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通過高級水平的口語測試,說明妳的英語應用能力很突出。口譯比六級高壹個檔次以上。關鍵是口譯特別實用,需要天賦和努力。如果妳有這樣的基礎,直接報二級翻譯應該問題不大。但是二級口譯和高口不太壹樣,因為高口只有壹個漢英翻譯和英漢翻譯,考查力度不夠,難度較低,應付二級CATTI明顯捉襟見肘。
至於詞匯書,不知道樓主現在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如果是這樣,我強烈建議妳背GRE詞匯精選,也就是俗稱的小紅書。也許妳會想,我不考GRE,為什麽還要背?但我以壹個有經驗的人的角度告訴妳,背GRE單詞絕對是我這輩子做過的為數不多的便宜事,幾乎讓我壹勞永逸,因為英語常用的詞匯其實不超過12000,甚至不超過10000。2009年詞匯量達到頂峰的時候,除了GRE紅寶書,我還抓了市面上各種GRE詞匯書。甚至包括世界論壇發布的GRE預測詞匯,包含了近2000個壹般詞典都找不到的生僻字。對於這樣的話,妳壹生中看到第二次的概率,並不比被閃電擊中兩次的概率大。我傻到背了那麽多單詞,詞匯量差不多15000多了。但後來發現,閱讀中至少有3000個單詞是不能碰的,包括看《國家地理》和《經濟學人》,甚至聽BBC。也就是說,只要妳的詞匯量達到65,438+00,000到65,438+02,000,閱讀英文原版書報基本上是各種各樣的。現在在看《經濟學人》,有時候找壹個不認識的字要花半天時間。遇到壹篇之前要看好幾篇。以上廢話的目的是告訴樓主字數壹定要夠大,因為妳拿的CATTI的二級翻譯文章都是直接從《紐約時報》之類摘錄的,和《經濟學人》是壹個級別的。兩個英漢翻譯的生詞量壹旦超過10,妳基本就跪下了。兩個英漢互譯,兩個漢英互譯都要三個小時,時間不算緊,但也絕不寬裕。考過的都總結了壹下。考試的時候查字典10次以上,就查不完了。要想把生詞量控制在10以內,就要擴大詞匯量。不要小看它!
如果妳時間特別緊,沒時間背GRE單詞,不妨背壹下專八的詞匯。專八的詞匯量比GRE少很多,我覺得缺失的部分就是我之前說的那些,妳這輩子第二次看到的概率也不比被雷劈兩次大。專八的詞匯量比較實用。如果背的好,詞匯量儲備肯定破10000,足以應付CATTI二級。
關於翻譯理論書籍,建議樓主買壹些經典書籍系統學習。我個人強烈推薦馮清華和陳克方的《漢英翻譯基礎教程》和默裏的《漢英翻譯基礎教程》。以前有張培基和莊壹川的翻譯課。這些都是經過多年實踐檢驗,被大家廣泛認可和推薦的經典教材。雖然有人抱怨內容太老,但其實我覺得翻譯這個東西的基本理論和技巧就這麽多。只要英語的語法結構和主流詞匯語義沒有發生質的變化,這些理論和技巧就永遠有用。至於房奴、啃老族、潛規則、奇偶數等流行詞匯,其實只要稍微整理壹下,背幾個例句就夠了,更不用說什麽技術含量了。我始終相信,對於翻譯來說,紮實的基礎才是王道!特別是馮清華的《漢英翻譯基礎教程》介紹了各種翻譯方法,包括加詞、及物翻譯等。其實有時候在迷茫犯錯的時候也可以翻譯這些東西,但是總覺得信心不足。但是學習了系統的翻譯理論之後,以後的方向和目的會非常明確,不確定性會大大降低。
關於翻譯的練習,市面上其實有很多可供練習的資料,可謂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但也讓人無所適從。現在大家比較認同的方法就是找壹個名著翻譯,翻完之後和原著對比,找到自己和大師的差距。我最推薦的,也是我看到的論壇上專家們普遍稱贊的,是中國翻譯大師張培基的英文翻譯系列散文。現在好像已經到第四集了,每集都有50多篇中國現代經典散文的英譯本。我翻譯過其中的壹些,比如《野草》、《難國運與英雄國民》、《荷塘月色》等等,和大師的譯文做了對比。真的感覺天翻地覆,受到了重創。但通過這樣反復的折磨和重生,感覺頗有點像賽亞人從死亡邊緣掙紮出來,實力大增。這些譯作是壹代人大聲集合壹生心血的傑作,可謂是戰略要地,奇珍異寶。希望樓主好好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
不知不覺已經打了2000字了,但感覺好像還沒說什麽。因為我覺得翻譯不能壹概而論,只能壹句壹句的來對待,但是顯然這樣回答問題只能從宏觀的角度來把握。
如果有需要,樓主可以繼續提問,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