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太神奇了!看看中國歷史名人轉世的五則故事

太神奇了!看看中國歷史名人轉世的五則故事

北宋大才子蘇東坡

蘇東坡和佛教的淵源非常深厚,他和方外朋友過往也非常親密。在居士分燈錄裏,記載東坡前生為五祖戒和尚的典故。蘇軾的母親剛剛懷孕他的時候,夢見壹位身軀瘠瘦、眼睛眇細的出家人,後來就生下了蘇軾。事隔數年,蘇軾的弟弟蘇轍在高安為官的時候,和真凈、文聖、壽聰等三位法師時常在壹起參禪論道。有壹天,這三位出家人同時夢見迎接五祖戒禪師,三人正在交談時,蘇軾剛巧來寺拜訪。三人於是把夢境告訴蘇軾,蘇軾就回答自己七、八歲的時候,曾夢見自己身為僧侶,往來行化於陜右壹帶。真凈法師聽了,趕忙接口說:

“五祖山的戒禪師也是陜右人,晚年來遊高安,五十年前圓寂於大愚。”細問之下,蘇軾當年剛好四十九歲,大家終於了悟五祖戒和尚原來就是蘇軾的前身。

明儒王陽明先生

有壹次王陽明到金山寺去朝拜,覺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壹草壹木似曾相識。信步瀏覽,走到壹間關房之前,只見房門口貼了壹張封條,左右觀看,好像曾經住過。王陽明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請知客師父打開關房瞧個究竟,知客師父連忙道歉說:

'對不起!這間關房是我們壹位老祖師五十年前圓寂的地方,裏面供奉著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遺囑交待不可以開啟,請您原諒,千萬開不得。'

'既然房子設有門窗,那裏有永遠不能打開的道理?今天無論如何請您慈悲開下來看看!'

由於王陽明壹再請求,知客師父礙於情面無法違抗,只好萬分為難地打開房門,讓王陽明進去。昏黃的夕照裏,只見壹位圓寂的老和尚亙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團上,王陽明壹看,咦!怎麽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的相像?舉頭看去,墻上還有壹首詩,寫道:

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

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

原來王陽明的前生就是這位坐化的老和尚,昔日自閉門扉,今日還來自啟,為後世子孫留下壹點證明。王陽明為了紀念這件事,曾經在金山寺留下詩句:

金山壹點大如拳,打破維陽水底天;

閑依妙高臺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文學家黃山谷

在江西修水縣的縣誌裏,記載安徽蕪湖縣的女子轉世為江西修水縣的黃山谷的壹段故事。

有名的大文學家黃山谷二十六歲出任蕪湖知州,有壹天,夢見自己走到壹個地方,看到壹個白發斑斑的老婆婆,在門外設香案祭拜,香案上面供有壹碗芹菜面,黃山谷壹聞面,端起來就吃,夢醒口齒還留有芹菜余香。黃山谷以為是自己公務忙碌成夢,心中不太在意。第二天午睡,卻再度夢見昨日的情境,醒來覺得異常納悶,於是循著夢境,不知不覺走到壹個村落,果然看到夢中的老婆婆,手中拿著裊裊的三支香,喃喃地對天禱告,奇異的是香案上正擺了壹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芹菜面,黃山谷趨前問道:

'老婆婆!妳在做什麽呀?'

'昨日是我死去二十六年的女兒的忌辰,我在祭拜她呀!'

黃山谷壹聽非常驚詫,怎麽正好和自己的年齡相仿,急忙再追問:

'妳女兒平日喜歡做些什麽事呢?'

'她在世的時候,喜好茹素奉佛,喜歡閱讀詩書佛經,矢誌不嫁,尤其喜歡吃芹菜面,因此我今天特別為她準備壹碗。'

'我能參觀她的閨房嗎?'

老婆婆於是帶領黃山谷進入房門,只見書架上擺滿了許多自己曾經讀過的經書古籍,墻角並放置有壹口大櫃子,黃山谷好奇地問:

'那裏面都放些什麽東西呢?能打開來看看嗎?'

老婆婆也不知道裏面究竟放些什麽東西,更不知道鑰匙擺在何處?黃山谷沈思了壹下,仿佛憶起了什麽,很快就找到鑰匙,打開櫃子壹看,驚得說不出話來,原來裏面放滿了自己每次參加科試的文章。黃山谷終於明白眼前這位孤苦無依的老嫗,竟然是自己前生的母親,雙腳壹跪,誠懇地說:

'老人家!我是妳過去世的女兒,請妳回去接受我的奉養。'

黃山谷將母親迎奉回家孝養,並且還特地自題詩偈說:

似僧有發,似俗脫塵;

作夢中夢,悟身外身。

意思是說自己雖然是個帶發的在家人,卻是心向往道的法同沙門;雖然生活在五欲六塵之中,卻不為俗塵所染汙。嘆人生似夢,身外還有拘累之身,真是“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禪宗第五祖弘忍

禪宗第五祖弘忍也有壹段膾炙人口的轉世因緣,弘忍前生是破頭山下的栽松老者,仰慕四祖道信,請求披剃出家,道信嫌他年紀老大,不能廣化十方,只好安慰他說:

'如果妳去投胎再來,我或許可以住世等妳幾年。'

老人拜別四祖,走到溪邊,看到壹位浣妙的姑娘,就請求說:

'姑娘!我能不能借妳家壹住?'

'我上有父兄,不能作主,妳可以去請求他們。'

'必需妳承諾答應,我才敢前去。'

這位姑娘壹看暮色蒼茫,壹位老人求宿,於是點頭答應。說也奇怪,這位沒有出嫁的姑娘回了家,竟然懷孕起來,父母認為敗壞門楣,就把她趕出了家門,作傭裏中。後來生下壹個白白胖胖的男嬰,這位不幸的母親想把這個不祥的孩子丟棄河中,小孩子竟然逆流而上,只好壹面求乞撫養他成人。由於不知父親來歷,因此裏中的人都叫他做“無姓兒”。無姓兒六、七歲的時候,長得聰明伶俐,活潑可愛。有壹天道信禪師弘化到此地,無姓兒看到道信禪,親熱地拉住禪師法衣不放,要求道信度他出家;禪師壹看,壹個稚齡的小孩,就摸摸他的頭說:

'妳年紀太小了,怎麽能出家呢?'

'師父!過去妳嫌我太老,現在又嫌我太小,究竟何時才肯度我出家?'無姓兒宛如大人口氣地質問禪師。

道信壹聽,忽有感悟,趕忙問他:

'小孩童,妳姓什麽,叫什麽?家住那裏?'

'我叫無姓兒,家住十裏巷。'

'人人都有姓氏,妳怎麽打妄語說自己無姓呢?妳究竟姓什麽?'

'我以佛性為姓,所以無姓。'

道信聽了非常歡喜,小小年紀,口氣如此之大,實為三寶龍象,佛門法器,後來把衣缽傳授給他,成為禪宗的第五祖,門下弟子輩出,為中國禪宗大開燦爛的花朵。

這故事有五點值得研究:

(壹)確實有輪回。山谷的前生,原是安徽省南部蕪湖縣鄉村的女子,死後轉生到江西省北部修水縣的男身黃山谷。

(二)確實有業力。由前生種因,而來生結果。山谷前生喜好文學,遂有今生的詩書畫三絕,所以明代進士袁枚說:“書到今生讀已遲”。現今的天才兒童,應屬此理。至於由女轉男,且有功名,當為其信佛、吃素、孝順、不嫁,等業力而來,極為明顯。

(三)確實有靈魂。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之有形的肉體,但靈魂則是身體的主宰,乃是無形的,佛學上稱為第八識,又名阿賴耶識。山谷在州衙午睡,靈魂仍會回老家去接受母親的芹菜面,因而促成再生的會合。阿賴耶識在唯識學上它是“去後來先作主公”的,當它(指蕪湖鄉村女子的神識)離開蕪湖鄉村,飛向修水黃家,千裏迢迢瞬息即到,飛行迅速且不談,它何以偏偏找到黃家呢?佛學上說這是由於“業力”, 但業力本身會有選擇的能力嗎?這又使人費解了?原來舉首三尺,便有神明,在虛空之中,有很多鬼神鑒察善惡,人世間壹切的壹切,無論如何隱秘的事物,它們全都了如指掌。真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已經表現在行為上的罪惡,絕隱瞞不了;就連心念初動,也會被鬼神洞察無遺。不過世人不察,還以為自己心中的事,有誰能知?因此可見業的範圍,應包括有形的行為與無形的心念,由業所產生的力量,應決定此人的趣向,而鬼神再從中撮合,這便是黃山谷出生之所自來了。還有鬼神撮合亦應有其標準,否則便是鬼神作主了,其標準即佛家的因緣,說完全點就是因緣果報,佛家講因果通於三世,或超過三世,而為多世。如此說來,則黃山谷之出生,必有其因緣,絕非偶然巧合之事了。

(四)這故事依世間法來講,可以算是成功的,因為善有善報,她不僅保持著難得的人身而且由女轉男,又有功名,與前生相較,有了顯著的改善。但依出世間法講,則不算成功,因為還是在六道輪回之內,凡輪回壹次,便迷失壹次本性,何況有了功名富貴,更容易仗勢淩人,而造惡業。

試看山谷少年時期,受壹般風氣影響,喜好填寫有關男女情愛的哀艷詞章,有壹次與同輩少年擅於畫馬的李伯時,同遊佛寺,參訪當代得道高僧圓通秀禪師,秀禪師為了不忍見他迷於艷詞,致招墮落可惜,所以當他警誡完了李伯時,囑他不要再畫馬,因為畫馬時,心念專想於馬,以致形隨心轉,恐難免墮落成馬身。然後又呵責山谷:“大丈夫懷有蓋世的文才,難道竟用以寫作無益於世,而又動人邪思的哀艷詞章嗎?”山谷聽了這番呵責,還很不以然反自以為是的笑著說:“據禪師這麽講,難道我也會像李伯時壹樣變作馬嗎?”秀禪師聽他這樣反駁,乃特別以威嚴而莊重的態度,很誠懇的開示他說:“李伯時為了畫馬,念想在馬,模擬既久,難免墮落成馬而不自知,但也是他自己的事。而妳作那撩亂人情思的哀艷詞章,不知會令多少人讀後,動起邪思而貪淫好色,這種誨人於淫亂的作為,豈只是變馬而 已,恐怕地獄正等著妳下去哩。”

山谷被那義正辭嚴、因果報應道理的當頭棒喝,深知秀禪師乃壹得道高僧,絕不會虛言嚇人,頓時猛悟其間利害關系,遂極為惶恐的向秀禪師謝罪悔過,發誓永不再寫作那哀艷詞章了。

(五)山谷奉母最孝,他的母親喜愛清潔,他就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雖然他後來作了官,也還是要親自來洗,這是他行孝的美德,所以他被後人選為二十四孝之壹。以他少年的行為不檢,幾乎墮落,幸遇善知識指正,後來有此孝行,這都足以證明山谷的善根深厚。山谷曾作戒殺詩:

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

元同壹種性,只是別形軀。

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

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

由此詩得知山谷終於回歸佛門,而學佛吃素了。因當時禪風高峻,時人多驅於習禪,山谷亦親近不少高僧,潛心參究,並得法於黃龍禪師。晚年建精舍於四川射洪縣涪水之濱,自號“涪翁”,棲心凈土。著有《山古內外集》、《山谷別集》行世。山谷的詩文著作流傳日本,深受推崇,對日本的漢文學有較大影響