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蜀——斑馬
出自《山海經》-《南山經》“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
風貍——蜂猴
南中有獸名風貍,如狙,眉長好羞,見人輒低頭。其溺能理風疾。
《酉陽雜俎》第十五卷提到壹種很萌的生物,叫風貍,棲息在高樹上,候風吹而移到其它樹上吃果子。傳說風貍火燒不死,刀砍不入,打之如打皮囊。用錘擊其頭數千下方死,但只要其口入風立即復活。它還有自己的小寶物哦,叫風貍杖,狀如草莖,長尺許,飛禽走獸隨指而斃。網上搜了壹下風貍的圖片,走的都是異獸style,青面獠牙,血盆大口,背上還背兩個翅膀的那種。但其實風貍的真身很萌,它就是蜂猴啊,
鬼車鳥——貓頭鷹
它的外貌特征是什麽樣的呢——“色赤,似鴨。”、“狀如鵂鹠,大者翼廣丈許。”、“身圓如箕,十脰環簇……每脰各生兩翅。當飛時十八翼,霍霍競進,不相為用,至有爭拗折傷者。”。
此鳥滴血為災,晝伏夜出,鳴聲醜惡難聽,見火光輒墮……嗯,聽起來有點耳熟呢……鬼車鳥只是壹種鸮形目猛禽,也就是……貓頭鷹!
山臊——鬼狒
山臊是傳說中西方深山中的似人怪獸,因鳴聲似“山臊”而得名。高僅壹尺余,赤身裸體,性不畏人。常捕蝦蟹往人燃的篝火旁炙烤,並偷食鹽以佐食。
山臊又形似猴,身被黑褐色長毛,頭長大,尾極短,眼黑而深陷……舊時稱之為山怪。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先看看玄幻版的山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