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玉鉤斜路”,陸死後靈柩暫時留在雙林寺,位於阜成門外的二裏溝,與納蘭《陸水閣雜記》中明朝葬宮人的“靜樂堂”相距甚遠。完全可以稱之為“玉鉤斜路,壹般消化,草在夕陽下”。(這裏解釋為“故宮斜在咫尺,就像這裏的林爽佛寺,苦於野草和夕陽。”,正確時普通。)
“再來壹次”的典故也用在普通情侶之間。所謂“密誓”並不是“密誓”,將其解讀為與傳說中的堂妹私下宣誓是不合理的(見《長恨歌》,其中也描述了明太祖與貴妃相見的誓言)。後世大多評判納蘭用典故的準確性,那麽像“喪”“團圓”這樣的詞怎麽能用在沒有夫妻的人身上呢?所以這篇文章悼念妻子是正確的。
《林彪筆記》出得晚,表哥說有淵源。蘇是民國人,他的考證很牽強。後人所說的“表親之事”在正史中是沒有根據的,野史也沒有多少依據。中華書局《飲水詞註》和上海古籍《納蘭詞註》均將該詞的悼念對象定為陸,研究者多持相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