子,還有壹個妹妹和弟弟。
早年,他進入天主教學校斯坦尼斯拉斯中學,並愛上了哲學。中學時,他開始閱讀斯賓諾莎的倫理學著作,成為壹名“無神論者”。在未來,對制度和權威的反叛開始形成。
拉康高中畢業,進入巴黎大學醫學院學習精神病學。接觸超現實主義,閱讀弗洛伊德的作品1931年,改變了研究方向。
1900年,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出版,精神分析正式誕生。1902年,在維也納成立了“星期三心理學會”,每周三在弗洛伊德家中討論精神分析的技術和理論問題。剛開始包括弗洛伊德在內只有五個人,後來追隨者逐漸增多。1910年,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PA)成立。法國精神病學明確反對精神分析。直到1926年,瑪麗·波拿巴、魯道夫·洛溫斯坦等人建立了巴黎精神分析學會(SPP),這是國際協會的壹個地方分會。
從65438年6月到0932年6月,拉康開始定期接受洛溫斯坦的分析,歷時六年。
1932年9月,拉康完成了題為《論偏執型精神病及其與人格的關系》的博士論文答辯,其中大部分是對Aimee案例的分析。1931年,Aimee生活受挫,計劃暗殺默默無聞的巴黎女演員Z夫人,拉康基於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和自我理論,解釋了Aimee將自己的理想形象投射到Z夫人身上,讓她扮演迫害者的角色,然後對她進行暴力攻擊。這樣,“她避免了面對自己悲慘的現實,否定了現實的對象,從而保護了自己的理想形象”。Aimee的妄想癥是“自我懲罰妄想癥”。攻擊Z夫人讓她成了罪犯,也攻擊了她自己。
拉康的女弟子魯迪·奈斯可(Rudy Nesco)對拉康和Aimee的關系進行了原初意義上的定位;
1934 65438+10月,拉康與瑪麗-路易·布隆丹結婚。5月,我開始做分析師。11年6月,加入巴黎精神分析學會。
從1934到1937,拉康參加了亞歷山大·科耶夫在巴黎召開的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研討會,這使他有了壹個重述弗洛伊德理論的新角度。
1936年8月,拉康出席了在捷克馬裏亞巴德召開的第14屆國際精神分析協會年會,並在會上發表了《鏡像階段》的演講。由於超時,演講被會議主席歐內斯特·瓊斯打斷。拉康壹生都在擔心這件事。結果他沒有向大會提交論文摘要,論文缺席。
1937 1,拉康和布朗丁的第壹個孩子卡羅琳出生了。1938結束時,他與好友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的妻子、電影明星西爾維婭·馬克爾斯(Sylvia Markles)發生婚外情。
1941七月,西爾維婭生下拉康的女兒,取名朱迪思,但父親姓巴塔耶。同年65438+2月,拉康與布隆丹離婚。西爾維亞與巴塔耶的婚姻關系於1946正式解除。1953年,拉康和西爾維婭正式結婚。
(1939九月1,德國進軍波蘭,二戰爆發。9月23日,弗洛伊德在流亡英國時去世。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9年7月,拉康出席了在蘇黎世舉行的第16屆國際精神分析大會,並提交了壹篇論文《鏡像階段作為精神分析經驗中揭示的“我”的功能配置》,對1936版進行了重新解讀。這壹次,他能夠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他的講話沒有被打斷。此時,國際精神分析運動的中心轉移到美國,自我心理學成為主流學派,代表人物有安娜·弗洛伊德、海因茨·哈特曼、恩斯特·克裏斯、洛溫斯坦等。
巴黎精神分析學會矛盾重重,硝煙彌漫:對業余分析師(非醫學背景)的執業資格有爭議;薩卡人·納斯特在1949當選會長後,立即改革了學會的建制,獨攬大權。拉康的“彈性時間會談”違反了國際技術規則,備受爭議。
1953 65438+10月20日,拉康當選巴黎精神分析學會會長。16年6月,他被彈劾,宣布退出巴黎精神分析學會,加入丹尼爾·拉加什和弗朗索瓦·多爾多創立的法國精神分析協會(APF)。
與巴黎精神分析學會的決裂,成就了拉康職業生涯的第壹次輝煌。
1953年7月8日,他在法國精神分析學會第壹次科學會議上做了題為“象征、想象和現實世界”的演講,首次闡述了自己的“三界理論”,首次提出了“回歸弗洛伊德”的口號。
所謂回歸佛洛伊德,“回歸佛洛伊德的意義,就是回歸佛洛伊德的意義。”拉康認為自我心理學片面理解弗洛伊德,將精神分析帶入黑暗的深淵。弗洛伊德對自我概念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自我心理學糾正了“真實的自我”,認為自我不是本我的產物,而是和本我壹樣原始,從壹個“未分化的矩陣”中分化出來的。自我心理學把自我看作是壹種防禦功能和整合功能,是壹個“無沖突場”(哈特曼),把強化自我的防禦功能和適應現實的能力作為精神分析治療的根本目標。
拉康繼承了“自戀的自我”,認為自我是由異己的鏡像產生的,所謂自我的自主性其實是鏡像認同的產物,本質上是壹種誤解,自我基本上是壹個他者。所以分析的目標是讓主體經歷自己的幻想,直視自己欲望的真實,確定主體在語言順序中的位置。
可以說,《回到弗洛伊德》是有政治情節的,體現了福柯的“話語就是力量”。
同年9月26-27日,拉康在羅馬召開的浪漫主義精神分析學家國際會議上作了題為“言語和語言在精神分析中的功能和範圍”的學術報告,俗稱“羅馬報告”,並為自己的彈性時間談話作了理論辯護。
165438+10月6月8日,他在聖安娜醫院開始了他著名的研討會。研討會定於每年2月至6月的每周三舉行,紀念弗洛伊德的“周三心理學會”。在聖安娜醫院時期,拉康采用了柯夫閱讀黑格爾的模式,借用了索緒爾和雅各布森的理論,創造性地重讀了弗洛伊德的文本。
但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不承認法國精神分析學會,法國唯壹承認的是巴黎精神分析學會。如果妳離開了巴黎協會,妳就離開了國際協會。國際協會可以容忍理論上的創新和分歧,甚至由此產生的分裂,但絕不會容忍技術上未經授權的偏差。國際協會的技術規則是維護這個帝國統壹的象征。拉康的“短期會談”技術已經成為法國社會申請加入國際協會的壹大障礙。
1963 10 6月13日,法國精神分析學會被迫將拉康從培訓分析師的名單中除名。
1964 65438+10月15,研討會11在巴黎師範大學舉行,主題是“精神分析的四個基本概念”。從此,拉康以回歸的名義超越了弗洛伊德,用自己的概念和邏輯去探索弗洛伊德沒有說或不能說的東西,重新詮釋了聖安娜醫院時期的經典拉康。
同年6月21日,拉康宣布創立法國精神分析學派,三個月後更名為巴黎弗洛伊德學派。EEP巴黎大學.法國精神分析運動迎來了第二次分裂。
與法國精神分析學會的決裂,再壹次將拉康的事業推向了巔峰。
6月1966 11出版了900多頁的作品集,大大提高了拉康的社會聲譽。《文集》收錄了拉康在1936-1965年寫的28篇文章,但並不是完全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而是采用了回溯式的建構方法。拉康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堅信自己是壹個成熟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家。以鏡像階段為例,拉康因為1936的手稿丟失,將1949的版本放在1936的位置上,以“歷史偽裝”的方式將其思想系統化,使其理論出現早熟跡象。
歷史驚人的相似。從65438年到0967年,拉康在學校提出了“通關”程序,改革了精神分析的訓練方法,引起了很多不滿。1969 1年底,皮埃爾、瓦拉布列加、奧拉蓋奈等人退出學派,成立了“第四集團”,又稱“法國精神分析組織”,是法國精神分析運動的第三個分部。三次分裂的重點是精神分析的訓練,但這次拉康不再是被開除的壹方。
1968,巴黎五月風暴後,精神分析成為壹種社會現象。巴黎第八大學,即羅宇勝大學成立,福柯成為哲學系系主任。哲學系下又多了壹個精神分析系,這在法國大學建立和精神分析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系主任是被拉康學派忽視的勒克萊爾,所有的老師都來自拉康學派(法國學會和巴黎學會的很多分析家都去了巴黎的第七和第五大學,但這兩所大學都沒有單獨的精神分析系)。
1969年3月,巴黎師範大學向拉康發出了進軍令。117年10月26日,研討會移至萬神殿對面的法學院,研討會時間改為每月的2日和3日,但後來並未嚴格遵守這壹慣例。這壹時期,拉康直奔“回到拉康”為目標,完成弗洛伊德的“超越”。
從65438年到0972年,雅克·阿蘭·米勒開始為拉康組織和出版講座。米勒原本是巴黎師範大學哲學系的學生。他因激進地宣稱拉康在閱讀時不需要參考弗洛伊德而受到贊賞。他為文集寫了索引,並於1966與朱迪思結婚,成為拉康的女婿。從65438年到0974年,已經是羅宇勝大學精神分析系副主任的米勒主張改組,奪取領導權,拉康成為精神分析系科學委員會主任。
在拉康的縱容和支持下,米勒獨攬大權,引起了學校內部的極大不滿,組織大廈搖搖欲墜。結構主義已經成為過去,拉康也成為壹股前沿浪潮,受到學派外部的攻擊。
內憂外患之下,拉康於1980年10月5日,在壹封致該校成員的公開信中,宣布解散“巴黎弗洛伊德學派”。2月21日,他向那些想繼續追隨他的人宣布,他將創造“弗洛伊德的事業”。10年10月22日,“弗洛伊德事業”正式成立,米勒成為指定接班人。
1981年6月,Aimee去世。她就像阿裏阿德涅的壹根線,連接著拉康作為精神分析學家命運的兩個端點。9月9日,星期三,拉康去世。最後壹句話是:“我很固執……我正在消失”。
1吳瓊:雅克·拉康,讀懂妳的癥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西恩·荷馬:《拉康導論》,李馨雨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