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醫大辭典》馬馬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名稱,由《史記》本草方[1]出版。
2.1來源及產地馬桑葉。屬於馬桑科。分布於華北、西北、西南、華中地區。[1]
2.2性味辛、苦、寒、毒[1]。
2.3功能主治:癰腫毒、疥瘡、疔瘡、燙傷[1]。
2.4外用桑葉用法用量:搗、煎、洗或研。[1]
2.5化學成分本品含鞣質、沒食子酸、山奈酚、柯裏糖等。,並含有有毒成分馬桑內酯和馬桑內酯。[1]
2.6藥理作用:土貝母內酯具有漢防己甲素樣作用,可治精神分裂癥;沒食子酸可以抗菌。[1]
3 *字典馬桑葉3.1源本草方便方
3.2拼音姓名m m m: s ā n ɡ yè
3.3來源為馬桑科馬桑的葉子。4 ~ 5月收獲。
3.4馬桑的原形(《草木方子》),又名:醉魚草、裂變、噪魚、蟾樹、爬梯、藍蛇風。
落葉灌木,高達6米。葉對生;卵圓形或寬橢圓形,長3 ~ 7厘米,寬2 ~ 3.5厘米,尖端微尖,足圓形,基脈3條,表面亮綠色,兩側無毛。總狀花序,側生於上年枝條,長4 ~ 6厘米,基部無葉,或僅有1 ~ 2片葉,雄花序先有開葉;花小,萼片5,覆瓦狀排列;花冠5花瓣,稍綠色或紅色,花瓣比萼片小,但開花後,它們變得肉質並覆蓋果實;雄蕊10,花絲短;子房上位,5心皮分離,每個心皮有1個倒生胚珠。花柱分離,絲狀,被* * * *狀突起覆蓋。5瘦果,被肉質花瓣包裹,花被遇熱由紅色變為紫黑色,味甘,但有毒,不可食用。花期從4月到5月。結果期為7-8月。
3.5棲息地分布生長於山坡或溝壑。分布於山西、陜西、甘肅、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3.6毒性誤食馬桑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最初癥狀為進食後0.5 ~ 3小時內出現頭暈、頭痛、胸悶、流涎增多、惡心嘔吐、瘙癢、疼痛、燒灼感和腹痛。輕者逐漸自行恢復,重者全身麻木,心跳減慢,血壓升高,呼吸加快,反射增強。他經常突然尖叫,然後暈倒,接著抽搐。驚厥呈陣發性,數分鐘至半小時1次,3 ~ 4分鐘後停止,進入昏睡狀態,呼吸深而長。在間歇期,病人的意識可以是半醒的。如果看到煩躁,就是反復抽搐的先兆。搶救方法:采用嘔吐、解痙、預防呼吸道感染、補液等方法。苯巴比妥可用於驚厥。如果無效,可吸入少量乙醚(5 ~ 15 ml)。咖啡因可用於心跳緩慢或虛脫,但應避免使用曲馬因;中毒搶救過程中不得使用嗎啡類藥物,禁用酊劑等含酒精藥物。除因頻繁抽搐而深度中毒死亡者外,抽搐停止後意識逐漸蘇醒,2 ~ 3天或多達1 ~ 2周即可恢復正常。驚厥病例,恢復後常出現記憶障礙,部分病例還出現無端大笑、發呆、言語障礙,半年後可完全恢復。
3.7性味苦、寒、有毒。
①貴陽民間草藥:“硬麻劇毒。”
②貴州草藥:“性寒,味辛,有毒。”
3.8功能主治癰腫毒。疥瘡,癤子,燒傷。
①本草方便方:“治風眼癰腫腮毒風,塗肢麻木。”
(2)草藥分類:“治火傷,調香油敷之。”
(3)重慶本草:“幹葉粉可收黃水,止癢,治癢瘡癤子。”
3.9外用桑葉用法用量:搗、煎、洗、研、拌或勾兌。
3.10附件①腫痛潰瘍的治療:桑葉煎服,水洗。(湖南藥理學)
②疥瘡治療:馬桑葉、迪星秀等。被分成粉末,混合油和摩擦。(貴陽民間草藥)
③治目赤疼痛:桑葉。紅藤葉,搗碎並塗抹。(湖南藥理學)
4外痔的治療:取適量桑葉,煨洗患處。(貴州草藥)
⑤頭癬的治療:馬桑嫩葉壹兩片,茸茸,加硫磺粉、三錢、胡椒粉,拌植物油,擦於患處。(貴州草藥)
3.11桑葉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應用:取新鮮桑葉或莖(莖直徑1 ~ 2.5 cm,切片),加水煎煮兩次,合並濃縮成100%湯劑口服。1次的劑量約為2 ~ 4g/kg生藥體重(若桑葉采集後放置時間過長,藥效會降低,應適當增加劑量)。在治療過程中,病人被集中在治療室,由專人看護。那天早上空腹吃藥,然後讓病人臥床休息。壹般在給藥後約0.5 ~ 1小時可出現惡心、嘔吐、出汗、肌肉抽搐、全身痙攣等藥物反應。大約8小時後,藥物反應逐漸消失,可以送回病房進壹步觀察。如果癲癇發作頻繁,給藥後發作間隔縮短,可給予速效抗癲癇藥物(戊巴比妥鈉0.5g或地西泮註射液10 mg,肌肉註射)。如果反應不嚴重,不需要特殊處理,但應在當天治療結束時肌肉註射0.1 g苯巴比妥鈉,防止出治療室後癲癇發作。經治療128例(其中合並其他療法29例),治愈33例(精神癥狀完全消失,自知力恢復,對環境適應良好),顯著改善21例(主要精神癥狀基本消失,有初步自知力,與環境接觸良好),好轉265438例(主要精神癥狀減輕,生活能自理,但缺乏自知力)。總有效率60%左右,治愈率25.8%。其中,單用馬桑湯治療的99例療效為:治愈18例,顯效14例,好轉18例,無效49例。80%以上的有效病例在治療7天內顯現效果,最快的也只有1 ~ 2天。
為了觀察藥物的毒性作用,在治療期間對96名患者進行了肝功能檢查。結果顯示9例患者有明顯變化,但未發現黃疸、肝區疼痛等急性中毒性肝炎癥狀,僅有少數病例出現厭食、肝區腫大。部分患者在尿常規檢查後,發現尿液中有少量紅細胞、白細胞和微量蛋白,幾天後恢復正常。部分病例還觀察了血糖和血清電解質,結果無明顯變化。在治療中,少數病例還因藥物反應引起壹些並發癥,如嚴重嘔吐患者出現少量胃出血,嘔吐物呈褐色(此時皮下註射阿托品);或者癲癇可能引起下頜骨和肩關節脫位,胸椎壓縮性骨折,門牙松動。此外,1例患者在服藥(相當於1.25克生藥)後頻繁發作,出現中毒性休克,得到及時搶救。鑒於本品的毒性及服用後的劇烈反應,不適用於任何有嚴重急慢性內臟疾病、體質虛弱或老幼不宜用本品治療的人。壹般患者在治療前也要做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檢查,必要時做個胸片;為了保護肝臟,治療前後每天都要給糖和維生素;除抗癲癇藥物外,還應註意保護關節,以預防和減少脫位、骨折等並發癥的發生。經驗證明,為了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應根據患者對治療的初始反應,適當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治療期間壹般以控制劑量在癲癇大發作不超過5次為宜。還需要多次重復治療。壹個療程可試3 ~ 5次,每次間隔可試5 ~ 7天。實踐表明,本品對病程短的患者療效較好,但也有少數病程長的患者,經各種治療無效,用馬桑治愈。馬桑對精神分裂癥的各種常見癥狀有壹定療效,似乎沒有明顯的選擇性。此法可與其他方法結合治療精神分裂癥,相輔相成,提高療效,鞏固效果。在治愈和明顯好轉的病例中,有少部分(約30%)在出院前出現波動,用馬桑治療時,要麽有效,要麽無效。有些病例出院後還會復發。因此,對於有效病例,出院前後應給予鹽酸氯丙嗪或奮乃靜,以鞏固療效。還有壹點值得註意的是,藥物制劑對臨床療效的影響很大,比如新鮮的制劑起效快,療效高,而制備後放置過久的制劑起效慢,療效低;馬桑的存放時間對療效的影響特別明顯,尤其是馬桑葉采收後藥效逐日下降,幹燥後的馬桑葉藥效不大,馬桑莖的情況沒有馬桑葉明顯。因此,制備的湯劑的劑量需要逐日適當增加,以產生反應,從而獲得療效。
3.12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