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書籍《抱樸子》是葛洪編寫的。
《抱樸子》是晉代葛洪編著的壹部道教典籍。《抱樸子》內外篇***有8卷,內篇20篇論述神仙吐納符篆勉治之術;外篇50篇論述時政得失,人事臧否,詞旨辨博,饒有名理。《抱樸子》全書以神仙養生為中心,將道教的信仰系統化、理論化,並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認為道教徒要以儒家的忠信禮義為本,而在總體上強調道高於儒、道本儒末,發展了道教的思想理論。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世稱小仙翁,丹陽句容人。東晉時期道士、道教學者、煉丹家、醫學家、科學家。葛洪出身於江南豪族,13歲喪父,家道中落。16歲起,廣覽經、史、百家,以儒學知名。後從方士鄭隱學道。西晉太安二年,張昌、石冰於揚州起義。大都督顧秘任葛洪為將兵都尉,因破石冰有功,遷伏波將軍。
葛洪人物生平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小時候家境漸貧,以砍柴所得,換回紙筆,在勞作之余抄書學習,常至深夜。鄉人因而稱其為抱樸之士,他遂以“抱樸子”為號。性格內向,不善交遊,只閉門讀書,涉獵甚廣。葛玄曾師從煉丹家左慈學道,號葛仙公,以煉丹秘術傳於弟子鄭隱。
葛洪約16歲時拜鄭為師,因潛心向學,深得鄭隱器重。鄭隱的神仙、遁世思想對葛洪壹生影響很大,自此有意歸隱山林煉丹修道、著書立說。晉永興元年,葛洪加入吳興太守顧秘的軍隊,任將兵都尉,與石冰的農民起義軍作戰有功,被封為“伏波將軍”。次年辭官往洛陽搜尋煉丹制藥之書,但因陳敏盤據江東作亂,歸途斷絕,遂流落在徐、豫、荊、襄、江、廣諸州之間。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抱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