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演變過程:是漢字字體逐漸規範和穩定的過程,每個字的筆畫數由小篆固定;隸書形成新的筆形體系,字體逐漸變扁變方;楷書誕生後,漢字的字體趨於穩定,確定了“橫、豎、左、點、挑、折”的基本筆畫,進壹步規範了筆畫形狀,也固定了每個字的筆畫數和順序。
壹千多年來,楷書壹直是漢字的標準字。漢字是以象形文字為基礎,以象形文字為主體的表意文字體系。總數約為10000個,其中最常用的約為3000個。這三千個漢字可以組成無限個短語,然後組成各種句子。漢字出現後,對周邊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文字發明之前的口頭知識:
在傳播和積累上有明顯的不足。原始人類使用打結、雕刻和繪圖的方法來輔助記錄,後來用特征圖形簡化和取代了圖片。
當圖形符號簡化到壹定程度,與語言形成特定的對應關系,就形成了原文。在《古文字概論》中,唐蘭把古文字分為四部:殷商部、西周部、六國部和秦部。
從甲骨文到小篆,漢字經歷了壹個從非常詳細地描繪形象的方式向簡化成易於記錄的描述的方向轉變,字形逐漸脫離了事物的具體形象。這個時期的漢字也叫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