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韓國就曾是我國的潘屬國,但是,從近代以來,韓國對中國的惡意非常大。而有壹個韓國博士表示:壹次中國行,徹底擊碎了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自豪感,這是怎麽回事?
韓國對中國的偏見在近代顯得非常大,韓國民眾在中國人的面前有著十足的優越感,他們普遍認為:"中國人臟亂差,不懂得經營生活。不明白做人的道理,仿佛他們已經全部忘記,在幾百年前,韓國還沒有自己文字的時候,歷史古籍是用漢語寫成的。
尤其是近年來。中韓之間的關系矛盾進壹步惡化,在韓國,經常會傳出比如"端午節是韓國的節日""孔子是韓國人"的說法,當然這些說法都是不符合事實的,但是就是這些荒謬的說法,卻能登上報紙,成為新聞。
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聲稱自己是"世界第壹,"並為自己是亞洲發達國家的名號在很多中國"鄰國"中感到自豪,網友也因此嘲笑道"宇宙第壹,大韓民國。"
二戰之後,韓國得到了美國的幫助,在很短時間內迅速恢復到戰前的水平,在電子,文化娛樂方面也有著輝煌的成績,在韓國人眼中,就只有日本這樣壹個競爭對手,對於中國,韓國人曾經有這樣的言論:"三個國家處於壹種"三明治理論"階段,韓國正在趕超日本,而中國只能在韓國後邊,努力地趕上韓國的發展。
但這個理論被韓國壹個博士推翻了,實地考察後,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博士金蘭感嘆道:"壹次中國行徹底打破了我身為韓國人的發達自豪感。以前我們太自傲了!”他客觀地意識到,大多數的韓國人的想法是錯誤的,自己之前對中國的偏見是大錯特錯的。
"在世界上,只有朝鮮看不起美國,只有韓國看不起中國。"這是金蘭博士在紀錄片《明見萬裏》中提到的說法,而這個說法是對朝鮮人的傲慢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韓國的真實寫照。
照他之前的看法,中國是這樣的:所到的地方,四面環山,黃土遍及,野草叢生,人們穿著洗舊的衣服,蹬著三輪車,壹切都是上個世紀的樣子,他還認為中國找不開大量的紙幣,為此他還換了很多的零錢。
但是來到中國之後,金蘭博士驚訝的發現對於中國的印象是太刻板了。
在世界銀幕上,金蘭博士用紀錄片真實地展現了中國的快速發展,同時也讓韓國人啞口無言。
沒有任何的濾鏡下,紀錄片展示了北京真實的繁華,大小城市和整潔的街道,高大的建築物,宏偉的購物中心,各種中國國產手機品牌和豐富的娛樂生活,出租車到門口接送,線上服務不斷擴展,無現金支付、中國公司參加國際科技會議的數量是韓國的十倍。這些都與韓國人曾經的想法不同。
而觀眾們的表情從開始的傲慢變成了慚愧,再到震驚和嚴肅,這些展現在眼前的事實打碎了他們自以為是的驕傲,他們也理解到了金蘭博士在中國提取現金時的感嘆:"我們韓國在這壹點上已經落後,並感到絕望."
同時金蘭博士還訪問了很多中國青年,在他眼中這些年輕人充滿了朝氣,擁有無限的可能。許多年輕人熱情地參加科學技術的發展,擠在中關村簡單的房間中追求著夢想,在創業咖啡店裏,每個人都在電腦前努力思考,馬雲的創業舊址被無數年輕人視為理想。
無論條件好壞,結果的成敗,中國有很多的年輕人在努力,勇於創新,開辟新的領域,在世界上展現著自己的風采。
而與此同時,韓國人對自己的所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充滿了傲慢,卻不想危機已經慢慢到來。
在韓國人自豪的移動行業,小米用1年的時間擠掉了三星在中國的大部分市場份額,中國IT行業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並減少著在韓國的份額,濟州島的房子被稱為"唐人街"。而韓國的旅遊業,商業都是以中國的遊客為主。
在《明見萬裏》中,金蘭博士承認看到了數千英裏外的地方,並且能和中國這樣的超級大國相鄰,這是韓國的榮幸,也是韓國的,他們必須要謹慎的平衡和生存。
同時金蘭博士基於客觀性和合理性展開了擴展性的預測:"中國不是追逐韓國的人,而是將成為韓國的"房間裏的大象"。韓國人不應該對中國自大和傲慢,而應該要面對中國的存在,認識中國的實力,趕上中國的快速發展,並警惕來自中國的威脅。
而這也就意味著韓國人必須很快改變原有的自大觀念,做出相對的調整,而不是自以為是。
以前,金蘭博士總是對那些報道"中國正在崛起,趕超韓國"的新聞不屑壹顧,但是這次中國行之後他發現,如果在國際舞臺上再次相見的時候,兩國絕對是平等的。
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那些妳以為的不堪的事情都會成為致命的武器,那些妳不屑壹顧的東西會成為趕超妳的法寶,失敗的那壹瞬間,妳不想相信,更不敢相信。
韓國仍然還是那個以前的韓國,但是中國已經不是幾十年的樣子,金蘭博士提出了壹個問題:"在中國日趨先進和完善,快速發展的環境中,那些充滿自信,熱情和抱負的90後在20年代後會創造怎麽樣的中國?
千百年的風雨漂泊,曾經壹度使中國從原本的世界之巔跌落下去,成為挨打落後,受盡屈辱的國家,但是近百年來,無數的有識之士在為國家努力著,而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中國,正在重回世界之巔。
中國已經告別了之前的貧困潦倒,落魄,屈辱,正在從壹個剛出生的小孩成長為壹個能獨當壹面的少年,正像拿破侖所說的那樣:"中國,是壹個沈睡的雄獅,此時他已經醒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