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玉琮
類別:玉器
年代:西周
文物原屬:河南省三門峽虢國墓地陪葬品
收藏地點:20世紀後半葉出土於河南省三門峽虢國墓地,現藏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
尺寸:通高2.6厘米,射徑3厘米。
簡介:白玉,玉質溫潤,部分受沁呈紅色。體矮小,內圓外方,上下兩端有短射,通體素面。 玉琮,後世又稱“輞頭”。其用途,壹向以為就是“以黃琮禮地”的禮器。但自從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後,這種戰國秦漢間經師們的附會就不足為憑了,有的學者根據其造型和紋飾特征,推測其為巫師通天地敬鬼神的壹種法器,帶有強烈的原始巫術色彩。其具體使用方法還有待考證。玉琮在商周還常見,在戰國兩漢以後,就很少見了。其用途也被納入儒家的禮儀系統中,成為禮器或葬器。
值得註意的是,在四面直槽內上下各刻壹神人獸面復合圖像,***8個。單個圖像高約3厘米,寬約4厘米,用線浮雕結合細線刻雕琢成。圖案主體的神人,臉面呈倒梯形,眼為重圈,兩側有小三角形眼角,寬鼻以弧線勾出鼻翼,闊嘴用壹條長橫線、7條短線刻出兩排16個牙齒。頭飾內層為帽,刻8組卷雲紋,外層羽冠,刻22組邊緣雙線,中間單線組成的放射狀羽飾。臉與冠淺浮雕而成。神人上肢聳肩平臂,手及腰部、下肢屈曲,三爪如鳥。四肢密布卷雲、弧線、橫豎直線作成的紋飾。胸腹部淺浮雕獸面紋,有橢圓形凸面眼瞼和橋形額部。在玉琮的角尺形凸面上,以轉角為中軸展開,每兩節還琢刻了簡化的神人獸面紋,四角相同,左右對稱,***8組。與豎槽內的紋飾相比,這壹人獸組合保留了基本構圖,省去了神人的四肢,冠作了變形,面部簡化,在獸面兩側增加了壹對誇張的鳥紋。以轉角為中軸展開的簡化人獸組合紋是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征。 新石器時代發現較多的良渚玉琮,玉材為產於江浙壹帶的透閃石質玉石,質地不純,以青色居多,部分黃色,土浸後呈霧狀乳白色。除少數作圓筒狀外,多制成規整的內圓外方形。琮體切割規整,中孔為管鉆對穿而成,中接處常留有兩層。玉琮的形體大小高低不壹,壹般早期矮,晚期高。琮身均飾有獸面紋,紋飾以四角線為中心,分成四組,隨琮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紋飾分數組飾於琮上。部分玉琮在主體獸面紋外,用細陰紋刻細“神人”圖形和雲雷紋,陰線用利石刻劃而成,線條堅挺。浙江杭州反山遺址出土的神獸紋玉琮為現今所見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稱為琮王。
宋以後出現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飾當時流行的紋飾。明末至清代的偽古玉,以仿商周素面矮體玉琮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時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習慣的不同,偽品多數顯得圓滑有余而古意不足,熟舊的程度更難做得逼真。 “琮”始見於《周禮》等古籍。其形以《周禮·考工記·玉人》所釋:“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白虎通·文質篇》曰:“圓中牙身玄外曰琮”。鄭玄補註《周禮》時說:“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鍇釋琮時講:“狀若八角而中圓”。後因後人難辨琮狀的實體,以致南宋時稱為“鎮圭”。至清乾隆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以“琮,瑞玉,大八寸,似車釭?”的說法為據。
經考證,玉琮距今4000至5000年,其功能與意義有:
壹祭祀用的大禮器之壹,它與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稱為“六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壹,《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玉琮成為統治階級祭祀蒼茫大地的禮器,也是巫師通神的法器。
玉琮的造型是內圓(孔)外方,似是印證“璧圓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巫師也常用劣質的玉琮、石琮,或被燒過的玉琮,來鎮墓壓邪、斂屍防腐、避兇驅鬼。
二、玉琮也是權勢和財富的象征。玉琮於墓葬中出土時有如下特征:墓葬規格高,規模大,隨葬品較豐富;墓主人多為男性;琮常於壁伴出,壹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現象。
種種現象說明琮式與原始宗教及祭祀禮儀密切相關,它的主人必屬部族酋長,大祭司巫師之上層人物, 從發掘現場可以看到,墓主身份越顯赫,殉葬品中的琮、璧就越多,似乎要顯示生前的壹切,用於隨葬恰好說明墓主原有身份,及其在各部落中享用財富與權勢的程度,也代表良渚文化時期的壹種葬制。
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至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玉琮在江浙壹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的石峽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