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策產生於商周時代。“簡”指狹長的竹片或木板編綴在壹起,就稱為“冊”(策),也成為簡策。
關於簡的制作,古書上也有很清楚的記載,歷年來從地下挖掘的實物,也給我們提供了越來越明確的認識。漢代學者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量知篇》中寫道……竹生於山,木長於林,截竹為簡,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臺灣劉向《別錄》中說: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簡者,皆於火上炙幹之……以火炙簡令汗去其青,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青,亦曰汗簡。壹根竹片叫做簡,每單根簡是組成整部著作的基本單位,壹部書往需多根簡寫成。把許多根簡編連到壹處,就叫做策,策字也可以寫成冊。據《說文解字》,冊是象形字,像壹長壹短,中有二編之形。壹根簡容不下許多字,長文章必須用許多簡編成策。在當時,壹篇文章就是壹冊,所說的篇也就是那時的計數單位。如《論語》二十篇,《孟子》七篇等。
簡策上的字是用毛筆沾墨寫的,這叫做筆,寫錯了就用小刀刮去,這叫做削。簡策使用的時期很長,甲骨文和青銅器上都有冊字,這說明在公元1300多年之前簡策就已有了。它最盛行的時間是從春秋到東漢末年。竹和木是很普遍的材料,用它們來制作書籍,容易得多,便利了人們寫作。竹策的誕生為促進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我國第壹位教育家孔子的《五經》等書,就是寫在簡策上的。
但是,簡策太重,壹部書要人擡、肩扛、車拉,十分不便。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了另外壹種可代簡策的東西--帛。於是帛書便應運而生。簡之長短雖然不十分規則,但還是有壹些慣例,壹般長簡為二尺四寸,中簡壹尺二寸,短簡八寸。壹根簡上通常只寫壹行文字,也有寫兩行甚至三行的。書寫順序取從上往下、從右向左的定制,這種形式壹直影響著我國歷代的書寫和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