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教師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文昌市東葛鎮西苑小學陳摘要:在教學中,英語教師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逐漸下降,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直接影響了學習效果。本文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列舉了直觀教學、情景教學、靈活運用英文歌曲、互動遊戲四種教學形式,旨在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關鍵詞:小學生對英語教學的興趣是學習英語的最好動力。小學生剛接觸英語時充滿了好奇和新鮮感,幾乎所有的小學生剛學英語時都充滿了熱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教學內容的增加,他們原有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會逐漸消退,老師授課的效果也會事半功倍。因此,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英語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然後,本文試圖探討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1.直觀教學直觀教學形象生動,不僅有利於改進課堂教學,而且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1)小學階段的體態語英語教學壹般采用課堂教學。小學班級人數多,年齡小,抽象思維不發達。小學生在壹定的母語基礎上學習英語。肢體語言在幫助小學生理解第二語言的含義、意義和運用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使用恰當的肢體語言。在用動作表達詞義或意義的過程中,手勢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要自由舒展手勢,合理用手,如向外搖動手掌表示“妳好!”、“嗨!”;手掌向下按表示“坐下!”;把食指放在嘴上表示“安靜”。第二,利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多種感官的合作,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多媒體集聲音、圖像、動畫於壹體,具有豐富多彩的視聽效果,能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在英語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可以同時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從而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記憶效率,使小學生在整個課堂上都能集中註意力。比如在教授動物詞匯時,用聲音和動畫相結合的方式來呈現詞匯,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形式,也是最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教貓這個詞的時候,可以把壹只小學生喜歡的卡通貓做成小動畫,擬人化,配音。小貓的卡通形象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動畫壹播放,小學生們就被調皮可愛的小貓深深吸引。我看到小貓做鬼臉說:“嗨!大家好!我是貓!想和我交朋友嗎?那就先記住我的名字,貓!”小貓剛說完,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練習起來,很快就記住了貓這個詞。這時老師及時撥通:“妳想和小貓交朋友嗎?那麽妳壹定要禮貌的和它打招呼,這樣小貓才會開心,才會願意和妳交朋友。誰想先和貓交朋友?”小學生們都舉起小手,爭先恐後地打招呼。每次他說對了,小貓都會給他獎勵,翹起大拇指說:“妳好!妳真棒!”或者“嗨!好!”聽到小貓的表揚,小學生的興趣會更高,說話會更起勁。因此,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3)、簡筆畫輔助教學簡筆畫是用最簡單的線條和平面圖形勾勒出物體的主要特征。簡筆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解教學難點,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簡筆畫輔助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能促進小學生想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全面發展,還能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1,解釋單詞的意思,比如十二人體部位和果實,學習工具等名詞。在解釋單詞時,教師可以使用簡筆畫,這可以幫助小學生記住單詞,培養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2.講述故事教師可以用簡筆畫來教授故事,不僅可以讓學生輕松理解詞匯所代表的事物,還可以用簡筆畫來講述故事。3.解釋各種關系。簡筆畫教學的運用還可以幫助小學生理解人與人、數量、從屬、位置的關系。二、情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生動、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小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調動他們的情緒,從而引導小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有助於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用英語靈活交流的口頭能力。1)利用現實生活創設情景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各種貼近現實生活,對小學生來說自然愉快有趣的情景,為小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消除他們的焦慮情緒,使他們處於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漂亮”這個詞的時候,老師向學生提出假設:“因為她有壹張漂亮的臉,所以他愛她。”並解釋了這句話,然後老師讓小學生進行信息反饋:“她漂亮還是難看?”小學生聽懂了,高興地回答:“漂亮”,然後老師把人稱代詞她改成他的,她改成他的,小學生就會回答:“帥”。二、利用物理教學創設情景充分利用物理教學可以有效避免英語教學的枯燥和單壹。對於以感性為主的小學生來說,既能吸引他們的註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改善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的惡效,有時事半功倍。如果妳拿出壹對羽毛球說:“下課我們打羽毛球吧。”學生將理解老師所說的。再比如壹個同學拿起壹本書說:“哦,壹本書!這是誰的?”找到失主,失主道謝“謝謝!”拿起書的同學說,“我的榮幸”……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上完成對新知識的接受,達到對已有知識的鞏固。3)利用教材中的彩圖創設情境場景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對話和練習大部分都是以彩圖的形式出現的。色彩鮮艷,畫面清晰,畫面逼真,有利於小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老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動作、表情、衣著、姿勢、關系來訓練他們的語言。比如《新標準英語》第壹課,就是壹個新學期開始的場景,而這是小學壹年級學生的第壹堂英語課。在新學期開始的興奮中,小學生們根據彩色圖片說話,“妳好,很高興見到妳!”這時,教室裏壹聲親切的問候,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第三,靈活運用英語歌謠,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小學生機械記憶強,善於模仿。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小學生的這些特點,讓小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和掌握英語知識。1)形體教學法用動作或表情來表達歌謠的內容,即邊唱邊做動作。比如下面這首歌:壹只貓,壹只貓,是胖還是瘦?很胖,很胖,很胖。壹頭大象,壹頭大象,它是大還是小?很大,很大,很大。壹條蛇,壹條蛇,它是長還是短?很長,很長,很長。老師可以邊唱邊做動作,要求學生跟著做。比如兩只手的五指盡量分開,分別放在嘴的兩側,以示小貓;左手小指和右手拇指放在鼻尖上,表示壹頭大象;手掌平放,掌心向下,上下起伏,做蛇形行走...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學到了知識。二、畫面演示法這是以看圖說話的形式介紹的,是壹種表現歌謠內容的方式。通過看圖、聽圖,老師不必逐句講解,而是讓學生感受節奏,練習發音和整體語感。民謠的內容可以在畫面上描繪出來,在黑板上壹字排開,再配上民謠詞,比如:(夏天)夏天喜歡夏天,很好玩。讓我們去海灘,跑,跑,跑。老師可以設計兩幅色彩鮮艷的圖畫,分別表達“我喜歡夏天,夏天多好啊”和“我們去沙灘吧,跑,跑”。3)唱法顧名思義,這是壹種說唱結合的方法。歌唱不僅是壹種交流方式,也是壹種很好的語言訓練方式。說唱結合具有增強節奏感、減輕疲勞、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等諸多優點。教師應采取多種形式的培訓,讓每個小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並有機會表達自己。四、互動遊戲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遊戲,在遊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願意接受的。”(聶燦輝,2007。)遊戲化教學讓小學生樂於接受,有助於有效學習單詞,符合小學生活潑的年齡特點。遊戲時間雖短,但能使小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和運用新詞匯,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比如在教嘴巴、鼻子、耳朵、臉這些詞的時候,老師可以說“摸摸妳的嘴巴/鼻子/臉/耳朵”讓全班做動作。然後在黑板上畫壹個頭,眼睛、耳朵、鼻子等器官的位置都是空的。然後,問學生,“缺什麽?”小學生們會爭先恐後地說出缺失部位的英文名,並用粉筆畫出相應的器官。可見,遊戲可以幫助小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各種單詞的內容,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結論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小學生學得開心,玩得開心。參考文獻:【1】張萍付麗萍:《小學英語教學法》,東北師範大學出版,2002年。[2]聶燦輝:《兒童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培訓教程》,廣東經濟出版社,2007年,第10期。[3]盛德仁:《英語教學新模式》,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4]賴新元:《教師課堂管理的藝術》,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