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是清朝第11任皇帝,也是清軍入關後的第9任皇帝。起止於光緒元年(1875)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期間發生了重大事件,包括甲午戰爭、戊戌變法、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等。
光緒皇帝壹生被慈禧太後挾持,從未握有實權。1898年,光緒皇帝推行戊戌變法,但遭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保守派的抵制,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後囚禁在中南海瀛臺。整個改革只持續了103天,所以被稱為“百日改革”。1908年,光緒皇帝在慈禧太後去世的前壹天去世,享年38歲,葬於清西陵清崇陵。
擴展數據
年號的由來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和當代日本用來記錄年份的壹種名稱(也可作為年份)。壹般由君主發起。先秦到漢初沒有爵位,最早是漢武帝即位後創制的。開國年號為建元。從此形成了壹個體系。
年號起源於古代中國新君主登基的時候。為了區別前任君主,新君主重新計算了在位年限制度。西漢武帝即位,在年號前加壹個紀念名,是中國古稱謂的開始。據清代趙翼《二十二史註》考證,年號最早創制於漢武帝十九年,年號為“建元”(140-135)。
《漢書》中記載,當年十月,漢武帝外出打獵,捉到壹只麒麟——白麟。他的大臣們認為這是壹件吉祥和值得紀念的事情,並建議用它來記錄年份,所以他將這壹年命名為“元壽”,並將這壹年(公元前122年)稱為元壽元年。然而,六年後,他在山西汾陽得到了壹個鼎。大臣們認為這是壹個吉祥的神,並建議它用於約會,所以他把年號改為“丁原”,並把這壹年稱為丁原元年。
年號系統起源於中國。後來的新羅、朝鮮、7世紀後期的日本、10世紀的越南都因為中國的影響開始使用年號。古代越南,大韓帝國時期的朝鮮,建國初期的朝鮮和蒙古都受到中國的影響。
百度百科-光緒
百度百科-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