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壹,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立冬至日後的第108天。這是祭祖掃墓的日子。
節氣的含義
清明節氣點:鬥指乙;太陽歷為15;陽歷4月4-6日。“二十四節氣”最初是由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方向決定的。桶把手從“陰”位置開始,然後順時針旋轉。當鬥柄指向“乙位”時,正是清明之氣。
從漢代到清初,以“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將冬季至日到次年冬季至日之間的時間段劃分為24段(每段為15天),以冬季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清明節齊是從的冬天算起,也就是入冬後的第105天。
現在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300多年前締結的“定氣法”(從1645開始沿用),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的。當太陽歷達到15時,就是清明節的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