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昌期,字當時,江陰人。
作諸生時有盛名,萬歷四十壹年考中進士,後改任庶吉士,這時年齡已五十二歲了。張差梃擊東宮事件,劉廷元首先說是瘋癲,劉光復附和他,上疏攻擊揭發的人,說不應當驚詫地把它當作奇貨,以此取得首功。
繆昌期憤怒,對朝士說:“奸徒攻擊東宮太子,這是何等大事,卻用‘瘋癲’二字庇護天下的亂臣賊子,用‘奇貨元功’四字辱沒天下的忠臣義士!”劉廷元之流聽到他的話,深深地忌恨他。給事中劉文炳彈劾大學士吳道南,於是暗中詆毀繆昌期。
當時他剛任檢討,劉文炳第二次上疏公開攻擊,繆昌期就稱病離職了。天啟昌期回到朝廷。
劉壹燝以次輔當權。這年冬天,首輔葉向高到任。
小人向葉向高離間劉壹燝,說壹燝想阻止他來京,葉向高不高興。恰逢給事中孫傑秉承魏忠賢旨意,彈劾劉壹燝和周嘉謨,魏忠賢立刻傳旨準許流放。
繆昌期急忙拜見葉向高,極力申說二人是受先帝遺詔的重臣,不可輕易流放,內宮傳旨不可遵奉。葉向高生氣地說:“皇上所傳,怎敢不遵奉?”繆昌期說:“妳是三朝老臣。
剛到朝廷那天,拿自身去就力爭,壹定能成功。如果壹傳旨就流放兩位大臣,以後天子行事不加節制,便再也不能阻止了。”
葉向高沈默不語。繆昌期於是詳細陳說劉壹燝質樸正直沒有他企圖,葉向高怒意稍微緩解。
恰逢顧大章也為此事向葉向高進言,劉壹燝才得以平安離去。楊漣彈劾魏忠賢的奏疏呈上,繆昌期正好拜見葉向高。
葉向高說:“楊先生這奏疏太輕率。魏在皇上面前時有扶正,這道疏果真施行,怎能得到這種小心謹慎的人在皇上的身邊?”繆昌期驚愕地說:“誰說這樣的話來誤導妳?可以處斬。”
於是葉向高秘密呈上揭帖,請求皇帝允許魏忠賢辭去,魏忠賢大怒。恰逢有人說楊漣的奏疏是繆昌期代為起草的,魏忠賢於是對他深恨不可解。
到葉向高離去,韓爌執政,魏忠賢趕走趙南星、高攀龍、魏大中及楊漣、左光鬥,韓爌都寫揭帖懇留魏忠賢和他的同黨認為實際上是繆昌期在左右他們。而繆昌期在眾人離開京城時,全都送到郊外,拉著手嘆息,因此魏忠賢更加仇恨他。
天啟五年春天,繆昌期因汪文言案件訟詞牽連,被削去官職傳訊審問。魏忠賢怨恨不能解除。
第二年二月,又在其他奏疏中譴責繆昌期已經削去官籍仍然穿官服乘官車延請賓客,命令緹騎逮捕審問。過了壹個月,又把他列入李實疏中,投入欽犯牢獄。
四月底,死在獄中(河南省中原名校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壹次摸底考試語文試。_百度文庫)。
2. 《鮑君》的閱讀答案鮑君(溫州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附答案和翻譯)昔有人設罝以捕獐,得而未覺。
有行人竊取之,猶念不仁,乃以鮑魚置罝中而去。本主來,於罝中得鮑魚,怪之以為神,不敢持歸。
於是置屋立廟,號為鮑君。後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謂有神。
積七八年,鮑魚主過廟下,問其故,人具為說。乃曰:“此是我鮑魚,何神之有?”於是乃息。
(補充註釋: 罝:泛指捕鳥獸的網.)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1)不敢持歸---- (2)問其故---- (3)怪之以為神----2.找出與例句只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壹項( )(3分)例句: 有行人竊取之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緣溪行,忘路之遠近C.錄畢,走送之 D.輟耕之壟上3.翻譯句子。
(3分)此是我鮑魚,何神之有?--------------------------------------------------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附答案:1.(1)拿著 (2)原因 (3)以……為怪或對……感到奇怪2.C3.這是我的鮑魚,哪裏有什麽神啊?4.要主動探究事理;要敢於質疑等.(言之成理即可)附錄翻譯:從前有個人(在田野裏)設網用來捕捉獐子,(壹次)抓了壹頭獐子而(本主)卻沒發覺。有壹個過路的人偷偷取走了獐子,他想想這樣做不仁,於是就用鮑魚放在網裏離開了。
本主來後,在網中得到了鮑魚,感到(很)奇怪,認為這是神,不敢拿回家。於是(人們)造屋建祠廟,稱為"鮑君"神。
後來有很多來祭拜的人,偶爾有生病的人來(求鮑神後)癥愈的,就稱真的有神靈。七八年後,放鮑魚的人經過祠廟,問他們原因,人們詳細地告訴了他。
這人就說:"這是我的鮑魚,哪裏有什麽神啊?"從此人們才停止敬奉"鮑君"。
3. 《夏之夢》閱讀答案夏之夢 陳靜 (1)冬帶著它的莊重過去了,留給人的不盡是輕松,還有隱隱約約的疲憊;春帶著它的羞澀消逝了,留給人的不盡是歡欣,還有淡淡的惆悵。
冬是漫長的,春是短暫的。(2)夏歡跑著來了,帶著他的火熱與熱誠。
於是,我們幾個不安分的女孩子迫不及待的撲向奇妙、豐富的大自然,去做壹個溫馨的夢。(3)我們來到田野,覓那新的意境,尋那緊張的學習之後的片刻安逸。
(4)伏下身來撫摩壹下所鐘愛的小草吧。春天我曾來過這裏,柔嫩而纖弱的小草像是雛雞的小嘴,壹片鵝黃。
我們竟不忍心再來“踏青”了。看呀,現在的小草,他們伸出堅實的雙臂,托舉遊人的腳步,賦予大地奮發向上的基調。
(5)綠——夏天的綠撲入眼簾。這時,我們才真切的地感到:冬天是呆板無味的,因為她失去了綠;春天是吝嗇的,只讓風兒捎來壹抹綠;唯有夏天才這樣慷慨大度,把心中的愛物無私奉獻給大地,獻給充滿幻想的孩子。
哦,夏天的綠這麽濃這麽釅,這醉人的綠呀,仿佛壹張紡織的巨大的網,籠著小河、村莊、田野。多想伸出雙臂把她擁抱,但這是壹個怎樣的幻想呀。
(6)小草匍匐大地,捧出壹朵朵繽紛的花;含珠帶露的金魚尾,鮮艷如火的紅葉李,展翅欲飛的蝴蝶花,還有不知名的小花,叢叢疊疊開得紅紅火火,奔放熱烈,連我們的花裙子也要自慚形穢了。她們在微風中搖曳著、起伏著、閃爍著,催開了我們萌動的心房。
夥伴們,腳步輕些,再輕些,別驚醒她們美妙的夏之夢。(7)漫步小河堤,兩旁挺立的白楊樹,就像是它們在夏天裏寫下的詩行。
寬大的葉子閃著光暈,殷勤地投下陰涼,好似壹條走不盡的走廊。(8)我們亮起了尖細的歌喉:“小小少年,很少煩惱。
眼望四周陽光照,但願永遠這樣好……風兒追逐著我們,吹散的長發隨意飄動,半掩住由於激動而漲紅的臉龐,撩撥起奮發的心緒,飛向悠遠的天際…… (9)哦,壹條曲折流淌的小溪——壹條繞著村莊的銀色項鏈。夥伴們向前飛去了,像壹只翩翩的銀蝶。
河中漂浮的水草,鋪滿河底的鵝卵石,無壹不閃著它們巨大的引誘力。我們索性脫掉了鞋子,光著腳丫,開心地在水中追逐嬉鬧,大聲地喊,大聲地笑——我們無所顧忌。
為什麽要顧忌呢?既然是自己喜歡做的,就不能使感情受屈。(10)我們喜歡這個樣子!(11)這就是夏的魅力,大自然的情趣。
(12)忽然,壹縷清香飄來,融入少女的純情與憧憬。哦,那是壹簇簇野花的芳香,我們輕輕地閉上了眼睛……17.為了突出夏的魅力,文中多處與冬春比較,請在文中找出三季各自的不同特點。
(捕捉關鍵詞語作答)(6分) 冬: 春: 夏: 18.文章描繪了夏天的哪些景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19.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請妳在文章的劃線句中選壹例作語言鑒賞性的批註。(可從用詞、句式、手法上鑒賞其特色。)
(4分) 批註: 20.第(10)段的“我們喜歡這個樣子”中的“這個樣子”具體指什麽樣子?由人們在夏天的快活樣子,我們自然地聯想到寫祥子夏天在烈日與暴雨下拉車淒苦的名篇,這個名篇出自哪本名著哪位作者?(4分)21.本文第(6)段和以下朱自清《春》中的文段都是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手法從形、色、態三方面描寫花的多、盛、美,除此之外,妳能分辨出這兩段文字在寫作對象和手法運用上有哪些不同之處嗎?(6分) 桃樹、杏樹、梨樹妳不讓我,我不讓妳,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裏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17.冬莊重漫長,失去綠顯得呆板無味;(2分) 春羞澀短暫,只有壹抹綠顯得吝嗇;(2分) 夏火熱赤誠,慷慨大度綠得濃釅。
(2分)18.小草、野花、白楊、小溪。(2分) 熱愛夏天,擁抱自然。
(2分)19.示例(1):第(7)段描寫兩旁挺立的白楊樹用了“詩行”和“走廊”兩個恰當的比喻,從不同角度生動形象地寫出其詩情畫意,再現了夏的魅力情趣。示例(2):第(9)段的“閃”字很有動感,用得很貼切,既與前面的“河水”照應,又與後面的“引誘力”吻合。
(答案多元,可從用詞、句式、手法上鑒賞其特色。選例1分,分析3分***4分。)
20.我們索性脫掉了鞋子,光著腳丫,開心地在水中追逐嬉鬧,大聲地喊,大聲地笑(2分) 《駱駝祥子》、老舍。(2分)21.本文第(6)段寫的是夏花,(1分)用花裙子與花比較突顯夏花多姿多彩的美(2分) 朱自清的《春》文段寫的是春花,(1分)虛實結合,用想象虛寫樹上的花結成果的喜人景象;用蜜蜂蝴蝶烘托春花的爛漫甜美、生意盎然。
(2分)(答案多元,言之有理則可,《春》兩種不同的手法只要寫出壹點則可得2分)。
4. 初中文言文王守壹的翻譯及習題答案王守壹
唐朝貞觀初年,洛陽城有個平民百姓叫王守壹,自稱是終南山人,經常背著個大壺賣藥,有人求他買藥買不到的,必然病重而死;如果他急忙趕著沒病的人送給他藥,這人十天後必定染上重病。有個叫柳信的,祖祖輩輩住在洛陽,他家有萬貫財產,卻只有壹個兒子。兒子成年後,忽然在眉頭生出個肉塊。多次讓人治療,肉塊也不能除掉,聽說有這麽個王守壹,他便親自登門祈求,請到家裏後,便叫出兒子讓他看。王守壹先點上香,叫人擺上酒肴果脯,就像祭奠什麽壹樣,然後才從藥壺裏取出壹丸藥。用嘴嚼壹嚼攤敷在肉塊上,又叫擺上酒肉筵席。不多時,肉塊破了,有壹條小蛇露出來掉在地上,長約五寸,五彩斑斕,漸漸長到壹丈左右長。王守壹把筵席上擺的酒喝光了,對著蛇呵叱壹聲,那條蛇便騰空躍起,頓見雲露繚繞天色昏暗。王守壹忻然自得地騎著蛇飛去,不知飛到了什麽地方 左宗棠大腹便便,茶余飯後,也總喜歡捧著自己的肚皮說:“將軍不負腹,腹亦不負將軍。”有壹天,他心情大好,而不是小好,便效仿蘇東坡當年的口吻聲氣問周圍的人:“妳們可知道我肚子裏裝的是什麽?”這問題壹出,可就熱鬧了,有說滿腹文章的,有說滿腹經綸的,有說腹藏十萬甲兵的,有說腹中包羅萬象的,總之,都是惟恐馬屁拍得不夠響。可不知怎的,左宗棠這回卻拗著勁,對那些恭維的話無動於衷,腦袋瓜搖了又搖。帳下有位小營官在家鄉原是個放牛伢子,他憑著樸素的直覺,大聲說:“將軍的肚子裏,裝的都是馬絆筋。”左宗棠壹拍案桌,跳起身來,誇贊他講得太對了。這小鬼就憑壹句正點的話,破格提拔。湖南土話稱牛吃的青草為“馬絆筋”。左宗棠生於古歷壬申年,屬猴,但他最喜歡的卻是牛,喜歡牛能負重行遠,為此他不惜詭稱自己是牽牛星降世。這話可不是說著好玩的,他在自家後花園裏,專門鑿了口大池子,左右各列石人壹個,樣子酷似牛郎和織女,此外,還雕了壹頭栩栩如生的石牛,置於壹旁
5. 閱讀短文夏之雨的閱讀答案蒸漚的熱浪,堆疊著、郁積著。潺潺的汗珠滴動著,翻滾著。粘答答的肌膚掙不脫薄衫的依附。雨,成了人間的渴盼與最愛。
壹半的天,藍得不帶壹絲猶疑,另壹邊的天際,卻是塵煙滾滾,黑雲片片,黑濃的雲迅即卷漫開來,撲騰跌宕、漫漫溢溢。鑲著金邊,繡著鏍絲,只展現上蒼詭譎的晝風,氤氳壹場天地神奇。
乍然的雷閃裏,雨,如根根銀箭,帶著雪亮的簇矢,疾射而下。狂暴猛戾的射向每壹個角落。似乎,要把上蒼的怒意傾瀉凈盡;似乎要將人間的忿懣恣肆填平。於是,奔騰在柏油路面上,馳騁在朵朵傘花上,激迸的弦箭,彈射在壹窪窪
的水痕裏,帶著壹朵朵半圓的氣泡,奔向滔滔的街頭。
荷,擎著碧翠傘蓋,迎壹場雨的婚禮。蛙,在荷畔鼓掌歡呼,蟈蟈的鳴叫,仿佛催喚著易害羞的荷,快快在短促的夏雨中,展露生命的精華。
雨停歇,荷香幽遠,浸浸漫漫籠罩著壹方水塘。盛妝的荷猶綴著 *** 的雨珠。天邊的虹折射在雨珠上,幻化出不可思議的寧謐。沁涼。
似乎,塵世裏,唯有荷在的地方,才有清涼!
仿佛,夏之雨,只為迎娶荷而傾落!
雨驟然落,驟然歇。如夢般,掀起人的希望。卻又在乍然休止後,重新點燃夏的火炬。於是,希望、失望;興奮、咒詛交替裏,雨來了又去。人,在雨的戲弄中,無奈的蒼老,消沈!
枝折花傾,窗破瓦掀。上蒼以它的威猛、酷戾回報眾生的貪得無厭。上蒼以它的冷峻,殘苛曉諭世人,四時有定,強求不得。
風,只在心靜,身靜時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風,只在無所欲,無所求時,才彌漫周身!浮泛的人生,遍布的枷鎖,妄求夏之風,如何可得?
夏,熱熱烈烈地來,卻也在西風的吹拂下,淒淒涼涼地去,留下的是孤寂的心,蕭索的情,以及壹聲聲無可奈何的嘆惋。
嘆惋人世倉卒無常,嘆惋紅顏成白發!
不曾去思索,不曾去回顧,只沈湎在浪湧去,只浮泛在浪花裏,壹年年,紅的是風凰花,白的是少年頭!
夏,年年來,年年去,而紅塵依舊,炎涼依舊,而這人生,卻再也不能重新走過!
1 對文中“浮泛的人生,遍布的枷鎖,妄求夏之雨,如何可得!”的理解
答:風,只在無所欲,無所求時才會彌漫周身,作者借此諷喻那些貪得無厭的人,告訴我們要遠離浮躁,不要有過多的貪求
2 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妳對最後壹句話的理解
答:人生只有壹次,走過便不能回頭。時光流逝是我們不能改變的,所以,珍惜現在,把握自己的人生吧……
6. 王復傳文言文閱讀答案王復,字初陽,固安人。正統七年(1442)考中進士。授予刑科給事中。聲音洪亮,容貌壯美,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為通政參議。也先侵犯京師,邀約大臣出去迎接上皇。眾人不敢前去,王復請求出行。於是升遷為右通政,代理禮部侍郎,與中書舍人趙榮偕同前往。敵人露出刀刃夾道威脅他們,王復等人不為此而恐懼。返回後仍擔任通政事務,再升遷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綏總兵官房能上奏追趕襲擊河套部眾,皇帝降旨獎勵犒勞。王復認為七百裏奔赴作戰不恰當,並擔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爭端,請敕令告誡曉諭,皇帝認為他說得對。晉升為尚書。
錦衣千戶陳玨,本來是畫工。到去世時,侄子陳錫請求繼承百戶。王復說:“世襲雖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戰功,應不許可。”於是停止。
毛裏孩侵擾邊境,皇帝命令王復出京巡視陜西的邊疆守備。從延綏到甘肅,觀察地勢,進言說:“延綏東起黃河岸邊,西至定邊營,縈繞二千多裏。險要關口全在內地,而境外並無屏障,只憑墩堡來防守。軍隊反而駐紮在裏面,老百姓卻居住在外面。敵人壹旦入境,官軍還沒有行動,老百姓已經被掠奪完了。再加上西南抵達慶陽,相隔五百多裏,烽火不能連接,寇賊到了,老百姓還不知道。請遷移府谷、響水等十九個堡壘,置於接近邊疆的重要之地。而從安邊營至慶陽,從定邊營至環州,每二十裏築墩臺壹個,***計三十四個。隨著地勢修建壕溝和城墻,以求聲息相聞,易於防守抵禦。”奏章呈上去後,皇帝都聽從了他的建議。
改派王復到工部。王復嚴格遵守法令制度,聲名超過在兵部。當時中官請求修築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復提議放緩這件事。給事中高斐也說災害頻繁,不宜役使萬人作無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許可。中官率領騰驤四衛軍的,請求發給棉上衣和鞋褲。王復堅持不許可,說:“朝廷制造這些東西,本來是給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發,不用煩勞去縫制。京軍則每年供給冬衣的布和棉花,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變?”大應法王割實巴去世,中官請求建寺造塔。王復說:“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沒有建造寺廟。現在不應該創立這個制度。”於是只是命令建塔,還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復喜歡古籍愛好學習,遵守廉潔約束的準則,跟人相交沒有城府,當官識大體,在工部任職十二年,碰上災害變異,諫官說他衰老,王復請求退休。皇帝不許。過了兩個月,諫官又彈劾王復。皇帝於是傳旨,命令他辭官歸鄉。死後,被贈予太子太保,謐號莊簡。
7. 羅必元文言文答案原文
羅必元,字亨父,隆興進賢人。嘉定十年進士。調鹹寧尉,撫州司法參軍,崇仁丞,復攝司法。郡士曾極題金陵行宮龍屏,迕丞相史彌遠,謫道州,解吏窘極甚。必元釋其縛,使之善達。真德秀入參大政,必元移書曰:“老醫嘗雲,傷寒壞證,惟獨參湯可救之,然其活者十無二三。先生其今之獨參湯乎?”調福州觀察推官。有勢家李遇奪民荔支園,必元直之;遇為言官,以私憾罷之。知余幹縣。趙福王府驕橫,前後宰貳多為擠陷,至是以汝愚墓占四周民山,亦為直之,言於州曰:“區區小官,罷去何害?”人益壯其風力。
淳祐中,通判贛州。賈似道總領京湖,克剝至甚。必元上疏,以為蠹國脈、傷民命,似道銜之。改知汀州,為禦史丁大全按去,後起幹行在糧料院。錢塘有海鰍為患,漂民居,詔方士治之,都人鼓扇成風。必元上疏力止之。帝召見曰:“見卿《梅花詩》,足知卿誌。”度宗即位,以直寶章閣兼宗學博士致仕。卒,年九十壹。必元嘗從危稹、包遜學,最為有淵源,見理甚明,風節甚高,至今鄉人猶尊慕之雲。
譯文
羅必元,字亨父,是隆興府進賢縣人。嘉定十年考中進士。調任鹹寧縣尉,撫州司法參軍,崇仁縣丞,又掌管司法。當地士人曾極因在金陵行宮的龍屏上題字,冒犯丞相史彌遠,被謫往道州,押解的小吏對待他非常不好。羅必元給他松綁,讓他順利到達目的地。真德秀擔當要職,羅必元寫信給他說:“有個老醫生曾經說,傷寒之類的重疾,只有獨參湯可以救命,但是吃這藥能活下來的十無二三。先生妳就是當今的獨參湯麽?”後調任福州觀察推官。有個有權勢的人家李遇搶奪平民的荔枝園,羅必元為之打抱不平。後來李遇當了諫官,以此私怨罷了他的官。後來他在余幹縣做官。趙福王府在當地驕橫,前後幾任官員大多被其排擠陷害。羅必元到任後,因趙汝愚的墳墓占了四周平民的山地的緣故,又為平民撐腰,對州官說:“我不過是個區區小官,罷免了有什麽大不了的?”人們更加為他叫好。
淳祐年間,做贛州通判。賈似道總領京湖,克扣剝削極為厲害。羅必元上疏,認為他侵蝕國脈、傷害民命,賈似道(因此)記恨他。改任汀州知州,被禦史丁大全調查去職,後又起復在糧料院任職。錢塘縣有海鰍為禍,淹沒民居,詔令方士治理此害,都人鼓扇成風。羅必元上疏極力制止此事。皇帝召見他說:“見到妳的《梅花詩》,即足以了解妳的誌向了。”度宗即位,羅必元以直寶章閣兼宗學博士退休。去世,享年九十壹歲。羅必元曾經跟隨危稹、包遜學習,治學最有淵源,學理非常明白,風度節氣很高,至今鄉裏人仍然尊敬仰慕他。
8. 語文.文言文《宋史,尹洙》翻譯尹洙,字師魯,河南人。年輕時與哥哥尹源都以儒學出名。考取進士,調任正平縣主簿。歷任河南府戶曹參軍、安國軍節度推官、光澤知縣。考試書判成績優秀,改任山南東道節度掌書記、伊陽知縣,有能幹的名聲。因為大臣的推薦,被召回朝考核,任館閣校勘,升太子中允。正好範仲淹被貶官,皇帝在朝堂中宣讀詔諭,警誡各級官吏不要結黨營幫。尹洙上奏說“:範仲淹素來赤膽忠心光明磊落,臣與他是師生兼朋友的關系,也就是範仲淹的黨羽。如今範仲淹因為結黨營幫被治罪,臣也不能茍且免罪。”宰相發怒,革了他館閣校勘的職,再去任掌書記、唐州酒稅監。
西北地區長期平安無事,尹洙做了《敘燕》、《息戍》兩篇文章,認為戰備不可松弛。
尹洙又寫了《述享》、《審斷》、《原刑》、《敦學》、《矯察》、《考績》、《廣諫》,與上兩篇合成《雜議》***計九篇奏上給朝廷。
尹洙為人內剛外和,博學有才,尤其精通《春秋》。自唐末經過五代,文風柔弱。到宋初,柳開開始做古文,尹洙與穆修再發展這壹文風。他的文章簡練而有法度,著有文集二十七卷。自從趙元昊叛亂,尹洙無時不在軍隊中,所以對於西疆的事最熟悉。他的兵制學說,闡述作戰防守的勝敗,全面論述了當時邊疆戰爭的利與害。他又想訓練當地民兵代替守軍,以減少邊疆軍費,作為抵禦外敵的長期政策,但都來不及實施,趙元昊就已臣服,尹洙也被調離並且被治罪了。降為崇信軍節度副使,全天下人都認為是劉的奏文害了他。調任均州酒稅監官,感染疾病,沿著送公文的路到南陽訪求醫生,後去世,年僅四十七歲。宰相韓琦為尹洙講話,於是朝廷追認恢復他的舊官,並將他的兒子尹構錄用做官。
希望會對妳有所幫助,滿意的話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