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電視新聞串詞的作用
(1)電視新聞串詞最顯著的作用是將兩個內容獨立、互不相關的新聞條目“強行”連接起來,使新聞在播出時呈現出壹種有序、相互聯系、相互關聯的功能,使觀眾從聽覺上感受不到內容的巨大飛躍或跳躍,在觀看時形成壹種循序漸進、邏輯嚴密的思維態勢。電視新聞的相聲改變了長期以來電視新聞編排中關聯性不大的播出形式,使電視新聞的播出形成了壹個有機的整體。有限的字數,在有限的時間內闡明了媒體的觀點,總結了上壹條新聞的‘要點’,帶出下壹條新聞。
(二)評論上壹條新聞,觀點鮮明。
新聞報道的最終目的是用正確的觀點引導輿論,而對新聞做出正確的評價是引導輿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同時也是提高電視公信力的有效手段。電視新聞報道,尤其是民生新聞播報,多與百姓身邊的事有關,包括道德、法律、習俗、觀念的新聞,涉及到是非問題。如果在新聞聯播中附加短評,對於表明媒體立場、引導輿論、幫助人民群眾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樹立新聞欄目的特色,展示節目的魅力
新聞節目的播出不僅嚴肅,而且生動活潑,富有啟發和教育意義。“人格魅力是廣播電視節目取得良好傳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節目主持人藝術生命力的體現。”在電視新聞播出的過程中,只有新聞串詞才是主持人發揮個人魅力、展現藝術特色的唯壹過程。主持人要抓住這個機會,把自己的特色和個性融入到新聞聯播中,打造出親切、自然、獨特的欄目特色,形成品牌,受人歡迎。
從以上對電視新聞串詞的影響來看,不難看出電視新聞串詞有以下明顯的特點。
首先,電視新聞串詞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必須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觀點鮮明。作為“過渡句”,必須用來修飾新聞聯播的主體,所以壹定要短小精悍,既能承接和概括上壹條新聞,又能引出下壹條新聞,讓聽眾不容易感到突兀或硬扯。
其次,電視新聞連續劇使用的句子必須是觀眾認可的“諺語”,在群眾中有壹定的認可度。要“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就要用壹定的權威的、公認的句子,同時還要優雅、通俗,合理,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要朝夕出門,行萬裏路”等等。
再次,電視新聞串詞種類繁多,句子簡單卻富有哲理,啟迪人心,同時要壹針見血,指出事件本質。主持人使用的電視相聲幽默風趣,充滿真情實感,能壹針見血地揭示事件本質,讓人目瞪口呆,回味無窮,真實反映主持人或編輯的新聞播報或剪輯水平。
二、電視新聞串詞的寫作技巧
從上面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知道新聞串詞的功能和特點。根據新聞串詞的特點和作用,可以總結出壹些新聞串詞的寫作技巧。
首先要對所有播出的新聞內容有壹個大概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尤其是播出前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新聞內容,找出它們之間直接或間接的相關特征,從而形成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
其次,電視新聞連續劇的寫作要秉承簡潔、幽默、壹針見血、富有啟發性的理念,用最少的文字傳達最豐富的內容,在節目允許的時間內擴大新聞播出的效果。
再次,電視新聞系列節目作為語言廣播節目的用詞,應選擇口語化的用詞,盡量少用或不用書面語。電視新聞是壹種“說”給觀眾聽的語言類節目。人們很容易在不知道意思的情況下聽書面的或生僻字,或者聽完後還在思考單詞的意思時,就會漏掉下面的內容。同時,文言文、專業術語等必須經過編輯加工,形成口語化、通俗易懂的文字後才能使用。
總之,電視新聞串詞的表現形式豐富多樣,但電視新聞串詞的主要功能是承上啟下。同時,電視新聞相聲作為新聞播報中重要的“過渡”語言,占用的時間和內容都非常少。如何在有限的字數和時間內發揮相聲的魅力,使之成為新聞播音主持人的播音藝術特色之壹,不僅需要主持人提高對新聞播音內容的理解,還需要編輯在撰寫新聞相聲時因地制宜,因事而異,隨時隨地把握輿論引導的主旋律,確立欄目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