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歷史:膠南人,妳知道自己是哪來的移民嗎?(評論區見)
很多膠南人在查閱家譜的時候,都會發現祖上來自江蘇海州,且都起於明代。江蘇海州跟膠南有什麽關系?膠南人的祖籍在哪裏? (看完評論區留言,看看大家都是哪裏移民來的) 編輯經過壹番查閱,根據彭煜文、史星所著《膠南移民考——從先秦、明到現在》壹文,整理出壹條線索:膠南人是浙江人、江蘇人、山西人、雲南人的移民後裔。 而那個傳說中的小腳趾甲分兩瓣就是山西人後裔的傳說……竟然是真的!(親!脫了襪子看腳趾甲了沒?) 而且,妳覺得海青人說話「 ”咬舌子”,那人家說的是蘇北口音! 太長見識了有木有? --------------認祖歸宗------------- 膠南歷史悠久,4500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近2000多年來,膠南先後有多次較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分別發生在春秋、秦代和明代初期。?最後壹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活動發生在明初。膠南現有村莊半數以上建於明代,現在的膠南人大部分是明代移民的後裔。這些移民多數來自山西洪洞、江蘇海州、雲南,也有少數來自安徽、四川、河南、陜西、蒙古等地。 壹 秦代以前的移民 膠南,古屬莒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齊、吳、越、楚、齊等國,春秋時期齊所置瑯琊邑成為「 ”齊東境上邑”,在瑯琊臺西北5公裏處形成了瑯琊城,唐武德三年之前,壹直有瑯琊縣等建置。?從地理位置上瑯琊與太湖流域、錢塘江兩岸的越國相距遙遠,但是通過瑯琊與越國之間的三次移民活動,使膠南與吳越之地血脈相連,關系非同尋常。膠南和越國之間有3次大的移民活動,第壹次是夏朝早期,瑯琊人遷到越國。第二次是在越國滅吳國後,勾踐徙都瑯琊,約有數萬人跟隨到了膠南。第三次是在越國退出瑯琊遷入吳(今蘇州)時,越王後裔以及大量軍隊、百姓隨之南返。 瑯琊與越國的第壹次移民活動發生在夏朝早期,瑯琊壹帶有大量人口向南遷移。這壹次遷移的時間早,難以找到確鑿的數據,但可從《史記》、《吳越春秋》等書的記載和紹興的怪山找到此次遷徙的蛛絲馬跡。在越國都城會稽(今紹興市)有飛來山、又名怪山,舊時山上有東武亭、怪山書屋、小瑯琊等景點,多部古籍記載了此山從瑯琊飛來的傳說。山是不會飛的,但傳說的背後隱藏了越國人先祖從瑯琊地區遷至越國的史實。? 瑯琊與越國的第二次移民活動發生在公元前468年。這之前,齊國士強君弱,諸侯各自劃分勢力範圍。士大夫田常割瑯琊等地為自己封地,引發國內動蕩。吳國乘機發兵占領了瑯琊等地。後來,勾踐滅吳並徙都瑯琊。勾踐徙都瑯琊,跟隨而至的軍隊和他們的家屬、奴仆、工匠等總數應在數萬以上。來到瑯琊,築瑯琊臺,修軍港,建兵營,起宮殿,從越國來的人中相當壹部分居住在越國都城——瑯琊城附近。越王勾踐成為春秋的最後壹個霸主,膠南此時成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之壹。在瑯琊鎮甸王家村西北二華裏的高坡臺地上,有七座大土丘,相傳為越王冢(壹說為漢王墓)。墓址原來甚大,後範圍變小,現存的較大墓地周長六七十米,高四五米,十分雄偉。現在大多數古墓已被平毀,只有三座古墓較為完整,但有盜挖痕跡。膠南博物館所藏青銅兵器,劍刃多作兩度弧曲,形制與越王劍相同,青銅矛骹部末端呈雙叉形,是越式兵器。在夏河城及附近地區發現了具有越國特色的若幹表飾方格紋、席紋的印紋硬陶片和青銅劍、戈、鏃、矛等,附近還有傳說是越國運糧儲藏處的運糧城地名,民間有關越王勾踐、西施、範蠡的故事傳說更是豐富多彩。瑯琊城,古代又稱夏河城,很可能是越王以夏人少康後裔自居而有此名。越在瑯琊這塊夏人故地上歷傳8主,稱霸224年(壹說傳五主,霸90年)。 至越王親,越國離開瑯琊遷入吳。此時,應有不少人又從膠南返回越國,這是膠南與越國之間的第三次移民活動。 二 秦代移民 到了秦代,膠南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壹次是十幾萬人遷移到膠南,多數人留在了膠南;另壹次是數千人隨著徐福東渡日本,成為壹次大規模的海外移民。?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到瑯琊居留三個月,遷徙3萬戶居民到瑯琊臺下,並免除徭役12年,修築瑯琊臺。在瑯琊古城西北2公裏有壹個甸王家村,因其位於瑯琊郡郊外(古時,城外為郊(郭),郊(郭)外為甸),村中居民盡為王姓,故名甸王家。?隨著徐福船隊東渡日本的數千人中,應該大部分是膠南人。這是中國歷史上壹次發生時間早、規模大、影響深遠的海外移民,膠南應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僑鄉。 三 漢至宋時期移民 西漢末年(公元前70年),瑯琊地區發生強烈地震(據省地震部門推定為8級),瑯琊城被毀,死亡6000人,瑯琊國的劉氏祖廟也被震毀。之後,又有多次自然災害、饑荒,這壹地區人口稀少,瑯琊郡、瑯琊國首府先遷東武再遷臨沂,瑯琊已不再是山東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漢置鹽官,至隋唐時期,濱海鹵澤密布,成為山東最大的產鹽區。唐至北宋,海運興盛,境內港口既是往來高麗要地,又是運糧重要口岸。人口日漸繁盛。在這壹時期到膠南的移民多是壹些自發的、零星的移民,規模和數量不可考。據《膠南縣地名誌》載:唐末大珠山宅科夏姓遷來;宋末魏姓從雲南遷王臺鎮魏家島耳河立村;元代中期孫、高兩姓從雲南遷來紅石崖鎮管家窪,因孫姓興旺,取名孫家溝,1980年更名為管家窪。?漕汶張氏的先世就是這壹時期遷入的,北宋元佑年間自南直隸清河縣遷至王臺漕汶居住,自明代起漸為顯赫門第,自其七世至二十壹世,先後出進士4人、貢生39人、舉人14人,康生為漕汶張氏之二十四世孫。清代高鳳翰《題張氏元佑書屋》詩雲:「 ”元佑老屋六百年,屋前松柏高參天。當時縛茅豎土壁,非有殊作留堅完。子孫聚族閱人代,前明已隔遼金元。”漕汶張氏興衰,可見壹斑。?孔輝,金代中葉人,任定遠大將軍、元帥右都監,知密州事。孔輝的先世逃荒由曲阜遷至膠南膠河孔家莊定居。孔輝的孫子孔思忠、孔思義分別被蔭封為昭信校尉、武節將軍。在孔家莊有孔輝墓。 四 明代移民 南宋時,膠南為宋金拉鋸地帶。金代在膠南境內設立張倉(在鐵山鎮)、梁鄉(在大珠山鎮)、信陽(在大村鎮)、草橋(在泊裏鎮)四處兵鎮,重兵把守山海要隘。在張倉建立榷場,為宋金兩國互市貿易重鎮。元代戰爭連綿十余年,蝗災、瘟疫等各種自然災害嚴重,倭寇屢掠沿海,多種災難使膠南人口銳減,戶口損耗嚴重。膠南的靈山灣在唐宋時期還是山東地區的重要港口,可是到了元末這裏就變得人跡罕至,「 ”荊棘充塞,樹木叢雜,豺狼之所居,狐貍之所嗥,漁夫樵子時或出沒期間,不過壹二野人耳”(《靈山衛誌·建置序》)。?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朱元璋即位後,首先下令各地流亡人民還鄉生產,還鄉者皆免稅三年,量力開墾土地。明代還大興屯田。明代屯田有軍屯、民屯、商屯三種。民屯是由 *** 組織人民屯田,如移民屯種、募民屯種等等。洪武年間,明 *** 曾不斷地把狹鄉(人多地少的地方)人民大量地向寬鄉(人少地多的地方)遷移,這是移民屯種。在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開始組織大量移民,明洪武至永樂年間,先後組織大規模移民活動十余次,***向山東、河南等地移民數十萬人。膠南的移民基本上都是這壹時期從山西洪洞、江蘇海州等地遷來屯種的。? 洪武至永樂年間,先後有山西、江蘇、安徽等九個省的移民相繼進入膠南。在膠南市的1000余個行政村中,有278個村從山西遷來,有242個村從江蘇遷來,100多個村從雲南遷來,有4個村從安徽遷來,有3個村從四川遷來,有3個村從河南遷來,有2個村從陜西遷來,另外,還有壹些村從河南、福建、雲南和山東其他州縣遷來。 移民主要來自三個地方: 壹是山西。移民以洪武朝為多,永樂朝次之。也有個別為其他朝遷入者。他們多數來自山西省洪洞縣。膠南不少人自稱先祖從「 ”雲南”或「 ”小雲南”遷來,實際上「 ”雲南”地區並不是現在所說的雲南省,而是在山西省。具 *** 置較模糊,壹般認為是指今山西省南部的長治、晉城壹帶。陰山之南、恒山以北廣大地區古稱雲州,雲州之南,或雲中(今山西大同市)之南,稱為「 ”雲南”或「 ”小雲南”。當年中原地區飽受戰亂之苦時,山西境內卻少有戰爭,而且風調雨順,連年豐收,出現了經濟繁榮的景象,人口較多,與中原地區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山西洪洞縣地處交通要道,人口稠密,成為明初移民的重要集散地。明朝廷在洪洞縣廣濟寺設立移民機構,發給移民憑證和路費。附近各州縣來的移民都先在廣濟寺會合。臨行之前,他們聚集在寺中大槐樹下,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度過最後的不眠之夜。上路後,壹次次回首遙望故鄉,最後只能望見廣濟寺的大槐樹和樹上的「 ”老鴰窩”。因此,大槐樹和老鴰窩成為這些「 ”雲南”移民心中壹個永遠抹不掉的標記。在膠南東部鄉鎮,至今仍有許多人說自己的祖先當初來自雲南大槐樹或雲南老鴰窩,實際上這些人是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的。相傳,山西移民的後人腳小趾甲都是復形,有民謠說:「 ”誰的小腳趾甲兩瓣瓣,誰就是大槐樹底下的孩”、「 ”誰是古槐底下人,雙足小趾驗甲形”,說的都是足小趾兩瓣的事。到膠南定居後,有些移民為紀念自己的原籍,在村裏栽植國槐。膠南的壹部分樹齡在500~600年的國槐,大都與此段歷史有關。在大珠山鎮東山張村有壹棵槐樹,有三四抱粗,在這裏還曾建有「 ”槐爺廟”。? 二是江蘇海州(今連雲港)。從海州來的移民大部分是和山西移民壹樣由朝廷組織的,也有壹部分是為了躲避元末明初江蘇猖獗的倭寇來到膠南。有53個村來自海州蕩蘆村,另外還有的來自南城、戴村、東坎莊、三槐堂、雲臺山、張水溝等村。 三是雲南。元代至明洪武年間,雲南梁王段氏為大理酋長,明代初年政令不及,且路途遙遠,雲南省不可能有大批居民萬裏迢迢移居膠南。境內居民凡是稱其先祖於明代從雲南遷來的,詳查具體地址,有不少是安徽、江蘇兩省北部地區遷來,其中多數是跟隨朱元璋起兵。朱元璋定鼎南京後,令傅友德、沐英率軍征伐雲南。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大多在雲南留駐了20多年的時間。他們從軍時大部分只身壹人,獨身者多與當地女子結婚成家,女方不少是當地的苗族、彜族姑娘。到洪武、永樂年間,奉旨轉駐山東各衛所軍戶有壹萬五千余戶,七萬余人。膠南設立了靈山衛,其中壹部分來到了膠南落籍。這些軍戶原籍遍布華北、華南、西北地區各省,並非雲南。但長期駐守雲南,妻室大部分為雲南土著之女,相當壹部分子女在雲南出生,遷到膠南後便以雲南為原籍。在膠南不少人的祖籍是雲南槐陰縣、雲南鳳儀縣、雲南江州府同州縣,還有的是「 ”雲南暢山縣槐樹底”、「 ”雲南烏沙(撒)衛”等。實際上,說雲南是祖籍並不確切,先祖們只是在雲南駐防的軍人,來到膠南後,在這裏定居下來,繁衍生息,子孫後代便以雲南作為祖籍。?各地移民在膠南的分布並不均勻,呈現出壹定的聚居性。山西移民在有的鄉鎮占到50%,而有的鄉鎮幾乎沒有,江蘇、雲南移民也是這樣。這與他們移民到膠南的時間、原因有關,也與明、清時膠南分屬膠州、諸城兩縣有關。 江蘇海州移民主要在膠南西南部鄉鎮(明代諸城所轄區域),如大村、海青、泊裏等。山西移民安置在膠南西北部(明代膠州所轄區域),如六汪、膠河、市美等。雲南移民在膠南大珠山、王臺、黃山等其他東部鄉鎮。由於移民的原籍不同,來到膠南後又聚居在不同區域,膠南東部居民和西部居民在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有許多明顯的差異。西部居民語言明顯有蘇北話的特點,東部人則講北方話。西部人結婚時要求新娘下午到婆家,東部人要求新娘上午到婆家。過春節時,西部人正月初三早上送年,東部人則是正月初二晚上送年。人死後,生者要為其「 ”指路”,告訴亡靈朝什麽方向去,在膠南會讓亡靈朝「 ”西南大路”去,這壹風俗可能也與移民祖籍有關。由各地移民帶來的風俗習慣,在他們的後裔中壹代又壹代延續下來。 軍屯移民 元末明初,海上倭寇猖獗,給沿海地區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危害。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海防,壹方面規定「 ”片板不許下海”,另壹方面在全國實行衛所制。按照「 ”跨縣設所,連府設衛”的原則,陸續在山東設立安東衛、鰲山衛、靈山衛、大嵩衛、靖海衛、成山衛、威海衛等九衛,洪武五年(1372年)在膠南境內設「 ”靈山衛”,築靈山衛城,靈山衛的規模相當大,轄前、後、左三所,***建立軍屯30個,軍兵5600人。轄區西起日照兩河,東至膠州沽河。?為設立衛所,朝廷不僅派來駐軍,還從雲南、江淮等地遷來大批軍戶,實行屯墾,並從河南、山西向膠南移民,以鞏固海防。當時規定,以屯養軍,軍屯受制衛所。凡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每個軍人壹般受田五十畝,給耕牛、農具。當時的屯兵可帶家屬、奴仆等住在衛所。明代軍戶是世襲的,壹人充軍,世代相承,永遠不能脫籍,這樣他們就成了膠南的常住居民。?明中期,屯兵加上家屬、仆役已有幾萬人定居在膠南。這時人口稠密,靈山衛由元末明初的荒僻之地,成為壹座繁榮興旺的濱海小城「 ”阛阓相望,市井囂繁,儼然壹都會矣”(《靈山衛誌》)。不僅靈山衛城頗具規模,在城外還設有30個墩臺、12個城堡和33個軍屯(不同時期數目不同),絕大部分在膠南、膠州和諸城,少部分在高密、平度等地。到清雍正十三年裁撤靈山衛時,靈山衛軍屯仍有屯地1634頃,額征地丁銀2853兩。軍屯錢糧不解州縣,由衛而上解山東都指揮使司,最後至兵部,其體制類似現在的新疆建設兵團。 在這些移民及他們的後人中,明初因所居皆軍戶,以武將著名。陽武侯薛祿,其父便是以軍戶遷居靈山衛東之薛家島。成年後代兄服役,「 ”靖難之變”英勇善戰,首奪九門,得到燕王朱棣的重用,且得以賜名。後轉戰北方,屢立戰功。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朱棣即位分封功臣,賜誥券三代侯爵。仁宗即位後又加封太子太保。病逝後,宣宗親自為其致悼文,追封鄞國公,謚忠武,世襲少保陽武侯,妻誥命夫人。在今黃島區薛家島及周圍薛姓絕大部分為薛祿之後裔。?除薛祿外,還有金輅,正千戶,原籍山後人(蒙古人,祖籍山後之雲中壹帶)。祖榮,初名蠻蠻。永樂二年,賜姓金。榮卒,子亮繼。亮從都督毛福壽擊賊有功,升正千戶。亮卒,輅繼。天順八年,選靈山衛左所正千戶。輅卒,子鼎繼。正德六年,選即墨營備倭。七年三月十七日,流賊劉六等劫營,鼎力戰死之。鼎生奎,奎生儒,儒生守業,守業生玉聲,凡六傳。金姓後人現居住在膠南市積米崖。?靈山衛蘇氏,其祖先於明洪武年間以軍戶自青州臨朐縣遷來靈山衛。後人讀書從文者較多。明清間出貢生24人,其政聲卓聞者尤以蘇叢為最。流傳下來的還有很多,乾隆十七年編纂的《靈山衛誌》記載:?程常 指揮使,原籍江西廣信府鉛山縣人。六傳,凡五世。?唐彰 指揮僉事,原籍湖廣常德府石門縣人。凡九傳。?王 瑾 指揮僉事,原籍武定人。世襲,傳子惟精。?焦鹍 指揮僉事,原任陜西榆林衛都司,調本衛指揮僉事,世襲,升留守司副使。?王揚林 鎮撫,原籍懷來縣人。洪武間以軍功授本衛鎮撫司鎮撫,封忠武校尉,世襲。?宗得 正千戶,原籍江西臨川縣人。凡傳七世。?侯勝 百戶,原籍揚州府儀鎮人,凡傳四世。?明正統元年(1436年),靈山衛創建武學。十年(1445年),改武學為儒學,設儒學教授,單列生員名額,靈山衛士紳因之崛起,蘇、陳、王、宋、金、宗、焦、畢、薛等顯姓望族中,明清時期先後出過進士、舉人、貢生290多人(含武科),或以名宦顯赫,或以政績昭著,或以文學聞達,或以忠孝流芳。蘇叢,曾任江西道監察禦史。焦復亨,領袖清代膠州文壇六十年。宋之釗,力學能文,有「 ”萊郡壹人”之美稱。蘇濬,辭官歸裏,詩酒自娛,著有《群玉齋詩集》。蘇潛修,廣咨博訪,至老不倦,所著《靈山衛誌》八卷,為後世研究明清時期靈山衛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民屯移民 明代膠南移民中除了軍屯移民,還有民屯移民。民屯移民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壹些無地農民,大遷徙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的空間,給明代社會帶來了經濟繁榮。移民中還有壹些地方官員和商人後裔,因種種原因滯留膠南。如瑯琊鎮東港頭村《陳氏族譜》記載:「 ”陳公攜家由四川成都東關遷密州任學政,清乾隆四十二年七世族田竇氏攜二子遷此立村”。大村鎮大堯村《孟氏支譜》記載,明永樂十六年孟氏第56代孟希先由海州來任諸城縣教諭,「 ”遂附近瑯琊臺而籍,居大窯莊(解放後改名為大堯),為瑯琊孟氏始祖”。明代外地大批移入膠南的先民,加入了對膠南的開發,移民使膠南人口驟增。明 *** 的采用「 ”計民授田”和免減稅賦的辦法,鼓勵移民墾荒種地。遷移者披荊斬棘,拓荒野海灘為沃土田園。建於明代的這些村莊本身就銘刻著他們的歷史功績。移民帶來了文化、思想、習俗,帶來知識和生產技術。明代之後在膠南這片土地上又孕育出許多興旺發達的家族和人傑,他們都是明初移民的後裔。可考的主要有瑯琊丁氏、六汪趙氏、瑯琊臧氏、松山張氏、寶山法氏等。?瑯琊丁氏 其祖先丁興元末時以鐵槍歸鄰縣鳳陽人朱元璋從軍有功被授官,長子丁貫世襲官職,次子丁推則早在其兄長丁貫世襲前就遷移到諸城東南藏馬山南天臺山下(今大村)定居了,壹起來的還有其姑表兄弟徐、董二姓。他們先是在瑯琊灣落腳,董姓擅漁,遂定居沿海壹帶,世世以捕漁為生;徐姓則定居徐家大村(海青)壹帶。後因丁推不適水性又移居藏馬天臺,立村為丁家大村,因名瑯琊丁氏,由於定居於藏馬山之南天臺山東面,後人也稱為藏馬丁氏或天臺丁氏,因此地屬諸城縣,又稱諸城丁氏。瑯琊丁氏家族明、清兩代顯赫,如丁惟寧、丁琰有「 ”大小鄭公”之稱,丁耀亢(1599~1669)是丁惟寧之五子,清初文學家。大村丁氏人丁繁盛,「 ”瓜瓞蕃衍,墟落冢墓,相望無別姓,盤亙六十余裏”,支派遍及膠南、諸城、日照等地。散處永城、鹿邑、江浦、東平、黃縣、壽光、濰縣、日照、萊陽、沾化、陽信、豐城、莆田、板浦、灌雲等地的也很多。?六汪趙氏 其祖先於明永樂初自南直隸徐州遷至境內六汪河北村定,五傳至趙本。其族明清兩代顯耀。據其家譜及有關誌書記載,趙氏壹門8位進士、14位舉人、23位貢生、51位監生(其官職不錄);另有世襲鎮撫2人、總兵、遊擊各1人。?瑯琊臧氏 其先世居瑯琊臺下。自臧惟壹起,漸為顯赫門第。族人遍及膠南、諸城等地,人才輩出,數世不衰。其中臧惟壹、臧爾勸父子雙進士,死後均被追贈兵部尚書。?松山張氏 其祖先於明初自濰縣遷至膠州松山(今張家樓鎮松山子村)居住。自其二世起,家族中人才輩出,明清兩朝顯赫。根據張氏家譜,先後出進士5人、舉人5人、貢生16人。張銘、張懋熺、張懋煌、張謙宜等皆出類拔萃、名聞壹時。?寶山法氏 其祖世襲濟南衛指揮使。明代成化年間,法文質任膠州學正,遂落籍膠州。明末法若真隨其父法寰避兵亂遷居鐵橛山十幾年。辭官後定居黃山。死後葬於隱珠鏡臺山。法若真的後代,如法枟、法坤宏、法坤厚等都名聞壹時。 五 建國後移民 膠南向外地移民。建國後膠南的人口遷移主要是因為新修水庫而引起的庫區移民,支援移民墾荒、支援邊疆建設和新開發工業基地建設也使部分人口遷移。另外,上學、招工、投靠親友等原因也造成數量較小的自發遷移。總的來說,這壹時期人口遷移相對較少。?1955年3月,向吉林省、黑龍江省移民。移民對象主要是國防建設征用土地較多的地區和貧瘠山區的農民中,具有全部或部分勞動生產能力,可以自食其力,又能舉家遷移者。1955年5月,膠南移往黑龍江省克東縣15戶、72人,藏馬移往黑龍江省德都縣273戶、955人。?1956年3月,組織出身好、思想進步、自願從事農業生產、有壹定田間操作能力、年齡在18~45歲之間的男女青壯年300名(其中瑯琊區100名,泊裏區80名,貢口區40名,龍馬區80名),赴黑龍江省羅北農場開發建設邊疆,建立獨立集體農莊,名為「 ”羅北農場膠南集體農莊”。1956年7月,膠南往黑龍江省訥河縣移民351戶、1115人,往黑龍江省依安縣移民50戶、265人。?1959~1960年,膠南修建十字路、鐵山、小珠山水庫,將庫區16個村、1013戶、4523人,遷往遼寧省旅大市的永城子區、甘井子區和復縣。其中十字路庫區7個村、643戶、2913人,鐵山庫區5個村、267戶、1030人,小珠山庫區4個村、103戶、580人。除了移民到遼寧外,還在膠南當地安排部分庫區移民,建設了壹些水庫移民村。?在1960年前後,由於自然災害嚴重,許多人忍饑挨餓,被迫到東北。再加上這壹部分零星移民,在50年代和60年代到東北的膠南移民約有1萬人。20世紀90年代後,從東北遷移到膠南的人逐漸增多,在膠南幾乎每個村莊、街道、工廠、學校都有東北口音的人,其中不少就是這部分移民到東北的人,他們或他們的子孫後代又返回膠南。 落戶膠南的三峽移民 三峽工程動工以來,膠南先後接收了2批三峽庫區移民。2001年5月接收第壹批移民,204名重慶忠縣三峽庫區農村外遷移民分別到達鐵山、張家樓、寶山和黃山的10個村莊安家落戶。2004年8月6日,膠南接收的第二批三峽移民順利抵達,開始了新的生活。這批三峽移民***18戶、82名,全部來自重慶開縣,安置在張家樓鎮莊家疃、丁家寨、西寨和嶺前馬家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