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將從介詞的定義及特點、常用介詞及分類、介詞的語法特點、古代漢語介詞和常用介詞的用法五個部分來闡述常用介詞。
1.介詞的定義和特征
2.常用介詞及分類
不同的專家對介詞的分類方式不同,但都差不多。根據介詞短語與動作和形狀的關系,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施受介詞:用來引出施與者或受施者,主要有:把、被、叫、讓、給、有、將、歸等。
比如雪花把世界染成了白色(導致苦難),那就讓孩子出來玩吧(導致付出)。
(2)方式介詞:用於引出動作的方式、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用、取、靠、按、據、取、跟、跟、基。
比如用事實說話,按計劃進行。
③時間地點介詞:用來引出壹個動作的時間、地點、場所、方向、起點或終點,主要有:子、打、從、在、當、於、錢、向、朝、子、從、而、沿、下等。
自從決定出去考察,他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忙著做準備。
④賓語前置:用於介紹動作所涉及的對象或範圍,主要有:對、對、約、至於、跟、和、同、替代、比較、除外等。
比如老師告訴大家,學習是學生的第壹要務。
⑤原因和目的介詞:用於引出某壹行為的原因、後果或目的,主要包括:原因、理由、起因、行為、目的等。
比如為了發展,大家齊心協力克服困難,為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
3.介詞的語法特征
介詞是虛詞,不能單獨使用,也不能充當主語和謂語。
(2)介詞不能重疊,也不能帶動態助詞“了、著、過”。(這壹點在區分動詞和介詞的時候會詳細闡述。)
③壹個介詞後面必須跟壹個名詞性成分,形成壹個介詞短語,整體上充當句子成分。比如“在、想、於、道、給、子”等幾個介詞可以直接附加在動詞或其他詞上,形成壹個整體,相當於壹個及物動詞,後面帶壹個賓語。比如《落在我身上》《奔向21世紀》《就看妳考試成績了》。
4介詞短語常用作狀語,少數可作補語、定語、賓語和主語。但要註意的是,主賓結構作定語時,要加“的”,如《歷史人物評價》、《桌上的書》也要註意,主賓結構不能作謂語。
介詞是由動詞語法化而來的詞類。動詞是實詞,在句子中主要充當謂語;介詞屬於虛詞,主賓結構主要在謂語前作狀語,或在謂語後作補語。
現代漢語的介詞大多是由古漢語演變而來的,有些詞兼有介詞和動詞的功能。例如:in,For,than,to,to,趨向,after,through等。
兩者的區別在於:
(1)動詞可以肯定否定重疊表示疑問,介詞不能。
他在宿舍嗎(動詞)
他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
(2)“X+賓語”前後是否有其他動詞,如果有其他動詞,“X”是介詞;如果沒有其他動詞,“X”就是動詞。例如:
火車到達了車站。(動詞)
火車直到十壹點鐘才進站。(介詞)
他在宿舍。(動詞)
他住在宿舍。(介詞)
(3)大多數動詞可以帶動態助詞了,但介詞不能。
汽車經過八壹大橋。(動詞)
經過慎重考慮,他決定去新疆。(介詞)
他給了我壹本書。(動詞)
他給我買了壹本書。(介詞)
主要舉兩組常見的例子來說明:
壹個是“和諧、壹致、壹致和”
這幾個詞有時是連詞,有時是介詞,屬於同壹類,很難區分。我哥哥和我姐姐走了。(連詞)?我哥哥從我姐姐那裏借書。(介詞)
主要有三種區分方式:
(1)連詞前後成分相等,可以相互互換,但語義基本不變。介詞有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不能互換,否則意義就完全變了。例如:
李雷和韓梅壹起走了。=李磊帶著韓梅走了。
李雷向韓梅借書。李雷向韓梅借書。
(2)如果“都、全、在壹起”這幾個詞可以插在謂語之前,那麽“他、跟、同、和”這時壹定是連詞。例如:
李雷和韓梅壹起走了。李雷和韓梅都離開了。
李雷向韓梅借書。李雷和韓梅都借書。
(3)如果某些狀語狀語(如“總是,總是”)可以插在“他,跟,同和”之前,那壹定是介詞。例如:
李雷和韓梅壹起走了。李雷壹直和韓梅在壹起。
李雷向韓梅借書。李雷壹直在向韓梅借書。
二是“因為,因為”
它們都是介詞,用在單句中;另壹個連詞,用在復合句中。辨別的方法是:如果後面跟著壹個詞性的詞,就是介詞。如果後面跟壹個謂語,那就是連詞。例如:
因為工作的原因,他在國外呆了三年。(介詞)
由於老師的正確指導,大家進步很快。(連詞)
他因此受到了表揚。(介詞)
他因救人而受到表揚。(連詞)
4.古代漢語中的介詞
古文其實是我們偉大的寶庫,但是通常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和理解各類資料,下面簡單介紹壹下古漢語介詞的壹些知識。
首先,古代漢語介詞結構的特點。
1,語序特點——古代漢語介詞的賓語通常像現代漢語壹樣放在介詞之後,但少數介詞(主要是“壹”)的賓語因為表達的需要放在介詞之前。
“壹致”就是“壹致”的意思介詞“壹”的賓語“壹”放在介詞之前。
“為什麽要打?”也就是“怎麽打。”疑問代詞“他”充當介詞“壹”的賓語,放在介詞之前。
2.省略——現代漢語中,介詞的賓語不能省略,而在古代漢語中,“壹、為、和、從”等介詞的賓語有時可以省略。
“小人有母,都嘗過小人的飯,沒喝過大王的湯。請將它留給()。"(中國古代文學觀。鄭伯可段顏瑜)——這裏省略了介詞“壹”的賓語“唐”。
“燕領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戰而敗。”(《史記·田單列傳》)——這裏省略了介詞“於”的賓語“閆冰”。
3.語法功能——古代漢語的介詞結構,由“原因、動作、和”組成,壹般作狀語,和現代漢語壹樣。而由“於”字構成的主賓結構,除了“對”、“約”之外,大多用作補語。“壹”字的賓賓結構可以作狀語和補語,現代漢語壹般用狀語表示。
“南方有壹種鳥,叫蒙古鴿。它以羽毛為巢,為毛而織。”(鼓勵學習)——前壹個介詞結構“有羽毛”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後壹個介詞結構“有頭發”放在動詞後作補語。今天翻譯過來,都是翻譯成狀語。
後面是古漢語常用的幾個介詞。
於(於,胡)
1.導入動作的時間、地點或範圍可以翻譯為“in”、“from”、“to”...".
比如當初玄子天位於壽山,棄於桑梓。(《左傳·弓玄二年》)
2.介紹動作涉及的對象可以翻譯為“給予”或“反對”。
比如把四大洋人的優秀業績全部呈獻給國王。(《左傳·莊公三十壹年》)
3.在表示心理活動的形容詞或少數動詞後作補語,引入比較對象,可譯為“不止……”。
比如暴政比老虎兇猛。(暴政比老虎兇猛)
4.用在被動句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主動時,可以翻譯成“被”。
比如努力的人治理別人,努力的人治理別人。(《孟子》滕文公篇)
註:介詞“於”在古籍中有時會寫成“胡”,“胡”作為介詞的用法與“於(Yu)”大致相同。
比如在我出生之前,我就聽到了道,所以我就從中學習。(《世說》)
隨著
“壹”本來是動詞,基本意思是“用”。語法化作為介詞的用法也與“用”的意義有關。
1.介紹行動所依賴的工具、手段、條件和依據,可譯為“用”、“取”、“靠”、“依據”。
比如姜和兒子合謀,把他灌醉送走。醒來,壹個接壹個。(《重耳流亡》)
2.介紹參與行動的物體或人。
在介紹動作所處理的對象時,“壹”相當於“把”。
例如,陳子告訴孟子他所說的話。(《孟子·公孫醜》)
在介紹參與行動和行為的人時,“壹”往往表示“領導”的意思。
例如,龔跟隨的宗族。(《公諫偽道》)
3.介紹行動的原因和動機,可以翻譯為“因為”。
比如,君子不以言語贊美他人,也不與他人浪費言語。(《論語·衛靈公》)
4.介紹動作發生的時間,可以翻譯為“在”。
例如,文出生於五月五日。(《史記·孟嘗君列傳》)
介詞“壹”常與動詞“有”、“無”組合,形成“有壹”、“無壹”等固定用法。“是”相當於“某物(或方法)用於……”而“無(或方法)相當於“無(或方法)用於……”。
比如壹個睿智的老人去世,他應該有所回應。(《愚公憶山》)
為
在古代,“為”本來就是壹個含義非常廣泛的動詞。在它的發音變成介詞後,當行為者被引入被動句時,它被讀作wéi,其他所有的介詞都被讀作Wé i..
1.介紹與動作和行為相關的對象。
“為”表示動作是為了誰,可以翻譯為“給”、“替”、“幫”。
比如莊公登基的時候,就要求有制度。(《鄭海涵段》)
“為”就是把動作發給誰,可以翻譯成“向”和“對”。
如壽與染之爭,與成匡不相上下,卻所向披靡。(戰國策)
2.介紹行動的原因或目的。
介紹動作原因的“壹”字,可以翻譯成“因為”。
比如天空永遠在,不是為了姚的生存,也不是為了傑的死。(《荀田字論》)
以介紹為目的的“to”字,可以翻譯成“to”和“to”。
比如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史記·貨殖列傳》)
3.在被動句中,介紹動作行為的人可以翻譯成“被”。
例如,壹只兔子不能被追回,但作為壹首歌小果。(等待兔子)
和
介詞“和”也來源於動詞的語法化。主要有以下幾種用法:
1,動作發出時介紹小溪主人的另壹面。可以翻譯成“他”、“通”、“跟”。
例如,王為了與他的追隨者結盟,割去了他的心臟。(《左傳·吳汝璈》)
2.介紹動作的服務對象,可以翻譯為“為”、“為”、“為”。
例如,當陳涉年輕時,他試圖與人類仆人壹起耕作。(《陳涉家族》)
3.介紹比較的對象,可以翻譯為“與…相比”和“對於…”
例如,接受時間與管理世界是壹樣的,而災難與管理世界是不同的。(《荀田字論》)
當“他”和疑問代詞“誰”連用時,就形成了固定結構“誰和”,大致意思是“他……比誰(哪個)……”多。
比如城北我和徐紅梅是誰?(《戰國策·鄒忌諷刺王琦可教》)
有時候,在比較已有的結論時,“孰是孰非”有“哪裏可比”的修辭意義。
比如妳在大的天空中想壹想,哪個是事物的儲存?(《荀田字論》)
5.常用介詞及其用法(叮當)
學無止境。希望大家在介詞學習的道路上攜手並進,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