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2006年6月-11頁面被瀏覽230次。
翁同龢(1830—1904)曾被康有為譽為“中國改革第壹良師”。他是壹位偉大的政治家,也是壹位偉大的書法家。
半畝園是常熟趙家的圖書館,背靠山溪,亭臺花木,廊下石湖,妳的竹影搖曳。環境優雅,正好適合文人雅士收藏。1872至1874年間,翁同龢因丁擔心回鄉而暫時閑著,於是常熟及周邊地區的文人聚集於此,邀翁暢談書法。妳能拒絕真是太好了,翁同龢也會把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全盤托出——
翁同龢認為,秦漢時期,最好的書法家少之又少。他推崇蔡邕,《魯君北》寫的是“豪邁,爽如神力”。我也很佩服鐘遊,比如“雲鶴遊天上,人潮戲海裏”。隋唐以後的著名書法家中,翁同龢特別推崇顏真卿的書法,多寶塔工整嚴謹,用筆有力;《家廟碑》剛柔並濟,針藏棉中;《爭座》流暢,滾動良好。“顏”字的誕生,使中國的標語牌、匾額呈現出新的描述,“顏”字的風格體現了唐代的繁華氣息。翁同龢也認為懷素筆動龍蛇,氣勢磅礴,傳神不可分,是學習草書的典範。
清末,學習秦漢官印和北方碑刻的風氣越來越盛。翁同龢認為學碑更多的是學它的氣勢,而不是它的形狀。學習碑文的態度應該是“博采眾長”而不是“壹心壹意”,這樣才能培養出很多人組成自己的家庭。
翁同龢認為,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人,要掌握兩把鑰匙:發行和寫作。關於詞的結構和構成,“初學者要學分配,但求公平;知道正義是對的,就要追求危險;當妳身處險境時,妳會得到平反。”這些話已經體會到了否定之否定的含義。翁同龢還強調:“橫筆畫也是書法家的壹把鑰匙。”至於落筆,“必曲折巧”,“必懸臂,筆勢開”。並指出寫作的通病是“不在寫作處停頓”,“不停頓會使整個字結構散亂飄散,立起來”。“落墨時要註意圓潤和力度”,“若講倒正法,要控虛和合”,字的結構可以“剛柔並濟”。
翁同龢還強調成熟的書法要有“氣”和“勢”。氣勢大,體現在長度的構成上,氣勢小,體現在點和筆畫的結上。結構要硬,“書貴,薄而硬,靈明。”硬度與手腕運動有關。“腕無力,寫不出好書”,而筆紮實,腕有力。
翁同龢認為臨摹古帖與研究書法理論相輔相成。“名家之書左右,各方面皆有法度。沒有墨池的筆zzzz是不可能造成這種局面的。”發帖的時候不要忘了看理論這本書。只有不斷吸收前人和當代人關於書法的經驗,書法才能日臻完善。他研究書法理論,直追元代孫、、趙孟頫,還推崇包的《易易》。
說話很隨意,很悠閑,壹句話就讓聽者服氣。隨著鴻雁傳書,翁半畝園談書,影響著遠遊常熟的人們。很快,北京的有識之士也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