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在世界各種文明中獨樹壹幟。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始終保持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堅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以外來健康有益文化為補充,大力繁榮發展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文化,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壹、認真挖掘和提煉祖國傳統文化有益思想價值
任何壹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發展,都是在既有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的傳承、變革與創新。如果離開傳統、割斷血脈,就會迷失方向、喪失根本。在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的今天,必須充分認識我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在學習和繼承的基礎上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要按照古為今用的原則,對豐厚的傳統文化進行科學梳理、深入挖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並不斷發揚光大。
中華民族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國文化在思想學說、經驗智慧、道德傳統、民族精神和歷史認同等各個方面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因此,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汲取我國歷史長期積澱的豐富文化遺產,並進行科學的揚棄,對於我們振奮民族精神,推進現代化建設,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那麽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文化有益思想價值主要是哪些呢?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傳統。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千百年來,愛國主義精神壹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在千百年來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壹種對自己的祖國極其忠誠和熱愛的深厚情感,它是民族凝聚的強大精神力量,是動員和鼓舞人們為自己祖國的生存發展前赴後繼、奮鬥不息的壹面旗幟。古人說“奄有四海為天下君”,這標誌著,早在遠古時代,國人就有了以天下興亡、人民安康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偉大的愛國主義更是被賦予多種表達方式。“遙望中原懷故土,靜觀落葉總歸根”;“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公而忘私,國而忘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壹生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所有上述名句,都在激勵著壹代又壹代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酷愛自由,追求進步,維護民族尊嚴和國家主權,對外來侵略者無比痛恨,對賣國求榮的民族敗類無比鄙視,對愛國誌士無比崇敬,這就是愛國主義的主要內容。當前,中國各族人民正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對於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第二,天地之間莫貴於民的民本理念。民本思想是中國古代開明政治家和哲人思考民與國、民與君等關系的基本原則,其施行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統治階級對民眾的剝削和壓迫,緩和了社會矛盾,促進了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我國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周之際。周人以偏具僻壤的小邦戰勝大邦殷,周公等政治家總結原因在於周的歷代先王能夠“敬德保民”。《尚書》裏說“民惟邦本”,孟子說“民為貴,君為輕”,都認為沒有民也就沒有邦國和君主,故出現保民重民、愛民撫民、利民惠民等觀念。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在封建王朝統治時期才有“省刑罰、薄稅斂”的體察民情的行為,中國歷史上的盛世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都與民本理念的實施有關。
第三,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中華民族歷來推崇“和為貴”的思想,主張“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提倡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諧。中華民族在處理與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關系中,歷來秉持“道並行而不悖”的原則,強調和平***處、合作友善。中華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求同存異,團結合作,形成了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同發展而努力奉獻的精神。中華民族歷來以愛好和平著稱於世,是舉世聞名的禮儀之幫。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精神不僅表現在與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員之間的互助互幫、攜手***進上,而且表現在與世界上其他民族之間的互幫互助、攜手***進上。“協和萬邦”、“德莫大於和”的觀念深深紮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之中。“親仁善鄰”、“講信修睦”、“四海之內皆兄弟”,這些中國先哲的著名言論,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在處理民族問題上的海納百川的寬廣胸襟。
第四,革故鼎新、因勢而變的創新精神。中國文化歷來有崇尚變革、崇尚創新的傳統,《易傳》裏說“窮則變,變則通”,稱贊周之取代殷為“順乎天而應乎人”,《大學》講“日新之德”、“道行之而成”,都是強調面對困難要積極應變、勇於創新。正是依賴此種精神,中國人民面對自然、面對外敵入侵、面對外來文化,雖然飽經磨難,屢遭挫折,最終都能戰勝困難,走向勝利彼岸。《易傳》說“天行建,君子以自強不息”,強調人也應該效法自然,永遠努力,決不停止。這壹主張鼓舞和激勵著古往今來的壹代又壹代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學家為中華的崛起而前赴後繼、奮勇前進,推動著中華民族的繁衍和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並最終實現***產主義,這是壹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需要幾代、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創新才能完成。同時,只有把我們國家建成中國特色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才算真正實現了中華民族的振興。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弘揚革故鼎新、因勢而變的民族精神,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實現民族振興服務。
第五,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氣節。中華民族有著講正氣的優良傳統,有著自己偉大的民族精神。此精神,積千年之精華,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華民族生命機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孟子曾將這種精神更為生動地概括為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這種高尚氣節激勵了壹代又壹代優秀中國人為了維護人格尊嚴和價值理念拋卻功名富貴乃至生命而奮鬥不已,並造就了顏真卿、文天祥、林則徐等等壹代代民族精英和人格典範。這些古代人傑身上都張揚著為國赴難、舍我其誰的犧牲精神。中國***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不僅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這種優良傳統,而且把它進壹步升華至新的境界。李大釗、方誌敏、江姐等革命先驅在戰爭年代面對理想、信念和生命的沖突,他們都義無反顧、毫不猶豫選擇舍生取義。雷鋒、孔繁森等典範人格在和平年代為了人民的利益,奉獻出自己壹切,也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第六,扶正揚善、恪守信義的社會美德。中國傳統文化歷來崇尚道義,主張以道德的至善來凝結人心,實現社會範圍內的天下有道,表現在義利關系上就是見利思義,義重於利的價值觀。義主要是指作為普遍的道在人與人之間關系上的具體體現,往往是指集體的利益,他人的利益,而與之相對應的“利”往往指個人的私利。在現代社會,每個人在實現自我的同時,必須關心他人利益,並由此而承擔起自己應有的社會責任,為建立壹個能讓每壹個人的價值得以實現的社會制度而努力。在人際交往中,中國文化歷來強調誠實守信。誠實守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所倡導的道德準則,是中國傳統社會生活中最具普遍意義的壹種道德原則,是立人之本、立業之本、立國之本,是維護社會穩定,保持社會有序的基本道德要求。
二、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傳承和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既有物質形態的有形文化遺產,如文物、典籍等,也有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口頭傳說、傳統藝術、民俗活動、節慶禮儀、民間工藝等。這些文化遺產刻錄著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和審美理念,是民族悠久歷史的寶貴物證,是文化延續和傳承的重要載體。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和走向未來的文化根基。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文化遺產作為千百年來人民群眾創造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成果,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晶。保護與研究、繼承和發展文化遺產對於我們今天發展文化產業,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綜合國力舉足輕重。文化遺產又是體現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和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只有切實保護文化遺產,才能充分發揮它對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作用。保護與研究、繼承和發展文化遺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必要探索有效的科學保護措施與合理的開發之路。
第壹,保護文化遺產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在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上,不管什麽理論和決策措施,檢驗其是否正確的唯壹標準就是看它在實踐中是否真實完整地保護了遺產原貌,使其世代傳承,永續利用。古今中外的實踐證明,只有保護好文化遺產原貌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才能體現出它的多種價值。保護的思路、原則和理論認識也要與國際接軌。遺產保護的核心,就是保護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而且對已經受到幹擾或破壞的因素繼續采取整治、修整、復原等措施。保護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壹方面,維護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可以客觀真實地反映歷史及其演變過程。文化遺產的真實存在,能如實地反映某個時代信息。只有真實的歷史,才能正確地對人們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另壹方面,只有真實的和完整的文化遺產,才具有真正的遺產價值。凡文化遺產都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等諸多價值。上述價值的高低,在壹定程度上取決於真實性和完整性的程度。只有最大限度地保持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才能更充分、更有效地實現它的價值。此外,只有真實和完整的文化遺產,才能為科學研究提供可靠的實物資料。
既然保護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具有如此重大的作用,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保護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呢?首先,在文化遺產的維修和保護中,要堅定不移地、不折不扣地堅持“維護文物現狀”的原則和“保護為主,搶救第壹”的方針。所謂“維護文物現狀”的原則,就是在文物保護、文化技術處理和文物修復過程中,除了要全面地保存其外觀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文化遺產所固有的壹切歷史、藝術、科學價值都不能隨意改變和損害,即使在今天還沒有完全認識清楚,也可以留給後人繼續研究。其次,在文化遺產周邊環境保護上,堅持最大限度地恢復歷史的真實面貌。保護文化遺產的真實性,不僅是保護遺產本身的真實性,還要保護遺產周邊環境的真實性。我們應該按《世界遺產公約》的要求把保護遺產環境的真實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再次,通過文化遺產的研究,還文化遺產的歷史真實性。對文化遺產進行研究的目的在於考證文化遺產本身的真實性。只有考證了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才能提高其本身所存在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二,實施文化遺產的數字化戰略,促使遺產保護和利用科學化
壹個國家全部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不僅是信息產業和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基礎,而且是提高國家綜合國力,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舉措。這項工作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都是極其深遠的。通過網絡技術能夠將文化遺產資源統壹整合起來,全面地向社會傳播,而絲毫不影響到遺產本身的安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結合網絡技術,可以將文化遺產的保護提高到壹個嶄新的階段。首先表現在將遺產實體通過影像數據采集手段,建立起實物三維或模型數據庫,保存遺產原有的各項型式數據和空間關系等重要資源,實現瀕危遺產資源的科學、高精度和永久的保存。其次,利用數字技術來提高遺產修復的精度和預先判斷、選取將要采用的保護手段,同時可以縮短修復工期。再次,通過計算機網絡來整合統壹大範圍內的遺產資源,利用虛擬技術更加全面、生動、逼真地展示遺產,能夠使遺產脫離地域限制,實現資源***享,真正成為全人類可以“擁有”的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工程是壹個自數字化技術普及以來,世界各國文化機構和企業都十分關註的重大問題。由於這壹工程科技含量高,投資需求大,不發達國家再次處於不利地位。在文化遺產數字化過程中,我國應該防止兩種危險:壹是要警惕依賴別國的力量實現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從而在知識經濟時代成為文化資源的廉價出口國和文化產品的進口國。二是要警惕由非遺產來源國幫助進行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導致失去對自己文化的解釋權,使遺產的基本含義發生變異。總之,社會科技力量的參與使得遺產科技保護加快了現代化、科學化的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壹些優秀的文化遺產通過高科技手段將不斷獲得新生。
第三,申報與保護“世界遺產”,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世界遺產”是由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組織的,由各締約國政府申請,依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壹、第二條規定,經過嚴格的考核和審批程序,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物、遺址、建築、自然景觀或其結合體。世界遺產是在世界範圍內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人類文化藝術成就和自然景觀的歷史遺存,是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申報世界遺產熱,除了人們越來越多地認為遺產的確立是對其文明殘存的懷戀,以及對其文化傳統的延續具有重要性外,更多的則是意識到世界遺產是壹個十分寶貴的旅遊品牌資源,對於當地旅遊業和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世界遺產作為獨特的旅遊資源,為遊客提供了良好的修養、遊覽機會和高品位的文化與藝術享受,同時也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這些旅遊資源經不起千百年的自然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正在出現日益衰敗的現象,這直接威脅到旅遊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只有把世界遺產的有效保護放在第壹位,旅遊資源才能永久發揮吸引遊客的功能,旅遊業才能持續發展。
申報世界遺產意味著壹個有著較高文明素質水平和較深文化底蘊的民族和社會群體為全人類肩負起了永恒的責任。就申報而言,我們的觀念與國際上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要轉變落後觀念,以先進觀念為指導:世界遺產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發展的最基本的條件之壹。不少國家已經把它提高到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高度,保護的目的是促進人類發展。申報成功後的保護更是不能松懈,這是壹個難度更大、永不間斷的過程。世界文化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是個大課題,也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它涉及到我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等諸多領域、諸多方面,影響保護和利用資源的因素很多。我們應該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結合實際,不斷探索解決矛盾和問題的辦法,力求保護和利用相協調,走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產保護之路。我們要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壹,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方針,進壹步加強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切實保護好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繼續實施重點文物保護工程,采取有力措施搶救瀕危文物古跡,重視重要革命文物的收集和革命歷史遺跡的保護,完善重大建設工程中的文物保護制度,切實做好基本建設中搶救性文物保護和考古挖掘工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定專門資助辦法,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編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圖譜,加強民間文學、民俗文化、民間音樂舞蹈、少數民族史詩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認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繼續實施中華古籍特藏保護計劃,重點抓好中華古籍全書數字化、中華大典編纂出版等重大項目。
三、運用多種方式宣傳和弘揚傳統文化
要廣泛開展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傳承功能,組織豐富多樣、健康有益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喜愛傳統文化,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要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實保護好中華民族文化瑰寶,使之代代相傳、蔭澤後人。
第壹,做好面向大眾宣傳普及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性工作。要通過廣泛、深入、持久的宣傳教育,包括編寫通俗讀物、拍攝電視專題片、在媒體上開設專欄專題等多種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喜愛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要抓好輿論宣傳,為弘揚和培育傳統文化營造濃郁的氛圍,使人們在社會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感受到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感染和熏陶。運用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對群眾進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各級新聞出版和影視部門的職責。報紙、刊物、廣播、電視、互聯網都要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作貢獻。宣傳富有民族精神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宣傳中華民族的奮鬥歷史、光榮傳統和燦爛文化。除經常性宣傳外,還要抓住有利於弘揚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動和重大事件,形成宣傳中華民族精神的熱潮。各級文化、影視主管部門要積極提倡和扶持弘揚民族精神的各類文藝作品的創作,通過評獎等多種手段加以引導。要通過文化、戲劇、電影、電視劇、音樂、舞蹈等各種文藝形式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把全民族的意誌和力量凝聚起來,把全民族的精神振奮起來,同心同德地建設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第二,切實做好各類學生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設置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適當增加傳統經典範文、詩詞的比重,在全國各類學生中廣泛開展典籍誦讀活動。要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納入到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培育民族精神是壹項龐大的社會工程,需要抓好全民教育,特別是要以廣大青少年作為教育的重點。學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民族教育的重要場所,要把民族精神教育貫穿到各級各類學校中去,貫穿到幼兒園直至大學教育的全過程中去。要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把民族精神教育的內容分解、貫穿到學校德育、歷史、語言文字等各相關學科的課堂教學之中。還要重視日常的養成教育,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讓學生了解、熟悉並接受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成為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組成內容。對廣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由於我國在相當長壹段時間壹直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市場經濟的負面因素在壹定程度上影響著年輕壹代,壹些輕視傳統價值觀,崇尚金錢,追求享樂、甚至喪失了道德情操的現象時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對廣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對於他們提高文化素質、道德素質乃至審美素質具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積極運用傳統節日,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傳統文化教育形式應該活潑多樣,利用各種有意義的節日、紀念日進行教育,可以起到寓教於樂的作用。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我國勞動人民根據天候、物候和氣候的周期性運轉,排定了壹系列節氣時令,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眾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這其中,尤其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民族傳統節日最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它們集喜慶儀禮、祭禮習俗、節日服飾習俗、遊藝競技習俗、鄉裏社交習俗等之大成,是我國最重要的民族傳統節日。我國的傳統節日,凝結著歷代先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長,對於親情、友情、和諧、美滿的追求更加強烈,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註,人們對於傳統節日的熱情溢於言表,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放射出愈發璀璨的光輝。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面對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對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社會的深刻變革,人們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達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於傳統節日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積極提倡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節日理念,努力發展健康向上的節慶文化,引導人們科學認識和把握傳統節日習俗,剔除封建糟粕,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傳統節日成為展示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陣地,成為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讓各族各界群眾在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中充分享受社會文明進步的成果。
第四,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產業的結合。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產業相結合,不僅是傳統走向現代化的壹條新途徑,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內容。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具有現代形態,否則就很難發揮其在世界的影響力。而社會主義文化具有現代形態的重要手段之壹就是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只有發展文化產業,才能更好地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我們所要復興的中華文明才能具備與世界發達文明進行對話的資格和能力,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才能真正在世界範圍內被接受和認可。優秀傳統文化只有經過文化產業的創造性轉化而成為能夠滿足平民百姓精神要求的文化消費對象,才能成為現代文化的有機構成。信息時代的數字技術為傳統文化資源進行重新開發提供了有利條件,它將推動傳統文化的再生。推動民族文化的豐厚資源與現代數字、網絡技術結合,在移動文化信息服務、數字遠程教育和數字娛樂產品中融入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使高新技術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要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產業很好地結合,必須做到:首先,把傳統文化的研究與開發與信息技術結合,這樣才能將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和財富。其次,應該把國外先進的資本資源與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資源相結合,形成新的產業優勢,從而提高國際競爭力。最後,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政策完善,全面提高創新能力,促進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時代最需要的。弘揚優秀文化傳統不光是繼承的問題,更多的是如何發展的問題。我們把優秀的文化傳統要看成活的思想,要不斷地根據時代的需要,給它註入新的東西,補充新的涵義,作出新的解釋,開拓發展成為新的現代精神。值得指出的是,弘揚優秀文化還必須處理好與外來文化精華的關系。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的重要依據,如果喪失了文化的優秀傳統,也就喪失了民族的根基。弘揚優秀文化傳統與吸收外來優秀文化並不矛盾,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排斥外來文化會延緩我們民族文化的發展進程。積極地借鑒、吸收外來文化中壹切對我有價值的成果,是優秀文化傳統發展的必要條件。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借鑒和吸收人類的壹切優秀文化,歸根到底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有精神家園。這充分體現了當代中國***產黨人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對繁榮發展民族文化的強烈歷史責任感。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七大部署,堅持以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以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主體,以外來健康有益文化為補充,大力弘揚中華文化,不斷增強我國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時代性,努力把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和凝聚在中華文化的旗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