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生,原籍中國浙江。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
1982年,定居紐約。
散文集
瓊美卡隨想錄
散文壹集
即興判斷
素履之往
馬拉格計畫
魚麗之宴
同情中斷錄
幾年前讀李敖的《上山上山愛》,驚嘆於李敖對中國歷史典故的熟稔。在《上山上山愛》十幾萬字的篇幅中,李敖通過壹個老男人給壹個小女人講故事的方法,進行了壹場歷史典故的展銷。有個詞叫作“掉書袋”,很可以用來形容李敖的寫作,而李敖的掉書袋無疑是張狂式的,有著賣玩的痕跡。
今年廣西師大
出版社出了壹本叫作《哥倫比亞的倒影》的散文集,作者木心少為人知,但他的學生陳丹青卻已名聲在外,去年的《退步集》很是風光壹把,而他對老師的推崇,再加上老陳村的喲喝,不由不讓人把手伸到那本赭色封面上印著“哥倫比亞的倒影”的圖書上去,於是,閱讀就此開始。
於是,也便想起李敖。因為在木心的這本散文集中,也可以看到“掉書袋”的本領。但相比李敖張狂式的“掉書袋”的賣弄,木心則是含蘊的。就以《哥倫比亞的倒影》這篇散文為例,木心談得是午後的壹次散步,通過散步過程中看到的情形,從而引起對歷史、對人物、對世事的感觸。木心的散步是優悠的,當他的左腿邁出古代的步伐時,右腳則踩著今天的鼓點;當他的左腿呈現出的是西方的姿態時,他的右腳則采著東方的足跡。但妳絲毫看不出木心走路有什麽不順暢之處。他左右不協調?壹腳高壹腳低?不,壹點沒有。相反,似乎他就是應該那樣散步的,那樣的散步才叫真正的散步,才是美妙的散步,優悠的散步,讓人羨慕甚至嫉妒的散步。所以這時候再想到李敖的“來,我講個故事給妳聽,從前……”就顯得差了壹個境界。
但是,李敖的講故事的方式,卻是可以讓人看得懂的,李敖擔任的是小學生的老師,他的“掉書袋”的方法笨拙但讀起來輕松。而木心,似乎只想給同層次的人傳達壹同散步的邀請,他表面走的極其悠閑,但作為讀者的我們,想跟上他的步伐,卻要加上十分的努力。當我壹手拿著《哥倫比亞的倒影》,壹手拿著詞典不停的為某個字或詞的意思費力查閱的時候,閱讀成了壹件勞累事,沒有美感,體味到不到悠閑的意味,甚至強健身體的作用也感覺了了。閱讀的困難如塊塊攔路的石頭,必須壹壹搬起,才能讓散步進行下去。所以,《哥倫比亞的倒影》的第壹遍閱讀,是沈重的,凝塞的,緩慢的。
但假如妳讀過壹遍就想放下了,那其實妳只是做了壹次開路工,只是做了埋頭幹活的事,而從沒想到擡起頭來會看到的美麗風景。妳必須進行第二次的閱讀。這壹次,妳將體味到散步的美妙之處。想壹想,妳擡頭看到天上雲舒雲卷,俯首看到池中錦鱗溯遊,耳畔輕風淺唱,胸無半點雜塵,這是怎樣的壹種境界!又是怎樣的壹種享受!而且,假如妳願意,木心還可以領著妳在東方西方、古代今代、童年壯年老年的蹊徑之間,任意的穿梭。他可以帶妳去莫幹山賞《竹秀》,到《空房》讀情書,坐在曼哈頓街頭聽《林肯中心的鼓聲》,他剛引薦妳認識“竹林七賢”壹起《論美貌》,壹轉身又把妳推到《帶根的流浪人》米蘭?昆德拉面前***同奏響《兩個朔拿梯那》……妳會感嘆,木心認識的人真多啊,知道的事真多啊,他將這些人和事揉合壹起緩緩道來的本領真高啊!而且木心是那樣的體帖人,假如妳跟他散步散累了,他會友善的對妳說——《明天不散步了》。
《哥倫比亞的倒影》這本散文集分上下兩輯,上輯是諸篇散文的結輯,是真正的“散文”。下輯則用《上海賦》的總名,對上海的歷史、人情、風物、民俗進行了描摹。上輯像空山新雨,下輯如雨沐青山。木心融“中國風骨”與“世界觀念”與壹爐,鍛造出了別具壹格的散文珍品。陳丹青在二十年前就已說過,對於木心的全面評價,遠在將來。這句話用在現在,依然壹點不為過。木心這種藝術上的獨特創設,所保持的發展態勢,將使他和他的作品,得到越來越大的全面評價。
《哥倫比亞的倒影》/木心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版/定價:22元
木心,本名孫璞。1927年生,浙江桐鄉烏鎮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畢業,曾任杭州繪畫研究社社長、上海市工藝美術中心總設計師、上海市工藝美術協會秘書長、《美化生活》期刊主編、交通大學美學理論教授。1982年移居紐約,從事美術及文學創作。
主要著作:
散文集:瓊美卡隨想錄、散文壹集、即興判斷、素履之往、馬拉格計畫、魚麗之宴、同情中斷錄。
詩集:西班牙三棵樹、巴瓏、我紛紛的情欲、會吾中。小說集:溫莎墓園、The Windsor Cemetery Diary
在我們的文學視野中怎樣看待木心
木心先生在內地出版的第壹本散文集《哥倫比亞的倒影》,終於面世。這是我二十多年的心願,今天,我的心願實現了。
1982年,我與木心先生在紐約結識,從此成為他的學生。24年來,我目睹先生持續書寫大量散文、小說、詩、雜論;90年代初,我與其他朋友聽取先生開講《世界文學史》課程,歷時長達五年。課程結束後暢談感想,我說:我可以想象不出國,但無法想象出國之後我不曾結識木心先生。
今天我在這裏向諸位介紹先生與他的文學,仍然像20多年前我初識先生時那樣,感到困難。這種困難是:在我們的文學視野中應該怎樣看待木心先生?他在五四以來的新文學、乃至更大範圍的文化景觀中是怎樣壹種位置?這種位置,對我們,對文學,意味著什麽?
80年代初,新時期文學剛剛萌芽,世界文學剛剛介紹進來,中外經典文學的記憶剛剛開始艱難地恢復,總之,我們剛剛從漫長的文學休克期蘇醒過來——今天,中國文學已經換了幾乎三代人,出版盛況空前未有;所以有理由說:我們已經了解什麽是文學,過去50多年、過去近百年,乃至更古早的經典中國文學,都在被我們廣泛閱讀、評價、研究,在我們的文學版圖上,大大小小的星座已經各得其位。雖然,文學在今日中國的命運是大家持續議論的話題,但大家都會同意,和30年前相比,我們告別了文學的無知年代。
但在這樣壹個大背景中,木心先生的名字不在其間。我相信在這幾天之前的數十年內,除了可數的內地作家聽說過他,絕大多數文學讀者不知道這個名字,更沒有閱讀過他的書。在中國當代文學的時間表上,木心先生不屬於其中任何壹個階段,在空間上,他密集寫作與出版的地點都不在本土。總之,在他的祖國,他之所以未被淹沒,是因為他尚未被認知。
這就是我的敘述的困難:木心先生與我們同在壹個時代,但是他出現得太遲了,我應該怎樣介紹他?
木心先生不是壹位“新作家”。他的寫作生涯超過60年,早期作品全部散失,但80年代再度寫作後,臺灣為他出版了多達十余種文集。他的部分散文與小說被翻譯成英語,成為美國大學文學史課程範本讀物,並作為唯壹的中國作家,與福克納、海明威作品編在同壹教材中;在哈佛與耶魯這些名校教授主辦的《文學無國界》網站,木心先生擁有許多忠實的讀者。
但木心先生也不是所謂“老作家”,雖然他今年將屆79歲高齡。70年代末迄今,我們目擊了被長期遺忘的“老作家”如何在中國陸續“出土”的過程,這份名單包括周作人、徐誌摩、沈從文、錢鍾書、張愛玲、汪曾祺、廢名……乃至辜鴻銘、陳寅恪、梁漱溟、錢穆等等。木心先生不屬於這份名單。他在海外獲得遲來的聲譽是在上世紀80年代,而他被內地讀者認識、閱讀的過程,今天才剛剛開始。
因此,以我的孤陋寡聞,迄今為止在我們視野所及的中文寫作及外語寫作的華裔作者中——我暫時找不出另壹位文學家具有像木心先生同樣的命運。我這樣說,不是在陳述木心先生的重要性,而是唯壹性,而這唯壹性,即暗示著木心先生的重要性。
敏銳的人士在80年代開始“發現”這位“文學魯賓遜”:就我所知,阿城、何立偉、陳子善及巴金先生的女兒最早在內地傳說木心先生;第壹位將他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電腦,於新世紀發布在網站上的,是上海作家陳村。他讀到《上海賦》,“如遭雷擊”,乃為文宣告說:“不告訴讀書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對美好中文的褻瀆。”他指出:“企圖中文寫作的人,早點讀到木心,會對自己有個度量。”因為:“木心是中文寫作的標高。”
最近幾年,網絡讀者,尤其是年輕壹輩開始期待木心先生的登場,上海青年作家尹慶壹與王淑瑾夫婦是其中之壹。這些讀者僅從極有限的轉載文字,便意識到他的唯壹性與重要性。
不是我們閱讀木心,而是他在閱讀我們
現在大家終於能夠閱讀木心先生的書。但我們仍然有可能遭遇困難。為什麽?因為我們幾代人已經被深深包圍並浸透在我們的閱讀經驗之中。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我們經常談論壹件作品,但很少反省自己的閱讀——初讀木心先生,驚異、贊美者有之,不習慣、不懂得而茫然漠然者也有之。我鬥膽以簡略的方式陳述這種閱讀經驗,那就是:當我們打開木心先生的書,很可能不是我們閱讀木心,而是他在閱讀我們。
木心先生在閱讀什麽呢?閱讀我們的“閱讀經驗”。
什麽是我們的“閱讀經驗”?這是壹個復雜的話題。我曾在訪談中說過幾句粗暴的、涉嫌冒犯眾人(也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話,我的意思是說:當代文學家,甚至六七十歲的作者,妳看不到他們的語言和漢語傳統有多少關系。絕大部分作者壹開口,壹下筆,全是1949年以後的白話文,1979年以後的文藝腔——如果情形果然如此,那麽,這就是我們幾代人的書寫習慣與閱讀經驗。
有學者曾經將我們的文化概括為四種傳統。壹是由清代上溯先秦的文化傳統,二是五四傳統,三是延安傳統,四是文化大革命傳統。假如我們承認“閱讀習慣”也意味著“傳統”的話,那麽,我還要加上壹個傳統,即近20多年以來的種種話語、文本所形成的閱讀習慣——這五項傳統的順序並非平行並置,任由我們選擇,而是在近百年來以壹項傳統逐漸顛覆、吃掉上壹項傳統的過程。逆向的回歸有沒有可能呢?這就是近年所謂“國學教育問題”被爭論不休的緣故,因為,在抵達所謂“國學”之前,我們先得跨越好幾道不可能跨越的“新”傳統。
因此,今天我們可能會承認:古典傳統、五四傳統,在我們整整兩三代人的知識狀況與閱讀習慣中,已經失傳,很難奏效了;第三項,尤其是第四第五項傳統,則全方位的構成了我們的話語、書寫、閱讀、思維與批評的習慣。
我們應該記得,當20多年前大家忽然發現中國曾經有過譬如沈從文張愛玲這樣的作家,我們驚異的是什麽呢?正是另壹種我們所不熟悉的閱讀經驗。這種被長期中斷、遺忘的陌生經驗立即征服並動搖了我們的閱讀經驗——這種征服動搖的過程還得加上80年代西方新文學帶給我們的新經驗(譬如昆德拉、博爾赫斯、魔幻現實主義等等)——大家想想看,近30年來如果我們的寫作實踐與文學觀發生了變化,正是起於閱讀經驗的變化。
如何定義木心的文學歸屬
但我立即要申明木心先生的“唯壹性”。諸位讀了他的書就會發現:將木心先生與以上任何壹位曾經被淹沒的“老作家”相比擬,都不可比,都不恰當。在他身上沒有斷層,上述五項傳統先後吞噬的問題完全不存在。我們如果將周氏兄弟定義在五四時代,將沈從文張愛玲定義在三四十年代,將建國後的著名作家分別歸入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然後據此規範他們的文學觀、時代性與寫作立場,相信不會遭遇太大的異議。可是我們如何定義木心先生的文學歸屬?
木心先生開始寫作,是在四五十年代,恢復密集寫作,是在八九十年代;橫向比較,同時期國內的文學寫作無論從哪壹面向看,均與他不在壹個時間的緯度——這本散文集的首篇《九月初九》,寫在1985年左右,可是在文字上給我們“五四”的、“老派”的、非常“中國”的錯覺,而以嘆自然而審視歷史、在域外而回望家國,在五四時期並沒有人取用這樣的角度與寫法。再看《明天不散步了》和《哥倫比亞的倒影》,用粗俗的話說,則顯得異常“洋派”、“新派”而“現代”,我不知道從五四壹代直到我們,可曾出現過類似的篇章?至於《上海賦》,我想,凡是讀過的朋友都會承認,不但上海不曾被這樣寫過,更重要的是,我們遭遇了壹種異常豐沛而嫻熟、但全然陌生的文體,這文體好像早就存在,可是誰曾在我們的寫作生態中見過這樣的文學“物種”?
20多年前當我初讀木心先生的文字,我的錯覺就是將他與五四那代人相並置,但隨即我就發現,即便是周氏兄弟所建構的文學領域和寫作境界,也被木心先生大幅度超越——既矛盾又真實的是,木心先生可能是我們時代極少的完整銜接古典漢語傳統與五四傳統的文學作者,同時,在五四壹代以及40年代作者群中,我們無法找到與木心先生相近似的書寫者——此所以我稱木心先生是壹個大異數,是壹位五四文化的“遺腹子”,他與後來的傳統的關系,是彼此遺棄的關系。阿城為此說過壹句意味深長的話,他說:木心先生其實是在為五四文學那代人“背過”。
我猜,這就是為什麽今天的讀者驟然遭遇木心先生的文學、文字、文句、文體,都會極度好奇:他是誰?怎麽會有這樣壹位作家?我們的困惑猶如發現“文學不明飛行物”:為什麽他從來不曾出現在我們的文學視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