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戲是南曲的簡稱。它是壹種地方戲,最早流行於浙東沿海地區。人們稱之為溫州雜劇或永嘉雜劇。南戲產生於北宋後期。南(1190—1194)時期,永嘉人創作的《趙貞女》、《王魁》等劇種在杭流行,因為反映了東南地區長期存在的“夫成名,妻棄子”的社會問題,所以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元雜劇盛行,南戲無法與之抗衡。但它壹方面通過吸收雜劇的優點充實了自己,另壹方面又通過吸收民歌和傳唱故事在流行中充實了自己。到元末,雜劇衰落,南方政局動蕩,為南戲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條件。高明、石慧等作家的出現,使南戲重新繁榮起來,以《琵琶行》、《月亭》等名劇的出現為標誌。南戲的繁榮也成為明清傳奇的先導。
與雜劇相比,南戲有許多不同之處。體制上,雜劇壹般是每本6折,或者配楔子。有多重折疊和楔形的除外。南戲數量不限,有的多達幾十個,視內容而定,比雜劇更自由。當然,南戲也有自己相對固定的格式。比如第壹部戲,往往壹個人說明創作意圖,介紹劇情主旨,第二個出來,第三個出來,最後全劇以壹個大團園結束。
唱功方面,該劇全部由丹演唱,最後壹部劇全部唱到結尾。同壹個劇,結尾不能輪流唱。每個折疊只有壹個人可以唱。南戲沒有這些限制,而是根據劇情。角色需要唱獨唱,合唱,合唱或者合唱。
在旋律上,雜劇每出戲用壹套曲子,這套曲子僅限於同壹個宮調,不能改。南戲每次演出都有幾套曲子可供選擇,不限於同壹個宮調,也可以押韻。
在情調上,由於雜劇南戲最初流行的地域不同,雜劇大方、溫柔、樸實、優美。
《琵琶記》是壹部頗具影響力的南戲作品,作者才華橫溢(1305?-1359),字誠,菜根道人,浙江瑞安縣人。早年的家鄉。壹炮走紅後,四十歲成為秀才,在滁州、杭州做小官。1348年,任鎮壓浙東方國珍起義的元軍總司令。後來由於與總司令意見不合,他“寫了壹份無藥可救的文件”。方國珍投降後,回到杭州隱居,並被任命為江南的書桌椽和福建的管家。1356後退居寧波東部橡樹社,《琵琶記》大概寫於此時。高明是封建禮教的狂熱擁護者。他曾經向陳要過壹塊手表。在趙君出堡的畫面中,他詛咒趙君嫁到外國是“不名譽”,說“條條框框紊亂連這點,美千年也可恥”,甚至無端認為“飛蛾撲火眉不嫁可汗,非是救火之水”。起初,他並不輕視名利。宋元七十說他曾感嘆:“人不取第壹,雖取長補短”?並在春秋時期刻苦學習,“知聖人之義”,最後“登頂袁遺第壹幽”。但做官後,因為“數權貴之人”或“我不能為所欲為,需要到衙門慷慨索取”,所以深有感觸,認為高官厚祿是“煩惱之始”,便安心隱退,與鄉親子弟談詩談禮,遊山觀水,為的就是過壹輩子。
高明的文學主張也很明確。他認為才子佳人、神仙鬼怪之類的作品,即使文字優美,也因為與風化無關而“瑣碎不堪,不堪入目”。他主張傳說要能打動人心,不必找宮女大驚小怪。人們只要看到自己孝順的兒子和妻子受到教育,就會達到目的。他的《琵琶記》就是在這壹思想指導下寫成的,所以受到朱元璋的重視。朱元璋派人請他,但他不能裝瘋。他死後,朱元璋讀他的琵琶,很是欣賞。他把四書五經比作別人必不可少的五谷雜糧,把琵琶比作有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
《琵琶記》改編自民間南戲《趙貞女蔡二郎》。“趙貞女”已經失傳了。寫的是才博赴京趕考,貪圖名利,背叛妻子,迎娶新歡。趙五娘在家獨立支撐門戶,公婆去世後去北京找丈夫。博博博矢口否認,最後“踩趙五娘,打雷才博”以悲劇收場。該劇反映了“富而易交,貴而易娶”的社會現實,受到觀眾歡迎。陸遊在《泛舟近村,離舟歸家》詩中說:“斜陽裏古柳村,負鼓盲翁左正場。他背後的負責人是誰,村裏聽說是蔡中郎”。可見趙貞女是符合民間傳說的。當然,歷史上的蔡並非如此,但作為壹部文學作品,《趙貞女》有其積極的現實批判意義。
高明《琵琶記》的目的是為蔡伯真平反。他寫到對父母“三不孝”的蔡伯真,“不能生,不能葬,不能葬”,是“不肯試,其父不肯;拒絕做官,皇帝不服從;不肯改嫁,牛不服的蔡伯真說:“這是對同胞的三不順從的禁止,三不孝不是他的罪。“也就是說,蔡伯真其實是個孝子,父母和妻子對他的抱怨只是誤會。這當然不能令人信服。我在祥符很有錢,父母卻在老家去世了。孝順在哪裏?蔡,壹個不忠的“忠臣”和不孝的“孝子”,在大多數場合都把自己的感受寫得細致、生動、有概念。言語和行動有很多矛盾。
趙五娘是根據民間戲曲的壹些情節虛構出來的人物。作者壹方面極力寫出她的孝、德、節,在宣揚封建道德方面與蔡伯真遙相呼應,相呼應;但另壹方面,由於作者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這個人物總體上以其真實感人的思想感情壓倒了那些枯燥的封建說教。其中描寫她悲慘生活的《吞渣》、《願出殯》,是千古傳唱的佳作篇章。
哦,我覺得肝腸疼痛,眼淚都滴下來了。喉嚨還拴著監獄。布蘭,妳被春天踐踏了,篩選著妳,扇著妳,吃著妳,控制著妳。好像我現在壹塌糊塗,歷盡艱辛。苦的人吃的苦,壹見面就知道咽不下去。
作者寫她吃麩皮,本來是為了表示對公婆的孝心,但是這裏的描寫已經超出了孝心的範圍,寫麩皮難以下咽,再寫她把自己和麩皮相提並論,貼切感人。作者寫道,她唱道:
糠米相依,被扇飛兩地。壹個便宜壹個貴,就像奴隸和丈夫壹樣,永不相見。老公,妳是米,米無處可尋。我就跟糠壹樣,怎麽能像老公出門壹樣,把人從饑餓和饑餓中解救出來,怎麽能教我的奴隸餵飽公公婆婆。"
這首歌表現了壹個勞動婦女痛苦的內心懺悔,她在饑荒年代肩負起贍養公婆的重擔,再也沒有見到她的丈夫。雖然作者最後還以公婆的孝心,但不止是孝心。!
五娘剪了頭發去安葬公婆,卻還在表現自己的孝心。但五娘剪頭發時的歌詞也已經超越了孝順的界限。
妳壹離風,誰梳雲。梳妝臺上有暗塵,沒有梳理首飾之類的東西。頭發,我照顧了妳的青春,現在我剪了妳的錢給我的老親戚!剪頭發也是壹種傷害,但那只是因為妳頭發不好!
想想不吉利,妳就是個奴隸。妳要砍,先教我哭。我已經刮進了壹扇空門,成了壹個尼姑,省去了我今天的困苦。嗯,只有我的頭發苦如鴻毛,還有藍麝香環繞的小美人!啊,好像是這樣的。我死了,埋了,說的是壹個剪頭發的蠢女人。
可憐壹個愚蠢的女人,單身又貧窮。頭發,我不是要剪妳,而是不忍心告訴人家怎麽丟人;我要砍妳,金刀下難受!歇壹歇,乃會堆鴉髻,午欒鬢角,以黑鳥報恩白發親人,教人性霧鬢角雲姑娘,以霜雪鬢角毀他。
在這裏,作者寫了壹個女人被生活的艱辛所逼,不得不剪掉心愛的頭發出售的哀嘆和憤懣,在剪掉的同時,她想起了自己所有的不幸。她沒有告訴頭發她老公耽誤了她的青春,而是她耽誤了頭發的青春。她哀嘆,只有像她這樣可憐的女人,頭發才會遭受如此不幸的命運。這種描寫方法曲折動人。這不僅是代表別人抱怨,也是代表別人抱怨。
趙五娘是琵琶中最出色的角色。她的成功是該劇能夠長期流傳的重要原因。
《琵琶記》在結構上有其獨特性。賦墨開篇後,第二期出現了蔡邕和趙舞娘兩個人物,同時寫了蔡邕的當選以及蔡邕、蔡公、蔡婆之間的意見分歧。第三個是關於牛家和牛家的。之後兩條線索交替發展,相互對比,直到最後結合在壹起。整出戲緊湊而富有戲劇性。
在語言上也很有特色,比如趙五娘的歌詞,樸實自然;蔡博臻的歌詞,抒情的風景,都是清麗飄逸的;牛的歌詞唱的時候用的東西比較多。
明末除了琵琶,還有所謂的“四大傳說”。相傳元代石慧改編自關漢卿的同名雜劇《月亭》(寫王瑞蘭與名媛蔣世龍的愛情故事)、《柴靜的故事》等,流傳了宋代五十友的故事,宣揚“逸夫賢婦”,五代君主劉知遠與妻子李三娘的《大白兔的故事》,宣揚“親親為節”、“孝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