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木通簡介

木通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木通的別名 7 來源及產地 8 植物形態 9 生境 10 采制 11 性狀 12 性味 13 功能主治 14 木通的用法用量 15 使用註意 16 化學成分 17 木通的藥理作用 18 附註 19 木通中毒 19.1 不良反應機制 19.2 臨床表現 19.3 治療 20 木通的藥典標準 20.1 品名 20.2 來源 20.3 性狀 20.4 鑒別 20.5 檢查 20.5.1 水分 20.5.2 總灰分 20.6 含量測定 20.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20.6.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20.6.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20.6.4 測定法 20.7 木通飲片 20.7.1 炮制 20.7.2 鑒別、檢查 20.7.3 性味與歸經 20.7.4 功能與主治 20.7.5 用法與用量 20.7.6 貯藏 20.8 出處 21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木通的方劑 2 用到中藥木通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木通 1 拼音

mù tōng

2 英文參考

Akebia quinata Decne. [朗道漢英字典]

aristolochiae lignum [朗道漢英字典]

caulis akebiae [朗道漢英字典]

Rajania quinata Thunb. [朗道漢英字典]

akebiae,caulis,caulis hocquartiae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aulis Akebiae (拉)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akebia stem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木通

木通為中藥名,出自《藥性論》[1]。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三葉木通Akebia trifoliate (Thunb.) Koidz. 或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e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 的幹燥藤莖[2]。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Caulis Akebiae (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akebia stem(《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木通的別名

通草、八月炸藤[1]

八月紮

7 來源及產地

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或三葉木通A. trifoliata (Thunb.) Koidz.白木通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的莖[1]。主產四川、湖北、湖南、廣西等地[1]。

8 植物形態

落葉木質藤本。三出復葉;小葉卵圓形、寬卵圓形或長卵形,先端鈍圓、微凹或具短尖,邊緣淺裂或波狀;葉柄長6~8cm。花序總狀,腋生,長約8cm;花單性;雄花生於上部,雄蕊6;雌花花被片紫紅色,具6個退化雄蕊,心皮分離,3~12。果實肉質,長卵形,成熟後沿腹縫線開裂。種子多數,卵形,黑色。花期4~5月,果熟期8月。

9 生境

生於山坡、灌叢或溝邊。

10 采制

夏、秋季采收莖藤,曬幹。

11 性狀

莖圓柱形而彎曲,直徑1~2cm。表面灰棕色,粗糙,節不明顯。質堅實,斷面不整齊,皮部較厚,黃棕色,木部黃白色,導管束作放射狀排列,髓小。味苦澀。

12 性味

苦,微寒。入心、小腸、膀胱經。[1]

13 功能主治

清心降火,利尿,通乳。治口舌生瘡,喉痹咽痛,心煩不眠,尿赤澀痛,淋病,風寒濕痹,水腫,乳汁不通。[1]

14 木通的用法用量

煎服:3~6g[1]。

15 使用註意

孕婦慎服[1]。

16 化學成分

木通和三葉木通莖均含豆甾醇、β谷甾醇和β谷甾醇葡萄糖苷[1]。木通莖還含多種木通皂苷(苷元為常春藤皂苷元和齊墩果酸)及白樺脂醇、內消旋肌醇等[1]。

17 藥理作用

木通浸劑口服有利尿作用,木通皂苷有中樞抑制、解熱及較弱的鎮痛作用;木通皂苷元對大鼠有抗炎作用[1]。

18 附註

同屬植物木通A.quinata (Thunb.) Decne.和白木通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的莖藤同入藥。

19 木通中毒

木通又名苦木通、馬木通、附通子、薄木通、通草、菖藤、王翁、萬年、地海參、三葉木通、丁文、附支等。屬利水通淋藥。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葉木通和白木通的莖藤,臨床上應用的木通有三類,依毒性由大到小為木通、川木通和三葉木通。含有多種木通皂苷及胡蘿蔔苷、β壹谷甾醇、白樺脂醇等。主要藥理作用有利尿,抗細菌,抗真菌。[3]

19.1 不良反應機制

其毒性成分如木通甲素(馬兜鈴酸)、木蘭花堿和木通皂苷。過量的馬兜鈴酸致內臟血管發生病變,有出血竈形成並發生水腫,腎臟供血障礙,引起腎小球壞死,還可損害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木通中含有較多鉀離子,尿毒癥本身排鉀困難,鉀不能排出體外,產生高鉀血癥。內服川木通中毒量為60~90g,關木通為30~60g。[3]

19.2 臨床表現

中毒潛伏期為3~6h,壹次大量或幾次服用可引起急性腎衰竭。早期可出現頭昏、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腹脹,隨病情發展出現水腫、尿頻、尿急、少尿、無尿、血壓上升、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腎功衰竭的表現。[3]

19.3 治療

木通中毒的治療要點為[3]:

1.及時洗胃、導瀉,用2%藥用炭灌胃,阻止毒物吸收。

2.對癥治療:出現腎損害時,按急性腎衰處理,限制液體輸入量和蛋白質攝入量,補充能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糾正酸中毒,口服碳酸氫鈉5~10g堿化尿液,出現高鉀血癥者可給予葡萄糖加胰島素靜脈點滴或給予5%碳酸氫鈉250ml靜滴,及其他對癥治療。

3.必要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20 木通的藥典標準 20.1 品名

木通

Mutong

AKEBIAE CAULIS

20.2 來源

本品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三葉木通Akebia tri foliata

(Thunb.)Koidz.或白木通Akebia tri oliata (Thunb.)Koidz.ar.australis(Diels)Rehd.的幹燥藤莖。秋季采收,截取莖部,除去細枝,陰幹。

20.3 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常稍扭曲,長30~70cm,直徑0.5~2c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外皮粗糙而有許多不規則的裂紋或縱溝紋,具突起的皮孔。節部膨大或不明顯,具側枝斷痕。體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皮部較厚,黃棕色,可見淡黃色顆粒狀小點,木部黃白色,射線呈放射狀排列,髓小或有時中空,黃白色或黃棕色。氣微,味微苦而澀。

20.4 鑒別

(1)本品粉末淺棕色或棕色。含晶石細胞方形或長方形,胞腔內含1至數個棱晶。中柱鞘纖維細長梭形,直徑10~40μm,胞腔內含密集的小棱晶,周圍常可見含晶石細胞。木纖維長梭形,直徑8~28μm,壁增厚,具裂隙狀單紋孔或小的具緣紋孔。具緣紋孔導管直徑20~110(220)μm.紋孔橢圓形、卵圓形或六邊形。

(2)取本品粉末1g,加70%甲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水l0ml使溶解,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3次,每次l0ml,合並乙酸乙酯液,蒸於,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木通苯乙醇苷B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30: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0.5 檢查 20.5.1 水分

不得過10.0%(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Ⅸ H第壹法)。

20.5.2 總灰分

不得過6.5%(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Ⅸ K)。

20.6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Ⅵ D)測定。

20.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磷酸溶液(35:65:0.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30nm。理論板數按木通苯乙醇苷B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

20.6.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木通苯乙醇苷B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20.6.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約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45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4ml,置10ml量瓶中[4],加70%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20.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幹燥品計算.含木通苯乙醇苷B(C23H26011)不得少於0.15%。

20.7 木通飲片 20.7.1 炮制

除去雜質,用水浸泡,泡透後撈出,切片,幹燥。

本品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片。外表皮灰棕色或灰褐色。切面射線呈放射狀排列,髓小或有時中空。氣微,味微苦而澀。

20.7.2 鑒別、檢查

(水分) 同藥材。

20.7.3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心、小腸、膀胱經。

20.7.4 功能與主治

利尿通淋,清心除煩,通經下乳。用於淋證,水腫,心煩尿赤,口舌生瘡,經閉乳少,濕熱痹痛。

20.7.5 用法與用量

3~6g。

20.7.6 貯藏

置通風幹燥處。

20.8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