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裏主要有三種聲音。撥號音,長嗶-,表示鏈接正常,可以撥號。回鈴音,也就是妳說的等待接通的聲音,表示妳已經接通,等待對方的回應。嘟-嘟-嘟-嘟,時長看國家標準不同。
忙音,表示對方正在通話或無法鏈接到對方電話,短嘟嘟聲。
至於為什麽選擇這個440Hz左右的音作為信號音,我查了中英文資料。回鈴音是在初始電路交換期間傳輸SS7信號指令的語音。程控交換和軟交換實現後,那些指令就不用了,但保留了原來的語音。
電話是美國人A.G .貝爾在1876年發明的。他用兩根導線把兩個結構相同的發射器和接收器以及電磁鐵上的壹個振膜連接起來,先實現兩端的連通。但是通話距離短,效率低。碳麥克風出現在1878,大大提高了電話麥克風的效率。
接收器結構也得到了改進。最早的電話是磁鐵電話,靠自身電池供電,用手搖發電機發送通話信號。1880出現了* *電電話,由* * *電開關集中供電,省去了手播發電機和幹電池。
1891年,旋轉式撥號自動電話出現,它能發出DC撥號脈沖,控制自動交換機的動作,選擇被叫用戶,自動完成轉接功能。從而將電話通信推向了壹個新的階段。到20世紀60年代末,按鈕式全電子電話出現了。
除了脈沖信令,還出現了DTMF信令。隨著程控交換機的發展,雙音鍵電話逐漸普及。電子電話電路正朝著集成化方向發展,電話專用集成電路已經廣泛應用於電話電路的各種組件中。
各種多功能電話和專用電話也應運而生。到20世紀90年代初,已經有了壹部在集成電路上集成了撥號、通話和振鈴功能的電話。隨著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壹種通過語音直接撥號的新型電話也正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