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面可以看出,紋狀體與隨意運動的穩定性、肌張力的維持和肢體姿勢的調整有關。此外,還與本體感受器的信息處理有關,即與無意識運動反射控制有關。根據臨床和病理觀察,紋狀體不同部位的損傷可產生肌張力的變化和壹系列的不自主運動。肌張力的變化可以是肌張力的增加或減少,也可以是變異性的增加或減少。不自主運動可以是舞蹈樣動作、手腳蠕動、異常肌肉緊張或震顫。這種不自主運動的特點是睡眠時消失,情緒激動時明顯。人們在臨床上將上述表現分為兩類:壹類主要表現為運動量減少,肌張力增加,如帕金森病;另壹類主要表現為肌張力低,運動過度,如舞蹈癥或手足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