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豇豆 補腎健胃的豆中上品
李時珍稱豇豆”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備用最好,乃豆中上品。中醫認為,豇豆有健脾補腎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尿頻、遺精、白帶以及瀉痢等癥。《本草綱目》中說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營血,生精髓,止消渴,止逆,瀉痢,通小便。”
二、土豆 十全十美的益腎食物
土豆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熱能。甚至有人說,人只靠土豆和全脂牛奶就能維持生命和健康。中醫認為,土豆有和胃調中,益氣健脾,強身益腎,消炎,活血消腫等功效,能輔助治療消化不良,習慣性便秘等癥。
三、山藥 菜食兩用的“食物藥”
山藥營養豐富,不僅是食用的佳菜,還是滋補的佳品。中醫認為,山藥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雖然可以滋補很多臟器,但是以補腎為主,經常食用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
四、南瓜 健腎補血的妙品
國際上普遍認為南瓜是特效的保健菜。清代名臣陳修園曾說:“南瓜為補血之妙品。”而慈禧太後也經常食用南瓜。中醫認為,南瓜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降糖止渴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南瓜中的果膠幫助肝、腎功能減弱的人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五、蓮藕 補心益腎的靈根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藕為“靈根”。而在清朝,藕更被欽定為禦膳貢品。中醫認為,生藕有清熱除煩、涼血止血、散痰止嘔、補脾開胃的功效;熟藕就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補心益腎、益氣養血、健脾止瀉的功效。
六、芋頭 補氣益腎的良藥
中醫認為,芋頭有補氣益腎、填精益髓、開胃生津、消炎鎮痛等功效,適用於胃痛、痢疾、慢性腎炎等癥。
七、韭菜 補腎壯陽的起陽草
韭菜在藥典上有“起陽草”之稱。韭菜性溫熱,並且含有生物堿、皂甙等成分,常食可治腎陽虛所造成的腰膝冷痛、陽痿遺泄,婦女白帶等癥。陽春時節的韭菜功效最佳,本草綱目中就說:“正月蔥,二月韭”。因此在農歷二月份,我們壹定要抓住機會,好好吃韭菜。
八、胡蘿蔔 平民的人參
胡蘿蔔在元朝時引入中國,因此得名胡籮蔔。它含有多種胡蘿蔔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被稱為“平民人參”。荷蘭人甚至把它列為“國菜”。中醫認為,胡籮蔔具有補肝明目,壯陽補腎之功效,可用於腸胃不適、便秘、夜盲癥和性功能低下等癥。
九、香菇 補腎健脾的山珍
經科學測定,香菇的營養價值超過所有蔬菜,是四季可食的健康食品,在美國被譽為“上帝的食品”。中醫認為,香菇有補肝腎、健脾胃、益氣血、美容顏的功效。經常食用可以幫助腎臟保證新陳代謝正常,減少腎功能內多余水分的積存。
十、紫菜 補腎的“營養寶庫”
紫菜是壹種海洋蔬菜,歷來被養生家推崇。紫菜的蛋白質、鐵、磷、鈣、核黃素、胡籮蔔素等含量在各種蔬菜中均排名前列,被譽為“營養寶庫”。中醫認為,紫菜具有化痰軟堅,清熱利水、補腎養心的功效。適用於甲狀腺腫、水腫、慢性支氣管炎、淋病、腳氣、高血壓、腎虛引起的耳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