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先秦君子的人生最高價值靠的是什麽?

先秦君子的人生最高價值靠的是什麽?

先秦君子生活的最高價值在於追求廣義的“道德”或“倫理”。

這壹時期是中國倫理思想的產生和奠基時期。奴隸主貴族,特別是地主階級和小生產的各種思想代表,圍繞著如何看待宗法等級制度,提出了各種倫理觀念、範疇、主張和學說,對道德起源、道德規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公元前21世紀,中國進入了以宗法等級制度為特征的奴隸社會。為了維護奴隸制的宗法制度,奴隸主和貴族逐漸意識到道德的重要作用。殷人甲骨蔔辭中已出現“得”字,含道德、品質之意。《尚書·盤庚篇》還記載了王上·盤庚關於“以德服人”和“以德服人”的言論。西周初期的統治者總結了夏商興衰的歷史教訓,提出了“以德服人”、“以德配天”的思想,為其統治奠定了理論基礎。倫理思想貫穿於周公的許多談話和命令中。在他看來,“德”是天定的,商朝滅亡是因為“唯天不知德”,周朝崛起是因為“神”和“皇天”給了他們德。他總結出壹套以父恩、子孝、兄誼、兄敬為主要內容的道德規範,認為這是上帝賜予人民的行為準則。他還強調統治者自身要敬畏,不能逃避現實,要樹立道德榜樣,以此為榜樣,維護西周統治秩序的穩定。

隨著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封建地主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倫理思想也在批判和改造奴隸主貴族倫理思想的鬥爭中發展起來,促進了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的發展和繁榮。孔子開創的儒家倫理思想不僅體現了奴隸階級的倫理思想,而且開創了以後地主階級的倫理思想。孔子不僅在道德的起源和本質、道德修養和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比前人更為系統的理論,而且建立了壹套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範體系。孔子的繼承者孟子、荀子和、& lt這類書的作者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儒家倫理,使之更符合封建地主階級的長遠和根本利益。

比孔子稍晚壹點的墨子,代表了普通百姓和小生產者的利益,對儒家倡導的“親親”等道德觀念進行了批判和改造。他所開創的墨家倫理思想,主張不分親疏尊卑的“兼愛”原則,以利人作為道德評價的標準,要求人們“互利互惠”,希望“有實力的人可以幫助別人生病,有錢的人可以鼓勵別人,有辦法的人可以勸人教書”。墨子還主張“察其誌,觀其成”,即從動機和效果兩個方面來評價人的道德行為。墨家倫理思想具有壹定的功利主義傾向,削弱和淡化了宗法等級制度,具有進步意義。但墨子的“敬天”、“顯鬼”思想是迷信的。後期墨家擺脫了墨子的迷信,用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分析壹些道德問題,繼承和發展了墨子兼愛、重視功利的傳統,提倡“損人利己”的犧牲精神。這些思想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熠熠生輝。

道家倫理思想也是先秦時期最有影響的倫理思想之壹。在道家倫理中,以楊朱為代表的利己主義主張“重己”、“重生”。夏姬龔雪的壹些倫理思想也屬於道家範疇。壹方面,他們主張禁止攻擊熟睡的士兵,缺乏情欲;另壹方面,它重視仁、義、禮、樂。老子和莊子是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道家倫理思想。他們激烈地批判儒家倡導的仁義道德,認為“大道廢而有仁義。”智慧出來,有大假。六親不睦,有孝心。國家混亂,有忠臣。“他們主張廢除道德的名義,讓人們回到最理想的道德境界,即混沌無知的狀態。莊子主張物、是非、生死的統壹,相對主義導致道德虛無主義。

法家是與儒、墨、道相對立的另壹個學派,其倫理思想在先秦時期占有特殊的地位。法家的先行者管仲及其後學認為,人類普遍具有趨利避害、樂而憂惡的本性,所以要以禮義教化百姓。他們主張禮法結合,維護封建等級制度。法家的主要代表商鞅和韓非認為,人的本性是自利的,這種本性不能改變,也不需要改變。他們主張“以法代德”,把孝道等道德規範視為危害國家的“虱子”。法家的倫理思想反映了地主階級激進派的利益。他們強調法治、否定道德作用的思想雖然在壹定時期沖擊了宗法制度,具有進步意義,但從倫理思想發展的總趨勢來看,是壹種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