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願堅(1929 —1991年)當代作家,山東象州鎮象州人。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解放軍藝術學院藝術系(作家班)主任。1944年7月,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在部隊當過宣傳員、藝術團成員、報社編輯、記者。1945,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解放軍文藝編輯。同年開始發表《黨費》、《谷物的故事》等短篇小說。1956至1966,參與編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回憶錄選集,為“解放軍三十年隨筆”。他有機會系統地學習黨和軍隊的歷史,接觸更多的老壹輩革命家,使他的創作題材更加豐富,文筆更加精煉。先後撰寫了《七配》、《三路》、《支隊政委》等十余篇短篇小說。王願堅壹直致力於小說創作。1974年,他與陳祝國合寫了第壹部劇本《閃閃的紅星》,塑造了壹個在中國* * *產黨與國民黨激烈鬥爭的20世紀30年代,渴望參加革命的紅孩兒潘冬子等人的形象。深刻刻畫孩子內心,幾個孩子性格鮮明,各具特色,人物語言生動可愛。形象真實,親切,難忘。該劇結構嚴謹,結構嚴謹,富有戲劇性。1976繼續發表路標、腳印等短篇小說10。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包括:《谷物的故事》、《後代》、《普通勞動者》和《王願堅小說選》。1978擔任八壹電影制片廠編劇兼文學部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與美術系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他的優秀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向全世界發行。傳記已收錄中國名人詞典和英國世界名人錄中文名:國籍:中國國籍:韓出生日期:1929去世日期:1991職業:解放軍藝術學院文藝系主任代表作:《四渡赤水》(上、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閃閃的紅星》。在作者的其他作品中,王願堅的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和《支隊政委》描寫了革命老區人民的鬥爭。《七配》、《三邊》、《抓隊》歌頌了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的英雄事跡。普通工人、媽媽和休息塑造了老壹輩革命家的形象。其他包括《早晨》、《旅程》和改編的電影和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近年來的新作有《足跡》、《標準》、《草》、《宋》等短篇小說,其中《足跡》獲《人民文學》雜誌1978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黨費》,多次入選中學語文教材,影響深遠。
現《七配》已選入上海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下半學期第三單元,編號10。
《照明》已被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選入《中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六年級實驗教材第二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