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初步統計,河北省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19165438座。在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河北有19座石窟寺和石刻。
日前,河北已出臺加強石窟寺搶救保護專項方案,計劃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全省石窟寺專項調查。
邯鄲響堂山石窟
歷經千年風霜磨礪的石窟寺,是古代東西方文明交融對話的重要場所,也是記錄和保存多元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這些隱藏在山間的洞穴,與風格各異的古寺古塔遙相呼應,顯與隱,相得益彰。它們不僅是珍貴的宗教和文化遺跡,也構成了壹道獨特的風景。
張家口桑幹河大峽谷隱藏的“空中石窟道觀群”
河北的石窟因時而異,姿態各異:北齊皇家石窟雄偉壯觀,隋唐石窟雍容華貴,宋遼金石窟世俗親切...
妳知道這些藏在河北大地上的藝術瑰寶嗎?
響堂山石窟,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始鑿於北齊,隋、唐、宋、明繼續鑿鑿。目前有16個洞窟,450多尊摩崖造像,5000多尊大小不壹的造像,以及大量的經書銘文。它是河北最大的洞穴群。
這些依山而建的石窟,是佛教、建築、雕塑、書法的寶庫,集合了北齊壹整個朝代的藝術精華。
北齊只存在了27年。這27年,很少有人能記得。然而,當我遊覽南北響堂山時,突然被那27年挖的石窟震撼了。
隋唐繼承了北魏豪放的風格,典雅浪漫,呈現出精致生動的特點。響堂山石窟是繼雲岡、龍門石窟之後的典型皇家石窟,在中國古代石窟藝術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中國石窟專家蘇白先生曾說:“中國石窟的縮影在向塘。”
(圖/李相如攝)
位於武安市石洞鄉青巖寺村東北的法華洞石窟,有壹尊“千手佛”,是北方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文物之壹。這尊佛像高1.2米,頭戴方冠,冠上雕有1尊佛,雕有44臂,各持壹器或兵器,坐於蓮花座上,腕上有環。雕刻非常精細,令人驚嘆。
洞內還有“五百羅漢造”,降龍羅漢、臥虎羅漢、念佛羅漢等浮雕500余尊。每壹個阿羅漢都持有佛珠、經書、器具、樂器等物品。
法華洞開鑿於北宋太平七年、興國七年(982年),明、清兩代重修延續。
石窟分左、中、右三窟,朝南,並排雕刻。現存遺跡除石窟外,還有明清碑刻4處,明代石柱2根。
(圖/峰峰礦區區委宣傳部)
水峪寺石窟位於峰峰礦區大社鎮寺後坡村西北,俗稱“瀟湘堂”。
洞內最值得看的是菩薩雕像,壹佛兩弟子。雖然頭部殘缺遺失,但身體部分保存完好,猩紅色的佛衣緊貼身體,飄逸飄逸,襯托出優美的身姿。
(圖/峰峰礦區區委宣傳部)
水峪寺石窟開鑿於北齊(550,577),隋、唐、宋繼續發掘。石窟2座,摩崖造像2尊,宋代經典建築2座,元代靈塔1,明代碑刻1。寺外東西山中間有壹個山洞。
石窟整體設計布局嚴謹,雕刻內容豐富。它是北齊最具代表性的中央方柱寶塔寺石窟,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圖/今日屏山微信官方賬號)
瑜伽山位於平山縣城西數十公裏處。山上的明覺寺僅存遺跡,瑜伽山摩崖造像已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建在懸崖上的摩崖造像中,最大的彌勒佛像高達9米。另外兩個摩崖造像,壹個在山門前的懸崖上,壹個在明覺寺遺址西側的懸崖上。兩座雕像嚴重受損。
據說旁邊還刻著壹尊觀音像,寫於熙寧五年,即公元1072年。只是雜草和茂盛的灌木在時間中生長,模糊了原本清晰的字跡。
(圖/河北日報資料圖)
在井陘縣天長鎮西部,晉冀交界的太行山腹地,有壹個古樸幽靜的村莊——小龍窩村。
村西的龍窩寺石窟建於北宋,後來因為某種原因遭到破壞,除了崖壁上的石窟。
石窟靠近307國道,高在山崖中間,離地幾米,至今仍有十余個石龕。有47尊浮雕佛像,姿態各異,形態逼真。其中壹位菩薩站在懸崖上,安詳優雅地坐著。石窟周圍散落著幾塊摩崖石刻,應該是歷代名人題寫的。可惜都被風雨風化了,字跡也不清晰。
這些石窟寺和摩崖造像散落在河北各地,很多都成了被遺忘的珍寶。
懷來皇帝山北魏石窟(圖片/新華社)
在懷來縣的大山深處,Xi人挖掘的洞穴留下了幾千年前人類活動的記錄。
在內丘縣張村,壹個普通的小村莊,卻隱藏著壹座價值連城的千佛閣。
在張家口市下花園區,壹個自北魏以來就矗立在這裏的石窟,見證了時間的寧靜和漫長的變化...
藏在河北的“冷門寶藏”——石窟寺
等妳壹個壹個打開
安排好妳明年的旅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