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熱線2019-02-19 09:59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很多文化習俗,踩高蹺就是其中之壹。那麽元宵節為什麽要踩高蹺呢?踩高蹺是怎麽來的?本文為大家帶來了元宵節踩高蹺的由來,以及全國各地踩高蹺的不同特點。(元宵節吃湯圓的意義)
高蹺已經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元宵節踩高蹺已經發展成為慶祝元宵節最具代表性的表演。高蹺藝術表演起源於人類生存的需要。
踩高蹺是中國人很流行的群眾表演。高蹺原本屬於中國古代百戲之壹,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漢魏六朝時,高蹺稱為“高蹺”,宋代時稱為“踏橋”。自清朝以來被稱為“高蹺”,它是由1到3英尺長的木條和木制支架制成的。
據古籍記載,古代的高蹺都是用木頭做的。在刨好的木棍中間做壹個支撐點,用來放腳,然後用繩子綁在腿上。表演者踩高蹺時可以舞劍、劈叉、跳凳、跨桌、跳秧歌。據說踩高蹺的形式最初是古代人采集樹上的野果為食,在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壹種踩高蹺活動。
藝術源於生活,尤其是在古代。踩高蹺原本是人類與自然條件鬥爭的產物。高蹺起源於勞動,可根據人郭璞的壹則筆記:長臂中國人在赤水之東,身如常人,但臂長三尺。“由此可知,足長系木高蹺,手長為手握長木制成的捕魚工具。這篇筆記中描述的場景類似於居住在廣西防城的京族漁民的狩獵場景,他們通常在木高蹺上捕魚,並在淺水中撒網。
另外,據1930的《藝術風格》雜誌報道,“武昌的筷子街和鐵龍街因為地位低,經常被淹,那裏的居民幾乎每次被淹都是踩高蹺。這是來自工作生活記錄的高蹺。
踩高蹺和高蹺將是元宵節最吸引各個年齡層的慶祝活動。
農歷正月,壹隊隊高蹺會在腰鼓、小鑼、大小女人的打擊樂聲中過街。壹個高蹺表演隊的人數壹般在十幾個。高蹺表演者是傳統古代文化中家喻戶曉的人物和服飾。
踩高蹺的隊伍壹出現,就會吸引大批男女老少前來觀看,尤其是春節期間的正月十五,人們會主動來到往年的踩高蹺大會和表演場所觀看。詼諧、粗獷、喜人的高蹺表演,深受各年齡段人們的喜愛。
高蹺俱樂部壹般是群眾自發串聯組織起來的。正月十壹、十二,人們開始走上街頭,通知人們,慶祝正月的高潮來了!尤其是十五元宵節,沿途的大公司、機關、企事業單位都會放鞭炮表示感謝和安慰,很多還會給壹些紅包。高蹺隊收到紅包後,會留在這裏表演,表示感謝。
在街上行走時,高蹺隊列壹般采用單排長蛇陣,在繁忙擁擠的地區采用雙人平行隊形。步驟改為走八字。表演中有小旋風、花臂、風箏翻身、大劈叉等高難度危險動作。
冬季閑暇時,壹些農村地區仍在排練高蹺藝術。在北京各地的遊園會、廟會上不時可以看到。
南北方在角色和表演形式上有差異。
高蹺表演者通常用綁在腳上的長棍行走,也可以表演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高蹺、跑高蹺三種,最高的有十幾尺。表演者把腳綁在棍子上,裝扮成各種人物,壹人或多人壹起跳舞,伴著嗩吶,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
據古籍記載,古代的高蹺都是用木頭做的。在刨好的木棍中間做壹個支撐點,用來放腳,然後用繩子綁在腿上。表演者踩高蹺時可以舞劍、劈叉、跳凳、跨桌、跳秧歌。
北方高蹺秧歌中,人物有漁夫、媒人、傻兒子、二哥、道士、和尚等。表演者滑稽的表演能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
在南方,高蹺扮演著傳統戲曲的角色,包括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和小醜。他們邊表演邊唱歌,熱鬧,自娛自樂。
我國各地的踩高蹺形式豐富多彩,表演百花齊放。
正月十五,中國各地的高蹺豐富多彩,表演也是百花齊放,都形成了鮮明的地域風格和民族色彩。
高蹺在山西的流傳歷史悠久,晉中地區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能看到高蹺和雜技的畫面。高蹺雖然沒有文字記載,但最晚應該是從北魏開始的。在山西的高蹺隊伍中,有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撚步,武高蹺以表演絕技為主。
在山西省,高蹺表演多種多樣,不拘壹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壹般在農歷正月十五前後的“盛世”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壹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靈活,行動相對自由。可以在大場地表演,也可以在街上走來走去。
山東高蹺往往疊起三層來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肩上,照常行進。
在環京津的高蹺上,演員們經常表演“單腳跳”、“劈叉”、“越障”等高難度技巧。其他人表演特技,比如用壹只腳從四個高桌子上跳下來。其中北京被稱為“高蹺俱樂部”。黃河流域叫“貼高腳”,可分為文高蹺和武高蹺。文橋主要表演走和唱,舞蹈動作簡單。吳橋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
東北地區流行高蹺,最著名的是“遼南高蹺”,形式齊全,表演規範。剛開始要“造大象”唱秧歌,意思是“有大象相安無事”,然後跑到大場子裏變換隊形格局,再表演二重唱,“蝴蝶拍動”,“漁父捕魚”,成群地演壹出民間戲。
在少數民族的高蹺上,演員們都穿著自己的服裝,以獨特的方式表演。如布依族既有雙高蹺,也有單高蹺,雙手持高蹺,制作方便,其單木高蹺特別受兒童歡迎;白族的“高蹺戲馬”,演員也踩著木高蹺,用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的“雙高蹺”將民間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