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姓李名兒,人稱伯陽。華夏民族,楚古縣曲仁裏人,生活在距今571至471年間。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唐代皇帝尊為李的始祖。老子的最終歸宿壹直是個謎。有壹種說法是老子101歲去世,鄰居們都來吊唁。多數人認同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下落不明。大部分人都接受函谷關出了的說法。函谷關去哪了?他有可能經由流沙去了印度。也有人說老子晚年定居甘肅臨洮。老子隱退後,修煉內丹,養生修道,得道後“翺翔”於臨洮超然臺。總之,老子的下落還是壹個謎,等待更多的歷史書籍和文物來解開這個謎。
2.成名後的石下落不明。
石氏,本名石壹光,越國美人,俗稱石。生於春秋末期的浙江諸暨朱羅村。自然美是美的體現和同義詞。《閉月羞花圖》中的“沈魚”講述了石浣紗的經典傳說,與越國另壹美女並稱“浣紗”。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率部出海,來到“廣澤平原”。他覺得當地氣候溫暖,風景優美,人民友好,於是不再稱王,向當地人傳授農耕、捕魚、捕鯨、排紙的方法,再也沒有回國。也有說徐福死在海裏的。相信垂夫去日本的人更多,日本關於垂夫的傳說很多,甚至還有垂夫之墓,但史學界沒有公認的說法。4.楊貴妃
楊玉環(719-756):不,太真實了。唐代宮廷樂舞家,體態豐腴,能歌善舞,旋律流暢。她的音樂才華是歷代皇後中少有的,被後人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壹。
瀏覽大圖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範陽、平陸、河東以峻青、抗陽郭忠為名,搞安史之亂,兵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楊逃往(今四川成都)途中,途經馬嵬驛(今陜西興平市西)時,陳率領的禁軍軍士壹致要求處死楊、楊貴妃,隨後叛變,用刀殺死了楊。
唐玄宗說貴妃無罪,要赦免,但禁軍將士都認為貴妃是國家之美。安史之亂是貴妃引起的,不懲罰她很難安慰軍心,鼓舞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了高力士的建議,為了自保,不得不送給楊貴妃壹份禮物。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吊死在壹座佛寺的梨樹下,享年38歲。這就是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典故:“軍中之士,不動則已,動則被蹄踏蛾眉”。
安史之亂平定後玄宗回宮,派人尋找楊貴妃的屍體,卻沒有找到。從此,楊貴妃成了壹個謎,但有人在日本找到了她的墓,但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楊貴妃死了,只是找不到她的屍體。
5.文健皇帝
文健皇帝去了哪裏?這是最著名的事件,因為文健皇帝的屍體沒有找到,也沒有人看到文健皇帝去了哪裏。據史料記載,他死於壹場火災。
瀏覽大圖
“皇宮失火了,皇上。王子把皇後的屍體送進了火裏。
朱迪即位後,在給韓王的上諭中也說,“沒想到寫了壹篇威逼奸淫的文章,宮中自焚”(《明太宗實錄》)。
另壹種觀點認為,南京被攻破時,文健曾試圖自殺,但在親信的勸說下,剪發出家,通過地道逃出皇宮,隱姓埋名,浪跡江湖。在民間傳說中,很多地方都有文健的蹤跡和傳說。有傳說說,文健逃到雲貴地區,遷到南洋。時至今日,雲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為鼻祖。也有現代學者認為,他潛逃後,曾藏身於江蘇吳縣綿山伏賽吉,後藏身於瓊山黃家廟,死於永樂二十壹年(公元1423)。埋在山後面的山坡上。
至於文健皇帝的下落,上述兩種說法都不能提供更令人滿意的證據。
歷史上還有很多謎團等待我們去發現和破譯。哦,這些歷史人物去哪了?至今沒有確切的證據,或許等待新的文物出現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