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觀參海是文文言文

觀參海是文文言文

1. 描寫海的文言文

莊子·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tí 1,稗子壹類的草,子實像糜子:“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米之在太倉乎?”2,楊柳新長出的嫩芽:“枯楊生~。” )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壹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壹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具體的可以看/view/2635724

寫河神和海神的對話,有深刻含義

2. 古詩觀淪海解釋原文

觀滄海

《曹操·步出廈門行·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譯文

海水多麽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湧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渺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渺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 觀於海的作文300字作文

今天爸爸帶我去看海,我第壹次看見大海,它比我想象中的大海不知要大多少倍,藍色的海水湧起滾滾浪花,浪濤拍打著海邊的礁石。

壹眼望過去,茫茫大海水天相連。水,壹望無際的藍色海水,美麗極了,就像壹幅美麗的圖畫,把我迷住了。

它寬廣壯闊,浩浩蕩蕩:它千變萬化,有時波濤洶湧,起伏澎湃,有時又風平浪靜,默默無聲。看!天上漂浮的白雲,海面翺翔的海鷗,歡聲笑語的人們。

又是壹幅奇麗的畫面。

有時拍打著海面的驚濤聲,人們的歡笑聲,以及海鳥的鳴叫聲和輪船的笛鳴聲交織在壹起,構成壹曲雄渾的交響樂。早晨,我和爸爸去趕海。

早晨的海灘是多麽的迷人啊!海灘在陽光的照耀下光斑點點,絢麗奪目。小巧玲瓏的貝殼,背著洗衣板的螃蟹。

..灑滿海灘。這些都是退潮時掉隊的,等海潮壹張,他們還要回大海的懷抱。

中午的海灘更是人聲鼎沸,海面上熱鬧非凡;遊泳的,撿貝殼的,堆沙子的,玩水球的。..人們盡情地玩耍著.我坐在海邊,海浪拍打著我的前胸後背,就像媽媽的手撫摸著我。

這時,我覺得這海和小說,電影裏的完全不壹樣。它並不兇猛,也不可怕。

我躺在沙灘上,就像躺在搖籃裏,又像躺在媽媽的懷裏。我和爸爸往深海處遊去,正遊的高興時,忽然壹個像小山似的浪打來,我沒有防備,“咕嚕”壹聲,喝了壹大口水,又鹹又苦,可我卻很高興:總算嘗到海的味道了。

大海是神奇無比的,非常美妙!它使我留戀忘返,回味無窮。

4. 觀淪海是壹首什麽詩

1、從詩的體裁看,這是壹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壹首寫景抒情詩。

2、原文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3、譯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水波多麽洶湧澎湃,山島高高的聳立在水中。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湧起了水花波浪。雄偉的太陽,燦爛的銀河和皎潔的月亮,好像在大海裏升起。雄偉的太陽,燦爛的銀河和皎潔的月亮,好像出自大海裏。(互文)喜悅高興到了極點,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心願誌向。

4、創作背景

這組詩當作於建安十二年(207)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東漢末年,正當軍閥逐鹿中原之時,居住在遼西壹帶的烏桓強盛起來,他們南下攻城掠地,成為河北壹帶的嚴重邊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毀了袁紹在河北的統治根基,袁紹嘔血而死,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勾結烏桓貴族多次入塞為害。當時,曹操處於南北夾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盤踞荊襄的劉表、劉備,北有袁氏兄弟和烏桓。為了擺脫被動局面,曹操采用謀士郭嘉的意見,於建安十二年夏率師北征,五月至無終,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後接受田疇建議,斷然改道,經徐無山,出廬龍塞,直指柳城,壹戰告捷。九月,勝利回師,途經碣石等地,借樂府《步出夏門行》舊題,寫了這壹有名的組詩。

5、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壹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壹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壹筆。魏朝建立後,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事跡見《三國誌》卷壹本紀。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