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站在副板上唱歌,有的人用大三弦和四胡伴奏。天津時調源於明清小曲,形成於清末民初,流行於天津市。它的曲調非常豐富,有許多天津本地民歌和從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調,如流行於天津的背山調、鴛鴦調、大足子,也有壹些從外地流出但在天津本土化的民歌,如拉哈調、秦樓悲秋、恐五表、後媽打孩子、叉牢、對花等。
天津時調是清末出現在天津的壹種民間藝術,起源於全國各地的民歌。它起源於明清以來的時調,在許多地區與民間曲調密切相關。當時的天津是水陸碼頭,五地雜處,人口遍布全國。它主要在船夫、搬運工、工匠和人力車夫中傳唱,並吸收了各種民歌。後來逐漸發展成壹種形態,由女演員演唱,最早流行於妓院,最後開始登臺演出。天津時調包括慢板和號牌。慢板是主要唱段,字數少,唱段悠揚曲折,雄渾奔放,適合抒情。數板,半說半唱,主要是用來敘述和解釋故事的。壹般妳先用慢板開始唱,然後插幾板,再唱慢板。音域很廣,伴奏樂器有三弦和胡俟。後來又加了笙和琵琶。用天津口音演唱,現代表演逐漸轉向普通話。除了《幺婆》等少數對唱節目外,天津話的時間曲調多為獨唱,伴奏樂器為大三弦、胡俟、介子班。其口音有“靠山調”、“老元陽調”、“新元陽調”、“拉哈調”、“落五季調”等。還有其他地方的小調,如《探清水河》、《怕五表》、《下棋》等。天津的歌詞以七句為主,長短句交替;有慢板、中板、26板和接近曲數的“垛板”,如《背調》中的“大數”。它的聲音和語調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
天津時間調的傳統曲調反映了天津人的生活方式。其中有歡快的踢毽子和放風箏。也有傷心的單身漢為妻子哭泣,繼母毆打孩子,以及相當多的秦樓為秋天悲傷,這些都反映了妓女的悲慘遭遇。起初只是人們勞動後的歌唱活動。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就有了專業歌手,他們有的在地攤、茶棚裏唱歌,經常會唱壹些反映時事的曲目,比如《民國六年水災》、《直鬥》。表演京韻大鼓的女演員趙寶翠是第壹個登臺表演的,隨後出場的有高、秦翠紅、趙、姜二順等著名演員。新中國成立後,天津演員與弦樂器演奏家齊等人壹起,對《背山調》進行了藝術創新,豐富了演唱的旋律,增加了笙、揚琴等伴奏樂器,並命名為天津石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著名演員王玉寶與弦樂作曲作詞人合作,堅持改革,將天津現行調推向了壹個新的歷史階段。天津石調伴奏樂器本來是大三弦,後來又增加了四胡、笛子、揚琴、低胡、大阮等。曲目都是小段子。
王玉寶是當今曲調改革中成就和貢獻最突出的演員。解放初,她曾在小梨園、大眾曲藝社(玉壺春)、樂言園演出,與白雲鵬、小蔡屋、花五寶、郭榮啟等著名演員同臺演出。1950加入紅楓曲藝社,1952加入盛群曲藝社。她在唱傳統歌曲的同時,努力排練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歌,比如《雨後的花》、《翻身的惡》、《紅旗》。1953年,天津廣播曲藝團成立,她成為團裏第壹個當代歌手。她參加了當年的當代歌曲改革創新,在相關人員的協助下,成功演唱了創新歌曲《落西瓜》。此後她不斷上演新歌,以精湛的唱功為新聲增添光彩。30多年來,她先後上演了《破西瓜》、《思考》、《自信談》、《出謀劃策》、《做寒衣》、《穿小河》、《毛主席來我們農場》、《為女民兵題詞》、《看煙花》、《心連心》、《糊燈籠》、《紅巖頌》等劇目。其中不少作品成為她的傑出代表作品,如《軍民魚水》、《歌唱在我心中飛向太陽》、《毛主席來到我們農場》、《夢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