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綠草、綠葉和五顏六色的花朵像集市壹樣聚集在壹起,形成了壹個耀眼的春天。

綠草、綠葉和五顏六色的花朵像集市壹樣聚集在壹起,形成了壹個耀眼的春天。

1.在《語文教學參考書》第41頁上,對“去市場”的解釋是這樣的:“這是指人們在市場上買賣東西,用在本文中是指春天來了,花草都長得像約好了壹樣。”這可以理解為隱喻嗎?

2.小學語文教師2010第三期,61頁,淩毅老師的回答:關於是否是比喻句的爭論。現簡要概括如下:

很多老師對有些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有爭議。這些句子是:1。我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2.我覺得像油炸壹樣難過。我想吃蜂蜜。就像把鉛倒進妳的腿裏。5.眼裏好像摻了沙子。6.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笨得像頭豬。8.綠草、綠葉和五顏六色的花朵像集市壹樣聚集在壹起。

《漢語語法修辭詞典》說,構成壹個比喻句有三個基本要素,即本體、喻體和比喻詞。在上面的八句話中,有的本體不“出現”,有的本體或喻體不是“物”,有的本體和喻體沒有“相似點”。因此,它們不是比喻句。

有的老師認為是比喻句,理由是本體是客觀存在的,字面上沒有什麽可以彌補的。比如1句中的“心”,就是“心裏復雜的滋味”;第二句中的“心”是“心裏難過的感覺”……第五句中的“眼”是“眼裏難過的感覺”……第七句中的“傻”是“傻的樣子”;第八句可以理解為:把草、葉、花聚集的場景比作人去集市的場景。有了這樣的補充,原來不是字面上的“物”的東西都成了物,本體和喻體都編號了,這是壹個比喻句。

淩毅老師不贊成補本體的做法。他說,如果妳這樣編,他那樣編,還有別的方式編,那麽構成明喻的重要理論就失去了權威性和指導意義。況且,像1-8這樣的句子,在很多修辭學家的修辭學專著中都沒有找到,這絕不是巧合。而且這些句子的重點不在隱喻,1和3句重在通感,2句重在誇張,4、5、6、7句重在對比(非修辭),8句重在擬人。

基於此,最後壹句是擬人化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