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漢沽的光輝歷史

漢沽的光輝歷史

漢沽是壹座鹽漁文化濃郁的濱海城市,靠大海煮鹽、捕撈魚蟹得到繁衍發展。

早在東漢時期(距今已有1800年)已有煮鹽竈戶居住,漢沽歷史沿革變遷頻繁,唐代為雍奴、武清轄地。

遼時,國號契丹(916-1125年)時屬香河,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入寶坻。

清雍正九年(1731年)屬寧河。

1949年3月1日析寧河置漢沽特別區。

因境內有漢沽莊而得名。

漢沽由來——古代漢沽莊北有壹條運鹽小河<今稱二道溝>得小鹽河莊之名。

金、元時稱韓沽莊。

後又以薊運河每曲為壹沽,此地又以漢代始有人居住,故得漢沽莊之名。

<《漢沽地名誌》第27頁>

漢沽古有負海之饒,先民們自古代開始在此煮海捕魚,繁衍生息。

漢沽依海而生,靠海而興,其繁榮與發展源於海,經過近18個世紀的勤勞拓墾,積澱了厚實的鹽漁文化根基。

漢沽制鹽業自五代開始形成壹定規模,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幽州節度使趙德鈞為解決軍費困竭之拮,於蘆臺南部鹵地設置鹽場,所產原鹽以船只順薊運河北上運至寶坻新倉存儲。

寶坻因鹽而得名,金代鹽使司劉唏顏《寶坻縣誌》載:“金大定十二年,析香河東偏閭萬五千家為縣,以榷鹽(專營專賣)歲入國用,謂鹽國之寶,取如坻如京之義,命之曰寶坻,列為上縣,著於版籍。

”析寶坻之梁城置寧河縣後,漁鹽之利盡歸寧河,遂有:“金寶坻,銀武清,不如寧河壹五更”之諺謠。

清代詩人李念祖曾以壹首“美利行知有自然,海濱斥鹵勝桑田。

蘆臺壹片豐年玉,貪得天功日萬錢。

”贊譽漢沽鹽業之發達程度,可見當時鹽業收入之巨。

漢沽鹽色白,粒大,質堅,味厚,古有蘆臺玉砂之稱,馳名中外,明清兩代奉為貢品。

愛國人士、鐵路、建築工程師崔戟榮曾有詩贊美漢沽白鹽“莫謂鹽灘土質差,不生五谷不生花。

須知貴與藍田等,種水能收白玉砂。”

具有盛產水鮮“三宗寶”的漢沽,漁業素稱發達。

據寧河縣誌載,“二千年前,寧河地區在灘塗煮鹽的同時,又在河渠澤海中捕撈水鮮,成為寧邑獨產,而銀魚紫蟹更勝它邑”。

從明代始,銀魚被納入貢品。

此時銀魚、紫蟹、纖板刀被譽為薊運河三宗寶。

漢沽漁業生產在歷史上非常興旺,清代文人關上謀曾賦詩贊美銀魚以及描述漁民的辛勤。

“銀魚肥白是冬天,鑿破層冰出水鮮,寄語銜杯應細嚼,許多辛苦到尊前。”

具有九河下梢之稱得漢沽,古代航運發達。

薊運河,古稱鮑丘水,元明兩代稱潮河,清代始改稱薊運河。

薊運河上遊右有泃河,源於河北省興隆縣將軍關外;左為州河,出自興隆縣羅文峪,兩河於薊縣九王莊匯合成薊運河。

該河穿寶坻,越寧河,全長156.8公裏。

流經境域30公裏,從北塘口入海。

薊運河通連還鄉河、煤河、州河、泃河、金鐘河等支系河道,水路運輸通達河北、山東、遼寧等沿海城市。

因州河通達古薊州,唐代起供應漁陽郡軍需,由薊運河漕運送達。

民間商船載糧運貨、漁船捕魚捉蟹晝夜不息。

具有帝王將相途徑戍衛重地的漢沽,曾命名多處地名。

秦始皇在蘆臺場修築“虹心堤”設立觀海處;東漢末年曹操領兵北征烏桓,途經漢沽,紮營王家園子,定名“太平莊”;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禦駕東征高麗,班師回朝,三軍途徑漢沽並安營紮寨,曾留下麗金坨、司甲坨、亮甲坨、營城、前後寨、馬跑泉等地名。

具有海防前沿的漢沽,南面渤海,北靠寧河,壹向為京津海防門戶。

唐乾寧二年(895年)盧龍軍留守劉仁恭據幽州,築海口鎮(蘆臺)置軍設防,將漢沽列為海防前沿。

明代防倭,沿海設墩臺多處。

清道光23年(公元1843年),因海氛不靖,特移通永鎮駐紮蘆臺,兼巡北塘口,攝營城訊。

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築營城炮臺四座,大營二座,駐騎兵三千。

營城戰略位置顯要,與北塘口、新河莊並稱寧河三鎮。

光緒26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塘,入侵漢沽。

壹時,義和團的刀光劍影和抗擊倭寇的殺聲響徹雲霄,清 *** 的腐敗與勇士們慘烈悲壯產生的鮮明對比,恥辱與榮耀同時印證在不朽的中國的近代史中。

漢沽的歷史文物與遺跡數不勝數,傳神離奇。

古時廟宇多達31座,約占全區行政村的壹半。

大多廟宇都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並附有民間故事。

——魚骨廟位於大神堂村西,坐北朝南,兩層大殿,供奉龍王。

據寧河縣誌乾隆版卷十六載“魚骨廟在神堂,縣治正南60裏,地近海,當年有魚骨浮上岸,其骨大且多,土人因取骨修壹廟,其袝、檁、枋、椽等具用魚骨為之。

”當地漁民為保佑出海捕魚子弟平安。

祈禱朝拜,香火旺盛。

――小聖廟:本區有三座,供奉小聖像。

史書載:“小聖,海神也,相傳有壹文士,年23落海成神,故稱小神聖”。

漁民出海前,燒香許願,以求保佑。

遇有豐年,給小聖神上供掛施。

——霧擡寺:位於蘆家塢,今蘆前村。

傳說該寺在薊運河西岸,村在東岸。

拜佛燒香者需跋涉渡河,往返多有不便。

村裏有壹老婦,每日過河虔誠拜禱,先後40余年,從不間斷。

壹天忽然大霧蒙蒙,暗如子夜,老婦正待過河拜佛,不料空中風濤四起,只好駐足。

風濤過後,霧散天晴,老婦定睛壹看,該寺已安然移至東岸。

從此,霧擡寺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