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清暑化濕湯簡介

清暑化濕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王渭川臨床經驗選》 2.1 方名 2.2 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清暑化濕湯 1 拼音

qīng shǔ huà shī tāng

2 《王渭川臨床經驗選》 2.1 方名

清暑化濕湯

2.2 組成

青蒿穗30g,京半夏30g,淡豆豉30g,佩蘭12g,茵陳12g,鮮生地12g,陳皮3g,川連蔻仁3g,蒼術6g,廣木香6g,鮮藿香6g,甘露消毒丹9g,鮮荷葉1張。

2.3 功效

燥濕祛邪,芳香化濁。

2.4 主治

暑濕腹瀉,誤服苦寒,以致吐瀉不止,懊煩悶亂,精疲肢厥,脈沈細而遲,舌絳尖紅,苔白膩如積粉。急性胃腸炎。

古籍中的清暑化濕湯 《重訂廣溫熱論》:[第二卷驗方妙用]清涼法

花三錢,新絳壹錢,青蔥管五寸沖。徐守愚醫案驗方)化濕宣絡。血虛氣郁者,首推四物絳復湯(細生地三錢,歸...

《重訂廣溫熱論》:[第二卷]驗方

二兩,燈心壹錢,煎湯代水。按∶此方涼血開閉,泄熱化濕,涼而不遏,潤而不膩,用藥最為空靈;善治邪傳包絡...

《醫學課兒策》:正文

水生於壹陽,治少陰之濕,壹以護腎陽,使火能生土以化濕;壹以泄膀胱之積水從下治,亦所以安腎中真陽也;壹...

《重訂廣溫熱論》:[第二卷驗方妙用]和解法

香砂理苓湯(即香砂理中湯合五苓散)疏中益氣、辛淡化濕以治本;茵陳胃苓湯,法亦標本兼顧。此皆先瀉後補之...

《溫熱經緯》:[卷三]葉香巖外感溫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