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歷史悠久的漳州方言

歷史悠久的漳州方言

語言是這個文明是否建立的標誌。雖然我們同在壹片土地上,說的是同壹種語言,但是歷史上我們受到了地理、信息、交通條件的影響,於是就出現了地方方言。漳州流行的方言大多是在漳州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漳州閩南話,唐朝陳元光率領的士兵大部分來自中原,在中原使用河洛話,也稱河洛話;所以早期鎮守閩粵的中原將士後代也自稱“河老”。他們進入福建後,大多居住在長江沿岸平原和福建沿海。

隨著眾多張凱兵後代遷離閩南,河洛話(即閩南話)成為中原南部的群體標誌——前期遷粵者,稱為河洛話或福佬話或閩方言;後來遷到臺灣省的稱為“閩南話”或“臺灣話”,流傳到東南亞和海外的稱為“唐人話”或福建話。追根溯源,無論是閩南話、河洛話、福佬話、臺語還是唐語,都和中原話、河洛話是壹脈相承的。

隨著閩南漳州移民的遷徙不斷向臺灣省和東南亞傳播,閩南話成為臺灣省和東南亞華人社會最重要的語言。都是說閩南話,大部分說的是接近漳州話的閩南話。他們至今仍保持著唐初漳州開埠以來代代相傳的河洛話,多以“河洛人”或“唐人”為榮。

2.潮汕方言在漳州的南靖、平和、詔安、東山等縣廣泛使用。

3.客家話。漳州南靖、平和、小蕓、詔安等縣有許多客家村鎮,受漳州方言影響,有數十萬客家人使用客家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