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唐朝鼎盛時期求土地

唐朝鼎盛時期求土地

在全盛時期,朝鮮的疆域東起朝鮮半島,南至越南順化,西至中亞的鹹海和呼羅珊地區,北至葉尼塞河下遊的貝加爾湖。

唐朝境內有許多少數民族。為了有效地管理突厥、回紇、鐵勒、石維、契丹、漠洪等民族,分別建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於、北庭等六個都城,以及隸屬於六都的大量郡縣和羈縻州。

但在安史之亂後的幾十年裏,由於和龍大量邊防軍參與叛亂,邊防空虛,吐蕃乘勢推進,占領了和龍、湟水地區,而河套地區仍歸天德軍、真武軍管轄。晚唐大中至鹹通時期,沙州人張壹超著手收復和龍地區,重開絲綢之路,鹹通七年擊敗吐蕃,分裂為100多個部落。

擴展數據:

唐朝開創了中國行政區劃史上的道府建制。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將天下分為10路: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然而,這些道路沒有實際的權力。在唐代,城市級別主要是總經理府、總督府、我們的特使等。,郡縣在府之下。

貞觀十四年(640),全國共設360州(州),轄1557縣。開元年間,山南、江南分為東、西,增加京畿、杜集、黔中三路,形成十五路格局。下有郡縣,下有郡縣。開元末年,全國共有328個州縣,1573個郡。

百度百科-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