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試題是高考的重頭戲,有的同學經常會問,平時如何學好文言文才不至於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認為能註意以下幾點,學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沒什麽問題了。
第壹,要有相關的歷史知識。常言說,文史不分家。
每個人都是生活在壹個時代裏的,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必定會對他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了這個人所處的時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內涵。
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國強大,但楚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先疏遠屈原,後把他流放汨羅江,使其改革之誌不能實現,投江而死。了解了這段歷史,我們在理解《離騷》時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備相關的文化常識。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並且有許多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地演變。
如姓名和稱謂,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歷法和刑法,古籍註釋體例等八個方面所涉及的內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內容雖然不需要學生全部掌握,但平時學習中遇到的也應積累下來作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在文言文學習和考試中隨時調用。
第三,學會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們生活在當今社會,面對災難,會團結壹心,眾誌成城;面對醜惡,會抨擊、鞭撻;我們會同心抵禦外辱。
其實這種思想感情是壹脈相承的。面對外辱,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對百姓的困苦,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所以我們在學習古文時,應善於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壹起對比聯想,從而揣摩古人的思想,準確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實質。
第四,把握課本,紮實文言文基礎。平時的文言文學習,壹定要熟練掌握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點: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異讀字。
②詞義,包括古今異義、壹詞多義、詞類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復句。
第五,在學習壹篇文言文中應做到如下幾點:首先,整體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在整體把握課文上落實對段的理解;再次,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系上下文進壹步理解詞句;最後,在前三個條件的基礎上,進壹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總之,平時的學習能做到以上幾點就會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古文解釋老馬識途:老馬認識路。
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出自《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
遂得道。”老馬識途成語名稱老馬識途漢語拼音lǎo mǎ shí tú成語解釋途,路,道路。
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常用來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壹個山谷裏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 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裏走出山谷。
時間壹長,軍隊的給養發生困難。 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裏。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壹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麽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 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
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壹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出處《韓非子·說林上》.成語出處《韓非子·說林上》出處原文“管仲、隰(xi)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原文釋義雖然中原各國逐漸承認了齊國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邊遠地區的某些少數民族部落卻不理這壹套。
有壹天,齊桓公正與管仲議事,有人來報告說北方的壹個叫做山戎(róng)的少數民族又侵犯了燕國,劫奪糧食、牲畜和財物,燕國派人來求救了。齊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見,管仲說:“山戎經常騷擾中原,是中原安定的憂患,壹定要征服。”
齊桓公聽了管仲的話,親率大軍援救燕國。齊侯大軍到了燕園,才知山戎早就帶著搶到的人口和財物跑了。
管仲說:“山戎雖然跑了,但以後還會來騷擾。我們不如壹追到底,徹底打垮他們,實現北方的長治久安。”
齊桓公聽了管仲的意見,向北追擊山戎。燕國的君主燕莊公又對齊桓公說:“附近有個無終國(今河省玉田縣),與我們素有往來,他們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請他們給我們帶路,壹同攻打山戎?”齊桓公立刻派人帶著禮物去無終國求助。
無終國也派了壹支軍隊前來參戰。山戎的首領叫密盧,他聽說齊、燕、無終三國聯合討伐,知道打不過,就帶著壹些親信和金銀財寶向北方逃跑了。
來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齊桓公為了使山戎真正心服,傳令不許傷害山戎降兵和百姓。
山戎受到寬待,感激齊桓公。齊桓公問他們:“妳們的首領跑到哪裏去了?”他們說:“壹定是去孤竹國借兵去了。”
齊桓公決定跟蹤追擊,捉拿密盧,征伐孤竹國,徹底消除北方動亂的隱患。再說密盧逃到孤竹國,向國君答裏呵求援。
答裏呵派大將黃花率兵跟密盧前去迎戰齊軍,不料,黃花壹出陣就被齊軍打得大敗。黃花逃回去對答裏呵說:“齊候率軍前來,不過是要捉拿密盧,與我國毫無關系。
我看不如殺了密盧,與齊侯講和,方能保全我們自己”。另壹位大臣則獻計說:“北方有個地方叫‘旱海’,又稱‘迷谷’,那裏茫茫沙漠無邊,路途難辨。
如果能把齊軍引入‘迷谷’,不用壹兵壹卒,就能使齊侯人馬全軍覆沒。”黃花聽到這裏動了心眼。
於是去殺了密盧,割下了首級,直到齊侯軍中,獻上密盧首級,並稱答裏呵已經率軍逃跑,自己願歸順齊侯,為齊軍引路,追擊答裏呵。齊侯見黃花獻上密盧首級,便信以為真,率領大隊人馬跟著黃花向北追擊。
黃花在前面帶路,齊侯人馬隨後緊跟。進了沙漠,才拐了幾個彎就找不到路了。
茫茫無垠(yín)的黃沙,好似靜靜的大海,既分不清東西南北,也辨不出前後左右。齊桓公想找黃花來問壹問究竟是怎麽回事,但哪裏還有他的影子?這才知道中了黃花的奸計。
這時太陽已經下山,夜幕籠罩著大地,四周漆黑壹片,西北風壹個勁地刮,凍得士兵直發抖。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才發現人馬已零散不全。
齊桓公命令趕快尋找出去的道路,但大隊人馬轉來轉去,怎麽也走不出這個迷谷。這時,管仲猛然想起老馬大多認識歸途,便對齊桓公說:“老馬識途,無終國的馬很多是從山戎弄來的,不如挑選幾匹無終國的老馬,讓它們在前邊走,興許可以找到出去的路。”
齊桓公雖然將信將疑,但又沒有別的辦法,就同意試壹試。於是管仲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在前邊走,大隊人馬跟在後頭。
幾匹老馬不慌不忙地走著,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來的路上。大家死裏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謀。
從此,“老馬識途”也成為壹句廣為流傳的成語。齊軍走出迷谷,打敗了孤竹國,答裏呵和黃花也被亂兵殺死,孤竹國也就被滅了。
勝利之後,齊桓公對燕莊公說;“山戎、孤竹壹帶的土地足有500公裏之多,全送給您吧。”燕莊公急忙說;“那。
3. 知的文言文壹詞多義動詞1. (會意.小篆字形,從口,從矢.矢為箭表示可以傳遞得很快、可以傳遞到很遠 .”意思是:用口相傳的認識.本義:通過語言所獲得的認識)2. 同本義 [know][1]知,識也.——《玉篇》知汝遠來應有意.——唐·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心徹為知.——《莊子·外物》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史記·留侯世家》不知何氏女.——《後漢書·列女傳》沈帥百口保其無他.公(袁可立)曰:“吾固知其無他.”──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3. 又日知基所亡.汝亦知射.——宋· 歐陽修《歸田錄》不知幾千裏.——清· 彭端淑《為學壹首示子侄》知其不可而為之.——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風(知道情況);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曉軍事);知古今(識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滿足就不會招致羞辱);知命不憂(識天命者無憂慮)5. 懂得,了解,理會 [understand]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史記·李將軍列傳》食馬者不知.——唐· 韓愈《馬說》6. 又真不知馬.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韓愈《師說》不知禦.——明· 劉基《賣柑者言》知幸與不幸.——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竅(能見機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著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識趣(懂情意,善體貼);知高識底(說話、做事懂得掌握分寸)皎如白日,知公(袁可立)者宜莫如昌.——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8. 主持;管理 [administer]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知 越國之政.——《國語·越語上》夜開金殿看星河,宮女知更月明裏.——王建《溫泉宮行》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內外事(主持內政和外交事務);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貢舉(唐宋時特派主持進士考試的大臣)10. 識別;區別 [distinguish]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11. 又如:知時達變(識時務,善變通);知人則哲(能識別人的賢愚善惡就聰明)12. 賞識 [appreciate]含愁更奏綠綺琴,調高弦絕無知音.——盧仝《有所思》13. 又如:知愛(賞識喜愛);知器(賞識,器重);知遇(賞識;優待);知憐(賞識愛護);知重(賞識;看重)14. 要好 [be close friends]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楚辭·九歌》張勝相知.——《漢書·李廣蘇建傳》15. 又如:知慰(關心;撫慰);知契(知心投合)16. 感到,感覺,察覺 [perceive][君主]又損其生以資天下之人,而終不自知.——《呂氏春秋·情欲》識者固知.——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17. 參與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高、鮑將不納君,而立公子 角,國子知之.——《左傳·成公十七年》18.古通“折”.《大戴禮記·勸學》: “鍥而舍之,朽木不知.”《周禮·地官司徒下》:“三曰孝德以知逆惡.”孔穎達疏:“以孝德之孝以事父母,則知逆惡不行也.”俞樾雲:“‘逆惡’之事無取乎‘知’之,‘知’當讀為‘折’.名詞1. 知識 [knowledge][3]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論語·子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見;無知;通過努力學習,可以由無知轉化為有知3. 知覺 [consciousness]草木有生而無知.——《荀子·王制》死而有知,有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4. 知己 [bosom friend]絕賓客之知.——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李商隱《涼思》5. 又如:知心腹(親信)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wisdom;ability]故夫知效壹官.——《莊子·逍遙遊》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裏仁》汝多知乎?——《列子·湯問》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荀子·勸學》大知而察.——清· 劉開《問說》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說文解字》:知,詞也.從口從矢.陟離切.[3]。
4. 文言文的六大文言現象都有什麽文言文現象是指在文言文裏面出現的特殊句式、實詞虛詞的用法、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現象.壹、古今異義[1] 1、基本詞:這類詞古今詞義沒有什麽變化,容易理解.如人、馬、日、月、山、水等. 2、壹般詞(這是記憶的重點) (1)變詞.這類詞字形不同,讀音不同,意思相同.如:古文叫“冠”,現在叫“帽子”;古時叫“牖”,現在叫“窗”. (2)半變詞.這類詞字形相同,字音相同,詞義不同或古今詞義有細微差別.另壹種情況是單音詞變成了雙音詞. ①古今詞義不同的.如“走”“勸”等. ②古今詞義有細微差別的.如“購”“沐”“ 浴”等. ③單音節詞變為雙音節詞的.如“克——克服”“固——堅固”“衣——衣服”等. 二、壹詞多義:壹個詞有本意、引申義、比喻義這就造成了壹詞多義現象.如“兵”的本意是“兵器”,引申為“士兵”,再引申為“軍隊”,又引申為“兵權”,進壹步引申為“戰爭”,還引申為“戰略戰術”.有時壹個詞的幾個意思並存於壹篇文章中,給我們閱讀造成了困難. 三、假借義(通假字). 1、音同形似.如“直→值”“禽→擒”等. 2、音不同,但有相同的聲母或韻母.如“內→納”“見→現”等. 3、音同形不同.如“要→邀”“裁→才”“有→又”等. 註意:通假字是單向通,不是雙向通.如“要通邀,邀不通要”. 四、詞類活用. 1、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先軫朝”中的“朝”,“師勞力竭”的“竭”等. 2、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如“以閑敝邑”的“閑”等. 3、意動用法.如“秦不哀吾喪”的“哀”等. 4、名詞作狀語.如“且使遽告於鄭”的“遽”等. 5、動詞、形容詞用作名詞.如“是說也,人常疑之”的“說”等. 6、其它.“用心壹也”的“壹”用作形容詞“專壹”,“以乘為先”的“乘”用作數詞“四”,“駑馬十駕”的“駕”用作量詞等. 虛詞 壹、分清虛實.文言虛詞除了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還包括代詞.某個詞既可以是虛詞,又可以是實詞.如“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的“顧”是動詞“探望”的意思,是實詞;“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的“顧”是“難道”的意思,是虛詞中的副詞. 二、辨明詞義.虛詞很多是多義的,要看它在句子裏的作用確定它的詞義.如“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第壹個“之”是助詞“的”,第二個“之”是代詞“他”,代蘇邁.“誰為大王為此計者”第壹個“為”是介詞“給”“替”的意思,第二個“為”是動詞“出”“作”的意思. 三、通曉古今詞義變化. 1、有些文言詞語已經完全消失.如“夫” 蓋”等. 2、有的意義和用法發成了變化.如“所以”,在文言裏表示原因,現在表示結果了. 3、有些改用了別的詞.如“於”在文言裏能起多種介紹作用,現在分別用“在”“向”“到”“對”“從”“同”“給”“比”“被”等介詞代替了;結構助詞“之”,改用“的”等. 文言文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特殊句式. 壹、判斷句.文言文主謂語之間壹般不用判斷動詞“是”. 1、……者,……也.如“亞父者,範增也.” 2、……,……也.如“我,子瑜友也.” 3、……者,…….如“博雞者,袁人.” 4、……,……者也.如“牡丹,花之高貴者也.” 5、主語,謂語.如“劉備天下梟雄.” 6、用“乃”“即”“為”“皆”“則”等表示判斷.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我為趙將.” “環村居民皆獵戶.”“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 7、用“是”表示判斷(文言文中很少用).如“斯是陋室.” 二、省略句.文言文有些句子往往省略某些成分. 1、省略主語.“(武陵人)便舍船,從口入.” 2、省略賓語.“權起更衣,肅追(之)於宇下.” 3、省略謂語.“壹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4、省略介詞.“亮躬耕(於)隴畝.” 三、倒裝句. 1、賓語前置. (1)疑問代詞作賓語時要放在動詞或介詞前面.,如“大王來何操”的“何”. (2)在否定句中,帶有否定詞“不”“未”“莫”時作賓語的代詞要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的“余”. “臣未之聞也”的“之”. 2、定語後置.如“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人馬燒死者甚眾.” 四、被動句. 1、形式上有表被動的標誌(介詞“於”,動詞前用“受”“見”“被”“為”“為……所”).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受制於人”,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等. 2、形式上沒有被動的標誌,只能從意念上去理解.如“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可以被鏤刻空.)“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兵受挫,地被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