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關於辛棄疾兩首詞的壹些問題,水龍吟第壹部的景物描寫營造了怎樣的意境?下壹部電影中的三個典故是什麽意思?

關於辛棄疾兩首詞的壹些問題,水龍吟第壹部的景物描寫營造了怎樣的意境?下壹部電影中的三個典故是什麽意思?

第壹部片頭以壹望無際的楚天和滾滾長江為背景,境界之廣,引發家國之恨和下鄉之思。在“夕陽塔”下面,詩人像壹只孤獨的鵝,像壹把被遺棄的寶刀,難以抑制胸中的壓抑。

接下來的影片用了三個典故來贊美和批判四個歷史人物,從而表達了他以天下為己任的誌向。

1,典故1:

“不要說棲木那麽差,西風和季鷹都沒有回來。”這裏有壹個關於晉代漢人張的典故。深秋,連大雁都知道自己要飛回故地,何況他,壹個漂泊在江南的遊子。但是他的家鄉還是在金人的統治下,只是南宋的朝廷偏了。對他來說,回到家鄉很容易。

2、典故二:

“問田問家,怕妳要羞見,柳浪有才”也是典故。這個二樓的大意是,既不是回鄉吃鱸魚的張,也不是討要土地和家園的。

3.典故三:

“可惜歲月飛逝,風雨悲天,樹依舊如此”和“樹依舊如此”也有壹個典故,說明樹已經長得這麽高了,人怎麽能不老呢?這三個字的意思是:此時,我心裏真的很想念我的家鄉,卻又忍不住貪圖張寒、許儀那樣的安逸,今天又失望又擔憂。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辛棄疾23歲從南方歸來,壹直不被重視。26歲上《美琴十論》,提出抗金策略,未被采納。宋孝宗惜春元年(1174),辛棄疾被任命為東安府參事官。此時作者已經回南方八九年了,但壹直遊手好閑,做了小官。有壹次,他登上建康宴亭,百感交集地看著祖國的山山水水。

辛棄疾感嘆自己躊躇滿誌,老板壹事無成,於是寫了壹首詩《水龍隱》。據說此詞是辛棄疾在孝宗道四到六年間(1168-1170)在建康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