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由來:
“年歲”的概念,來自上古歷法,《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古籍均有載:“天皇氏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天皇時代以“歲”來表示“年”。歲以六十甲子(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循環往復,永無止境。
“歲”即“攝提”(原始幹支),又名為“歲星”、“太歲”。在傳承發展中後世將這套多音節的攝提紀元(歲)術語簡化為壹個字,其與簡化後的幹支在《爾雅》與《史記》均有對照關系的記載。
如: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_,在未曰協洽,在申曰_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語出《爾雅·釋天》)。
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故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幹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長於地上,但萬物的榮盛興衰卻離不開天。
天地定位,幹支以定時空,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地人事。幹支紀元法,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
上古幹支歷法的制定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原始信仰與祭祀文化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春節是由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於壹年農事結束後在新壹年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
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節儀中尋找到壹些古俗遺跡;如嶺南部分地區沿承有在新年初壹拜歲的習俗,新年期間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節儀活動,由此可見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的蛛絲馬跡。
原始意義上的歲首,是指幹支歷法的“立春”,當天象“鬥柄指寅”時,陰陽轉化,陽和起蟄,品物皆春,意味著新的壹個輪回已開啟。春節的起源和發展是壹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年節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也記錄著古代人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