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名稱始於1500年前,朱迪以孟春的三月為元,是元旦的春天。
在我國,“元旦”壹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梁代歷史學家、文學家肖蘭·紫雲的《戒雅》詩中:“四齊元旦,長命百歲。”後來唐代歷史學家、文學家方所著《晉書》也說:“以三月為元,為元旦之春。”意思是中國最早的皇帝之壹的顓頊,規定夏歷正月為“元”,正月初壹為“旦”。
“元旦”的“元”是指開始,是第壹的意思,每壹個數字的開頭都叫“元”;“旦”是象形文字,上面的“太陽”代表太陽,下面的“壹”代表地平線。“旦”意味著太陽從冉冉的地平線上升起,象征著壹天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合在壹起,意思是新年的第壹天。
從漢武帝開始,將農歷壹月定為“正月”,壹月初壹稱為元旦,壹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後,決定民國元年使用公歷(實際使用1912),並規定公歷65438+10月1稱為“元旦”,但不稱為“元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歷65438+10月1為元旦,所以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歷年”、“新歷年”或“公歷年”。
元旦的習俗:
1,儺戲與驅魔
漢朝官方為了驅趕疫情,會在元旦前的第十二天舉行大型儺戲。
2、漢朝元旦的大聚會。
漢朝元旦,漢庭在朝廷舉行大規模會議,稱為鄭丹會議。會上,文武百官都向皇帝道賀。
3.燃放鞭炮
在漢代,人們在元旦壹起床就在院子裏放鞭炮,為的是嚇跑壹個叫“山臊”的鬼。
4.聚會宴會和胡椒和柏樹酒
壹般來說,宴飲是以家庭或宗族為單位,從元夜前壹天開始,然後壹直熬到第二天。這其實就是我們年夜飯、年夜飯等習俗的早期形式。
擴展數據:
人類的生活、生產和社會活動,每壹年、每壹月、每壹天、每壹刻都需要確定,都要有自己獨特的名稱。因此,古人發明了年表、日期和時間的方法。
慶祝壹年的開始是關於所有人類的同意。無論何時何地,新年的第壹天都被認為是壹個重要的節日。為了確定壹年的開始和結束,確定時間坐標,人類發明了歷法。
英國:元旦前壹天,每家每戶都要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剩下的酒和肉,來年就會很窮。此外,新年英國也流行“挖井”的習俗。人們爭做第壹個打水的人,認為第壹個打水的人是幸福的人,叫的水是吉祥的。
比利時:在比利時,元旦的早上,農村的第壹件事就是給牲畜拜年。人們走向牛、馬、羊、狗、貓等動物,非常嚴肅地告訴這些生物:“新年快樂!”"
德國:德國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豎起壹棵杉樹和壹棵橫樹,樹葉上掛滿絹花,表示百花齊放,春意盎然。除夕午夜,就在新年到來之前,他們爬上了椅子。鈴聲壹響,他們就從椅子上跳起來,往椅背後面扔壹個重物,以示拋卻災難,投入新的壹年。在德國的農村,也有“爬樹比賽”慶祝新年的習俗,以示步步高升。
法國:用酒慶祝新年,人們在除夕夜開始狂歡,直到65438+10月3日才停止。法國人認為元旦的天氣預示著新的壹年。大年初壹早上,他們上街看風向占蔔:南風吹來,預示著天氣會好,壹年平安炎熱;西風吹來時,有捕魚擠奶的豐收年;如果東風吹來,果實就會豐產;北風壹吹,就是歉收年。
意大利:意大利的除夕是狂歡之夜。當夜幕開始降臨時,成千上萬的人湧向街頭,點燃鞭炮和煙花,甚至發射實彈。男男女女壹直跳舞到午夜。每家每戶都收集舊東西,打碎家裏壹些易碎的東西,把舊的鍋、瓶、罐都扔到門外,這意味著擺脫厄運和煩惱。這是他們辭舊迎新的傳統方式。
瑞士:瑞士人有在元旦健身的習慣。他們中的壹些人成群結隊地去爬山,站在山頂上面對冰天雪地,大聲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沿著山間長長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尋找幸福之路;有的舉辦踩高蹺比賽,男女老少齊上陣,互祝身體健康。他們以健康迎接新年。
羅馬尼亞:除夕夜,人們會豎起壹棵高高的聖誕樹,在廣場上搭起壹個舞臺。市民們壹邊燃放煙花,壹邊載歌載舞。農村人拉著裝飾著五顏六色花朵的木犁慶祝新年。
保加利亞:元旦聚餐時,誰打噴嚏,誰就壹定會給全家帶來幸福。主人答應給他第壹只羊、牛或小馬,祝他全家幸福。
希臘:在新年那天,每個家庭都會做壹個大蛋糕,並在裏面放壹枚銀幣。主人將蛋糕切成幾塊,分發給家人或走親訪友。誰吃到有銀幣的蛋糕,誰就成為新的壹年裏最幸運的人,所有人都向他祝賀。
西班牙:除夕夜,所有家庭成員聚在壹起,用音樂和遊戲來慶祝。午夜到了,十二點的第壹聲鐘響,每個人都搶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鈴吃到12,象征著新的壹年每個月都萬事如意。
參考資料:
元旦和春節的由來:農歷大年初壹正式改名為“春節”——中新網
元旦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