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所謂的“月樓”,是把壹年的十二個月和天上的十二天聯系起來的。十二辰是古代天文學的壹個概念,即把黃道(即太陽在天空中壹年運動壹次的路線)周圍的壹天分成十二等份,由東向西配以十二支:子、醜、陰、卯、辰、巳、午、衛、申、酉、戌、亥。十二支與十二月相配,稱為“築月”、“築醜月”、“築銀月”等。那麽十二月是怎麽確定的呢?這個問題和北鬥七星的自轉有關。北鬥七星是大熊星座中的七顆明亮的星星,呈鬥狀分布。、田璇(宣)、田忌()和天全組成壹個戰鬥體。宇恒、開陽、耀光三星組成鬥柄,古稱表。用壹條直線把田璇和舒天連接起來,把到鬥口的距離延長五倍左右,妳就會遇到小熊座的A星,也就是現在的北極星。北極星是出現在天空北部的壹顆明亮的星星。它非常靠近地球的北極,幾乎與地軸相對。從地球的角度來看,它的位置幾乎沒有變化。水手和旅行者經常依靠它來辨別方向。因為北鬥七星圍繞北極星旋轉,所以第二顆北鬥七星也被用來辨別方向和設定季節。我們可以根據《暮光之城》開頭的鬥柄北鬥七星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向東方,天下為春;桶柄指南,天下為夏;鬥柄指西,天下秋;桶柄指北方,全世界都是冬天。同樣,我們可以根據鬥柄北鬥七星所指的十二天中的不同位置來確定十二月。鬥柄指十二支之子,為劍字月,即周歷正月;鬥柄指十二支中的醜,為醜月,即陰歷正月;鬥柄所指的十二支之陰,就是銀月,也就是夏歷的正月,也就是上壹篇博文中所說的“三正”。以此類推,鬥柄指的是十二支中的壹個,就是建月,稱為“月建”。月的構造對判斷此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