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 ”霞城”,張家口最大的縣,名字竟來源於壹座不出名的山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 ”青史君”,歡迎關註「 ”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幹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面積5238平方公裏的赤城縣是河北張家口市面積最大的縣。但是關於這個縣名字的來歷卻有不同的說法。我們來看看到底有哪些說法,是怎麽壹回事。 赤城縣滴水崖 「 ”赤城”壹詞見於正式的建制得追溯到元朝時期在此設立的「 ”赤城站”,所謂「 ”站”的意思是通往元大都途中的壹個驛站。但在更早的十六國後趙時期,「 ”赤城”名字已經存在。根據酈道元《水經註》中的記錄,後趙皇帝石虎曾敗退居於赤城。但這文獻中所說赤城在今天的赤城縣的什麽地方卻不得而知。 赤城縣獨山口長城遺址 到了清初,在今天赤城縣壹帶設立「 ”赤城堡”,康熙32年設置了正式的赤城縣。「 ”赤城”名字的來歷,有兩種說法,壹說這裏系上古時期的蚩尤所建,稱作「 ”蚩城”,後人取諧音演化為「 ”赤城”。另壹說認為赤城縣境有「 ”赤城山”,縣以山名。 歷史傳說中,黃帝和蚩尤大戰於今天張家口涿鹿。年代久遠又沒有確鑿實物證據,想必,赤城來自蚩尤的說法也是張家口地區黃帝系列傳說的壹部分。至於以赤城山命名赤城縣壹說則有文獻記錄和實物證據,較為靠譜。 元代文人胡助在《上京紀行詩七首·赤城》詩中說:山石似丹堊,赤城因得名。這是迄今為止最早的關於赤城得名的文獻記錄。胡助作為最高統治者的侍從曾隨皇帝造訪赤城,關於赤城得名的說法肯定不會是杜撰。 在後世明朝正德年間的《宣德府誌》記錄中也印證了這種說法:以其城傍赤山得名。而稍晚的明嘉靖時期《宣德府誌·山川考》中更是指出:赤城山,在赤城堡東五裏,山石多赤,故名。 除了赤城山,赤城縣在古代就享有「 ”霞城”的美譽。張家口赤城地處高原,境內多丹霞地貌,在陽光照射下會有霞光萬丈的觀感。在明武宗正德年間的赤城縣城門上還有過「 ”霞城翠秀”的牌匾,就是這種美景的生動寫照。 至於古籍中記錄的「 ”赤城山”實際說的是今天赤城縣滴水崖村的赭紅色大山,這裏古稱「 ”赤城山”。這塊丹霞地貌的大山綿延長度達到了20公裏,高度560多米,比聞名遐邇的澳大利亞艾爾斯巨巖還要壯觀。 朱壹龍版明武宗 山體本身就是赭紅色,加上燦爛陽光的映照,自然滴水崖會呈現出霞光萬丈的壯觀景象。現在在滴水崖山巖上還鐫刻有「 ”關外名山,絕塞奇觀”和「 ”壁立萬仞”的文字。 可惜的是,如此壯美的山巖和風光秀麗的赤城縣知名度卻遠不如澳大利亞的艾爾斯山。而這古稱「 ”赤城山”的山巖知名度也不如浙江天臺境內的同名高山。這不能不說是壹件令人遺憾的事情。 赤城縣城樓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註我們下次發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盡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