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古人寫書用標點符號嗎?

古人寫書用標點符號嗎?

古人用標點符號。

古文向來是有標點符號的。中國可以考證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在甲骨文中,段落編號用橫線和直線標出。甲骨蔔辭所謂段落,是指每壹節描述某壹天的占蔔及其後效的文字;春秋時期的《後馬蒙書》中,用壹兩個短行來表達沈重的文字;馬王堆漢帛《老子》中有壹套復雜的標點系統。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有壹句很醒目:止於已有,知於已有。三個人都屬於同壹個家庭。裏面的三個,正是古人用來表示停頓的方法;陸德明的經典詮釋在宋代有壹個停頓。此外,古人還使用三角形、圓點、正方形等符號,用法各不相同。在《尚書表註》中,作為標點符號的還有圓、方、扁條等較為復雜的圖案。但到了宋代,這些形形色色的標點符號逐漸簡化成壹個個單獨的圓圈。

句子閱讀中的錯誤及句子意義的解決

如果妳讀古書,妳會發現整本書從頭到尾都是這麽寫的,密密麻麻的字裏行間沒有標點符號。不信可以試著在網上查查古籍,比如《欽定四庫全書》的影印本。古人讀書,似乎要訓練自己加標點符號。

如果妳的標點符號錯了,那麽整句話的意思就被曲解了。比如《紫同治劍》裏有壹段這樣的軼事,季梁有壹句:工事四分五裂,甲胄盡棄,十余萬人溺死,斬首也。

這壹整段都是在說敗仗,士兵無力抵抗,只能棄械而逃。

妳看到十幾萬人死在水裏那句話了嗎?斷句人在學會棄甲的時候覺得是時候收手了。不對!正確的句子是這樣讀的:每次都是地基坍塌,棄甲打水。死了十幾萬人,砍頭也是。

妳還記得歷史上最著名的標點句——雨天留在身邊陪我嗎?這句出自清代趙天陽《謝仁義新集》的話,如果加上標點符號,會有七種拆解方式。比如下雨,我就留下。如果下雨,妳會和我在壹起嗎?留下來。如果下雨,就留在白天;別管我!

古人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話又說回來,其實古人確實會用標點符號,而且數量還挺大的。

春秋時期的《後馬蒙書》用壹兩個短行來表達沈重的文字,這是壹種標點符號。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中,標點系統已經比較復雜,除了單雙短橫線外,還有角符、三角符、點符、框符等,用法也各不相同。現在能看到的宋代雕版其實是有標點的。陸德明的經典演繹在宋代已經隔了壹個停頓。壹些比較復雜的書,比如《尚書桌筆記》,已經用圓形、方形、黑三角、平條、半圓等圖案作為標點符號。這種復雜的標點方法,到了宋代逐漸簡化為壹個圓圈作為分隔。甚至在《說文解字》中,有這樣壹條:“嘿,別鬧了,妳就知道了。”也就是說,“嘿”是古代表示停頓的方式。

那些只寫不思考的人真的很出名。

雖然我們發現很多古籍都是有標點符號的,但是我們壹直想知道為什麽古代的人不用標點符號。!其實這和古人的文章結構和學習風格有很大的關系。更何況應該算是文言文裏最有名最離奇的壹句話了。因為它,也從口語中消失了,但在書面語中繼續出現。就這樣,它以壹種僅僅是書寫的方式被人們使用了兩三千年。更何況它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出現在書面語中,兩三百年很快就達到了完備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它經常代表句子的停頓和分離。古人常用它來表示句子的停頓,尤其是韻文。《離騷》會用Xi來表示壹句話的結尾。在《文心雕龍卷七章句》中,我們談到了用虛詞斷句:

另外,詩人在句限中用了Xi這個詞,這在楚辭中是有的,這個詞出句了。尋找“Xi”這個詞是幫助玉笙的壹種方法。順勇的《南風》用了很久,但是吳偉好,不是沒用嗎?至於只蓋老的老公,他是開頭的第壹個歌手;是薩格勒布對取之者的句子的舊體;太優秀的也會被送到普通班結束。照閑之類的東西,在實切。巧運氣,縫紉風格,會造幾個句子,壹句救命的話。外來語難懂,處境尷尬。

此外,由於古人的學習方式與現在不同,影響了標點符號的使用。《禮記》載有:

古師家有學派,黨有困局,術有秩序,國有學。次年入學,中年考。壹年視為辨經,三年視為尊樂團,五年視為學友,七年稱為小有成就;九年很了解階級,立場堅定不反對,這是很大的成就。夫則足以移風易俗,近者勸之,遠者懷之。這也是大學之道。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古人非常重視辨句,這就是閱讀古籍的起源。

古人其實很重視讀句的訓練,因為讀句是讀古書的起點。而且學生學習後還要參加考試,驗證自己是否具備區分經典和記錄的能力。如果經典有問題,說明他還沒有完全理解這部古書。所以,要想有讀古書的能力,首先要有讀句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