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德國和日本為什麽能組成軸心國集團?

德國和日本為什麽能組成軸心國集團?

二戰中德國和日本是盟友,說明這壹時期兩國的共同利益大於矛盾。其實說到毛,德國和日本的利益交集其實很小。德國的戰略重點在歐洲,主要是建立壹個覆蓋整個歐洲的大德意誌帝國,而日本的戰略重點在遠東,需要回到大陸的立足點和中國、東南亞的資源,以獲得世界霸權的物質基礎。正因為重心不同,所以才能聯合起來挑戰英美主導的國際舊秩序。

當然不是說德日之間沒有矛盾,只是這個矛盾比較小。具體來說,德日矛盾可以分為兩種,壹種是直接利益的矛盾,壹種是基於不同戰略差異的矛盾。

利益沖突主要集中在中國。要知道,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德關系還挺好的。中國的主要重工業產品大多從德國進口,德國也通過援助的方式為當時的名黨政府裝備了壹定數量的軍械師,甚至派出軍事顧問幫助國民黨打擊* * *產黨,而中國則大量出口當時德國緊缺的重要戰略礦產,為德國過剩的生產力買單。總之,可以說德國在中國有壹定的利益。日本侵華的目的是壟斷整個中國,這顯然是對德國利益的挑戰。

戰略分歧的矛盾主要是戰爭主攻方向的矛盾。日本希望德國在歐洲消滅英國,然後牽制美國,以便在中國和東南亞擴張。而德國則期望日本在遠東牽制蘇聯勢力,降低進攻蘇聯的難度,希望日本海軍牽制美國海上力量,但在戰爭初期不要過度挑戰美國,使美國過早卷入戰爭。事實證明,戰略分歧是二戰中德日最大的矛盾和分歧。結果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日本急於南下,所以沒有給德國實質性的支持。日本偷襲珍珠港,不僅讓德國利用日本海軍牽制美國海軍,還不得不向美國宣戰。就日本而言,由於距離的原因,日本無法分享德國橫掃歐洲的戰爭紅利,也無法在與美國的戰爭後得到德國的實質性支持,從而成為被東亞幾個國家打的悲慘下場。

但總而言之,那些矛盾對於德日同盟的利益來說是次要的。所以德日同盟還是挺鐵的,直到雙方相繼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