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康熙之子的事。

關於康熙之子的事。

清聖祖康熙,名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順治十壹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壹年十壹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稱康熙皇帝。

順治十壹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佟妃之子。康熙六十壹年十壹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父親順治皇帝

長兄愛新覺羅·牛鈕,早殤

二兄愛新覺羅·福全,裕親王

五弟愛新覺羅·常寧,恭親王

母親孝康章皇太後佟佳氏

妻子

孝誠仁皇後赫舍裏氏

孝昭仁皇後鈕祜祿氏

孝懿仁皇後佟佳氏

孝恭仁皇後烏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壹子,允祥,生二女,下嫁倉津,多爾濟

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在時為嬪,雍正時尊為皇考定妃,後來隨兒子履親王允裪住,輪到自己的生日的時候,還會被迎進宮去祝賀,但再未進尊封,薨時九十七歲。

通嬪,納喇氏,侍奉聖祖康熙時為貴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薨。二子皆殤,壹女。

敦怡皇貴妃,瓜爾佳氏。侍奉康熙時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為皇考貴妃,高宗乾隆尊為皇祖溫惠皇貴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壹女,殤。她也時康熙諸妃中最長壽。

愨惠皇貴妃,佟佳氏,孝懿皇後的妹妹。雍正時尊為皇考皇貴妃,乾隆時尊為皇祖壽祺皇貴太妃。死後,諡為殼惠皇貴妃。

順懿密太妃,王氏。初為密嬪,後尊封為密妃。三子,允禑、允祿、允衸,允衸八歲夭折。

純裕勤太妃,陳氏。初為勤嬪,被雍正尊封為勤妃。壹子,允禮。

襄嬪,高氏。壹子,允禝,壹女,未成年即夭折。

謹嬪,色赫圖氏。壹子,允祜。

靜嬪,石氏。壹子,允祁。

熙嬪,陳氏,壹子,允禧。

穆嬪,陳氏,壹子,允禰。

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孝昭皇後的妹妹,壹子,允礻我,壹女,夭折。

惠妃,納喇氏,二子,承慶、允褆。

宜妃,郭絡羅氏,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榮妃,馬佳氏,生有五子壹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壹女下嫁烏爾袞。

貴人郭絡羅氏,宜妃的妹妹。

子女

兒子(按出生順序)

愛新覺羅·承祜

愛新覺羅·承瑞

愛新覺羅·承慶

愛新覺羅·賽音察渾

愛新覺羅·長華

愛新覺羅·長生

以上各子幼殤,未序齒

皇長子愛新覺羅·胤禔,固山貝子,原名愛新覺羅保清

皇次子愛新覺羅·胤礽,皇太子,後封理密親王,原名愛新覺羅保成

愛新覺羅萬黼(幼殤,未序齒)

愛新覺羅允禶(幼殤,未序齒)

皇三子愛新覺羅·胤祉,誠隱親王

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愛新覺羅·胤祺,恒溫親王

皇六子愛新覺羅·胤祚,幼殤

皇七子愛新覺羅·胤佑,淳度親王

皇八子愛新覺羅·胤禩,原封廉親王,後廢

皇九子愛新覺羅·胤禟,

皇十子愛新覺羅·胤?2?1,輔國公

皇十壹子愛新覺羅·胤禌,幼殤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祹,履懿親王

皇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怡賢親王

皇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愛新覺羅·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愛新覺羅·胤祿,出繼承澤親王碩塞之後

皇十七子愛新覺羅·胤禮,果毅親王

皇十八子愛新覺羅·胤祄,幼殤

皇十九子愛新覺羅·胤禝,幼殤

皇二十子愛新覺羅·胤禕,簡靖貝勒

皇二十壹子愛新覺羅·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祜,恭勤貝勒

皇二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祈,誠貝勒

皇二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秘,誠恪親王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即位後為避諱,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

女兒

皇長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壹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張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母庶妃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殤,時年五歲。母庶妃張氏。

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母貴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倫恪靖公主,母貴人郭絡羅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壹年六月初壹生,八月即殤。母德妃烏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閏六月殤。母皇貴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母德妃烏雅氏。

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壹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殤。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時年十二歲。母德妃烏雅氏。

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母敬嬪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碩愨靖公主,母貴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母敬嬪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壹生;四十六年十月殤,時年十三歲。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壹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劉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殤。母和嬪瓜爾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殤,時年三歲。母襄嬪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殤。母庶妃鈕祜祿氏。

養女,固倫純禧公主,聖祖弟恭親王常寧長女,母庶福晉晉氏。

胤禛即位

雍正皇帝四十五歲即位,其即位經過至今也是壹個解不開的謎,對其繼位之說有多個版本。「雍正奪嫡」和「太後下嫁」與「順治出家」並稱「清宮三大疑案」。清朝官方史記所說,公元1722年,清康熙六十壹年冬,康熙皇帝病逝於北京暢春園內。之前,召七位皇子至病榻前(雍正不在其中,此時正代康熙在天壇祭天),由提督九門,衛戍京師的雍正的舅舅,理藩院尚書、步軍統領隆科多傳旨,皇四子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康熙遺詔》原文為:「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然而民間傳聞康熙皇帝本意將皇位傳給皇十四子胤禵,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將康熙遺詔中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或"傳位第四皇子") 而奪得皇位。但此傳說有破綻,其中之壹是當時清朝內宮事務壹般用滿文,因此康熙的遺詔壹定有滿文的版本,皇四子胤禛不可能以漢文的方式篡改滿文的遺詔。其次,當時還沒有簡化漢字,應該是「於」而不是「於」,所以不應該出現可能被篡改的情況。再次,清朝文檔應稱「皇四子」或「皇十四子」,而不是直接稱呼。因此更不會出現被修改還可讀通的情況。

此外,壹說康熙傳位皇四子胤禛的用意是讓胤禛的兒子弘歷——即後來的乾隆皇帝——在將來繼承清朝的皇位。

雍正繼位後,對其兄弟手段頗為毒辣,用各種方式進行迫害。例如皇位的競爭者之壹康熙八子愛新覺羅·胤禩是非常優秀有才能的壹位皇子,他先被雍正封為親王,後又打成「阿其那」(有學者認為是「豬」的意思,現在有學者認為是「不要臉」的意思);而康熙九子允禟,因同允禩結黨,被打為「塞思黑」(有學者認為是「狗」的意思,現在有學者也解釋為「不要臉」的意思)。他們即使向雍正上書,也要署名為「愛新覺羅阿其那」及「愛新覺羅塞思黑」。康熙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是雍正的同母兄弟。得知康熙駕崩後,從西寧撫遠大將軍任上趕回吊喪,雍正卻不允許其進城,後又下旨令其在遵化看守康熙的景陵,對其監禁。雍正所為引起別人對其奪嫡的猜測,為平息傳言,雍正下令撰寫《大義覺迷錄》,但是存在的矛盾之處使人覺得欲蓋彌彰,更加懷疑。也有說法認為迷信的雍正死後不隨其父康熙落葬於清東陵而葬於清西陵是因為怕死後因奪嫡壹事在地下見罪於祖宗。但不少學者認為雍正埋葬清西陵的目的是因為清西陵靠近石料產地,可以節約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