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北京地名的由來

北京地名的由來

古往今來,北京壹直被當作重鎮來對待和保護,它的名字也壹直在不斷地變化。據統計,北京的名字有60多個。

就大家熟悉的和史書上常見的來說,北京在古代叫有陵,夏朝叫冀州,周朝叫冀,春秋戰國叫燕京。秦有楊光、漁陽,西漢有幽州,東漢有楊光、薊縣,北魏有燕都,隋有卓君。京杭大運河的北端從這裏開始。唐改名為,安史之亂時安祿山就是從他那裏起兵的。唐朝以後,曾稱幽州。遼國都城在北京,稱尤都為陪都,又稱南京,所以在北京以南。金朝在此建都,稱中都,並進行擴張。這是北京800多年都城史的開端。

元朝叫大都的時候,北京已經是很繁華的大都市了。凱爾。波洛在他的遊記中詳細描述了其中的大部分。北京作為國家的政治中心,也開始了。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定都南京。朱迪從他侄子手中奪取政權後,遷都於此,所以他稱之為北京。在明朝,北京曾被稱為首都。清朝也建立了北京作為首都,並采用了明朝的名字。民國成立後仍叫北京。1928更名為北平。北平這個名字是國民黨四大家族之壹的陳立夫提出來的。

北伐戰爭後,陳立夫在南京辦了壹份北京日報。這份民間報紙直言不諱,銷路很好。它比《中央日報》賣得多。有壹天,陳立夫突然想到,既然決定首都在南京,就應該改名叫北京,以防止殘余軍閥試圖在那裏建立政府。於是,他請《北京日報》羅適時撰文,寫了《正名的重要性》壹文。國民政府采納了陳立夫的建議。

事實上,北京在歷史上早就被稱為北平。是1368。朱元璋手下的將軍徐達攻占元朝首都後,重建了這座城市。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元朝改名北平府,意味著北方被平定,從此太平無事。直到1403朱迪定都北平後,他才改名為北京。1949年,新中國成立,北平改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