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封神榜的原著作者是誰

封神榜的原著作者是誰

作者是許仲琳。

封神榜講述了商末時期,由於紂王得罪女媧、殘暴無道,寵信妖女妲己,苦害生靈;周文王順應天時,招兵買馬,聘請姜子牙出山討伐紂王,最終推翻商王朝的神話故事。

許仲琳,號鐘山逸叟,生平事跡不詳,明朝小說家。他生活在明代中後期。著有知名小說《封神演義》,因此而聞名。

擴展資料

《封神演義》反映了和封建倫理觀念相違背的思想。這突出地表現在哪咤剔骨還肉的故事裏。哪咤打死了兇惡的龍王三太子,為了不連累怕事的父親李靖,就自殺而死。後來,李靖壹再對他的魂魄進行無理的逼迫。他已“還了父母骨肉”,不能再忍受下去,在得到蓮花化身成形以後,就采取“下山報仇”的舉動。

他把自己的父親當作“對頭”看待,見面直呼其名,用槍刺去。李靖大敗而逃,他還緊追不舍。哪咤的這種行為,在封建社會裏,被看成是“忤逆亂倫”。而哪咤故事的可貴就在於它批判了“父要子亡,子不亡是為不孝”的封建道德原則。

然而,作者所表現的這種思想還是不夠徹底的,沒有完全突破封建倫理觀念的束縛。因此,哪咤的反抗並未獲得最後的勝利,終於在燃燈道人的玲瓏塔下屈服,向李靖認罪。

而且,《封神演義》的作者在很多地方表現了宿命論的觀點。所謂“成湯氣數已盡,周室天命當興”,幾乎已經成為全部故事發展的壹個重要的關鍵。結果,每個參加商周之爭的人都不過是來“完天地之劫數,成氣運之遷移”,陣亡以後都是“壹道靈魂進封神臺去了”。

這無疑歪曲了鬥爭的性質,從而也就影響了主題思想的積極意義。作者對於婦女有時持著壹種不正確的看法。

妲己被當成“禍水”來描寫:紂王亡國主要是由於受了她的蠱惑,紂王的壹切倒行逆施、慘無人道的行為也仿佛都是出於妲己指使。書內也有少數地方,尤其是在韻語的描述中,表現了不明是非的客觀主義態度。

百度百科-封神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