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化修養:書法藝術“由術入道”的必由之路,發表於《藝術觀察》第11,2014期;
3.《探尋古文字發展的秘密——讀《古文字發展》的後見之明》,高等社會科學教育,2014;
4.《安徽博物院藏蔡後閣述略》,出土文獻綜合研究第壹輯,巴蜀書店,2014;
5.《我學書法》,載《中國人人》第七季,四川美術出版社,2014;
6.當代書法需要文化滋養,發表於《藝術觀察》第9期2012;
7.《古文字研究》第29輯,2012,從安徽雙墩壹號鐘墓對徐王以初專“養生永”及時間推定的新解讀。
8.近十年殷周金文研究綜述,發表於《學術界》第3期,2011。
9.論鄧的書法師考,載《學術圈》第7期,2010。
10.鐘離氏祖先“宋襄公母兄”新證????再論“易”的解釋,《考古與文物》2009年第3期。
11.2008年6月5438+10月《古文字研究》第27輯兩處金文考辨。
12.“姚鼐與林散之——論桐城派文學觀對林散之書法風格形成的影響”,發表於《書畫藝術》
13.哲學家的書法觀——論朱對書法理論和實踐的貢獻,載《合肥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作者自撰;它還被納入《齋藤優子研究》(2008年卷)和2008年7月的年度報告。
14.《各國新金文的歷史價值》,發表於2007年《古籍研究》。
15.“尤新解”,載《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年,11。
16.解讀????雍雍”,古漢字研究第25輯,2004年6月5438+10月。
17.四篇金文文本,發表於《學術》2005年第5期。
18.《李八分書法》第10期,2004,
19.《戰國文字研究綜述》,發表於《學術》2003年第5期,
20.《楚簡帛書的書法價值》,《書法世界》2003年第8期;還被《安徽文藝論壇》收錄為理論評論集和書法卷,2008年年報10。
21.《完美結合的書法》,載《書法之友》2002年第4期;
22.《禪是書法家削玉刀》,載《書法之友》,2002年第2期;
23.《& lt戰國文字匯編>: :和、& lt《辨>三足》,載《書法之友》2002年第8期;
24.《從殷灣漢墓杜牧的名字談李八分的幾個問題》,第二版。
2004年中國文獻學研討會論文集。
25.《商人的解釋》,載於《第四屆中國古文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中文大學,2003
26.《論林散之詩畫與書籍的關系》,《林散之研究》第壹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還收錄於《書法碩士論文選》第1卷,榮寶齋,2006,11;
27.《論林散之的詩》,載《江淮論壇》第5期,2006 54 38+0;
28.趙孟頫書法藝術,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第5期,2001;
29.林散之藝術論,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01;
30.文案:現狀、問題與趨勢,中國出版,2000年第6期;
31.甲骨文書法年表,發表於《書法研究》2000年第6期(合著);
32.《柔美醇厚瀟灑雄渾——許《金文蓮》賞析》,載《書法之友》
第12號;
33.《我在來回》,載《書法之友》第8期,1999;
34.《為松下造房脫帽讀詩——齊白石篆書對聯賞析》,載《書友》
2008年第4期;
35.石磐,《漢字研究第壹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
36.“從殷灣漢墓杜牧的名字談巴麗墳的幾個問題”,《第二屆中國文字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
37.《書法創作的良師益友》載《書法之友》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